建设民族品牌彰显时代气息

2018-05-14 12:46全婕
歌海 2018年4期

全婕

[摘 要]新创壮族音乐剧《三月三》,是2018年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歌圩“壮乡欢歌”文艺晚会系列品牌之一,用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大明山壮族地区“特吉扫墓”的故事。由南宁市武鸣区委员会、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出品。《三月三》有三大亮点:题材依托本土的壮族民间传说;音乐强调民族化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舞台语言使用壮语演唱的音乐戏剧。

[关键词]壮族音乐剧;三月三;民族品牌

2018年4月18日晚,由南宁市武鸣区委党委、政府主办的2018年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壮乡欢歌”文艺演出在武鸣体育馆广场精彩上演。“壮乡欢歌”文艺晚会是武鸣歌圩的品牌,每年都尝试对主题挖掘、内容选择和形式体裁上进行创新。今年这台晚会是以壮族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取名为《三月三》。编剧兼导演郑天雄是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他长期从事文艺创作、文化艺术活动策划,主创团队主要以活跃在南宁市的知名音乐人、舞蹈编导为主,主要演员由曾经是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的歌手担当。从当天晚上的演出现场可看出,主创为这部壮族音乐剧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在题材、体裁、音乐、舞蹈、服装、舞美等呈现方式上,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和研究,最终拿出了一部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水平上都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作品。不仅增强壮乡武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彰显武鸣文化的大格局。可以说,《三月三》可看、可听、可回味。

一、依托本土 抒情写意

南宁市武鸣区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广西“三月三”壮民族文化发源地之一。所以《三月三》的创作主要围绕民间传说为主线。就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壮族民间故事题材,为编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本基础,也正因为如此,当地观众在观看此剧时,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种深切的认同感。

五幕壮族音乐剧《三月三》讲述的是上古时代,骆越族群板雒村发生的故事。在一次特大洪灾中,人们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当地的村民陷入恐惧和绝望。大灾过后,骆越族群寡妇娅迈(娅迈:壮语寡妇)上山挖野菜、捡野果充饥时在路上救了一条快死了的小蛇并拿回家照顾。娅迈把小蛇当做勒(勒:壮语儿子)一样疼爱,娅迈与勒相依为命,这让一些村民惊惶不已,人们认为勒会给村里带来恶运而想着法子伤害它,但娅迈还是时刻小心呵护着勒。勒在人们的怪异眼神中长成了龙形人身的少年,取名为特吉。村民们对勒的存在深感不安,面对村民的恐慌和妈妈的屈辱,勒把砍掉尾巴变成人类当做最大心愿。而娅迈祈求勒长大后能制服图额龙,佑护骆越族群才是命运的安排。勒感恩娅迈给了他生命与尊严,发誓降服图额龙以报答母恩。转眼已到三十年,图额龙醒来再兴风作浪,特吉经过殊死搏斗最后制伏了图额龙,终成妈妈所祈求的骆越族群、岜始的守护神。普天同庆之时,了却心愿的特吉含笑离开。奠礼上,特吉唱着深沉的感恩灵歌,背负龙母飞向祖山岜始。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三特吉都会准时飞回龙头峰扫墓。有了特吉和龙母佑护,骆越原野一派生机勃勃,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而平安的生活。所以今后每年三月三,给龙母拜山也就固定为骆越子孙祭祀龙母、春祈求福的日子,八月十五固定为秋报还愿的日子。

《三月三》的唱词有的很有诗意,有的很口语化,有的很朴实,有的很抒情。如第四幕中特吉、达美演唱的《情难分》(壮族排歌)歌词:

呃——

哥走了,妹回家,分了手,情难分

好比大河难断水,好比缝线难离针

好比春貓声声难耐情,好比木棉红红难离根

哥妹分了,好比藕断丝连情真真

哥妹分了,好比寒风吹眼泪纷纷

七窍难离首,人难离乾坤

毛发难离皮,手足难离血肉身

每一句句尾的最后一个字“分”“针”“根”“真”“纷”“坤”“身”都注意押韵,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动听。

但《三月三》在戏剧文本结构上还有些零散,不同场景的故事衔接有些突兀。特别是剧中某些剧情转折的重点段落,情节交代不够清楚,情绪铺垫不够,导致人物的内心转折略显唐突。人物形象有些单薄,特吉和达美唱段太少,两人基本到第三幕才有大段的唱段,男一号特吉前三幕显得无足轻重,出场太晚,戏份不足,戏眼不亮。从一条可怜单纯的小蛇到一个长成龙形人身的少年,这其中的心理变化、性格转变,都缺少点睛之笔。此外,作为音乐戏剧中最能展现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情感的重唱段落,编剧和作曲在剧中几乎没有设计,有些可惜。

二、形式多样 载歌载舞

音乐剧作为20世纪出现的新剧种(也是歌剧的通俗化发展方向),其涉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一般来说,音乐剧的风格是多种的,特点是多样的,它的体裁具有宽泛性,它的内涵具有丰富性,这些都是从它诞生时起就一直存在着的。广西的音乐类戏剧近两年来已经在向多形式、多风格方向发展,如今年4月14日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首演的原生态世界民族音乐剧《壮源》和这次在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上首演的壮族音乐剧《三月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坦率地说,《三月三》这部壮族音乐剧与壮族歌舞剧非常相似,虽然这两个名称目前在定义上并没有一个评判标准。但是从整部剧的现场呈现来看,笔者认为用“壮族歌舞剧”这个名称更为恰当。广西的音乐类戏剧从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开始到后来的民族歌舞剧《白莲》都是以舞蹈加歌曲的形式展现广西的故事。用载歌载舞的演绎方式表达剧情其实是广西音乐类戏剧的一大特色。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实际上正是它本国的一种民族歌舞剧,而欧洲及日本的音乐剧,也同样是以本国的民族歌舞艺术为基点而创作的,而我们的民族音乐剧或者民族歌舞剧创作又何尝不能如此呢?

在这部剧中,民族性得到了“提纲挈领”式的展现,而民族音乐、民族舞蹈的技法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全世界的音乐剧创作,大多都是以自己民族的民族歌舞,结合现代音乐剧的表现手法而创作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规律。说实话,创作者在此能够以武鸣壮族“三月三”的故事作为整部作品的风格依据,这本身就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做法。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他们的选题动机和艺术着眼点亦都体现出了正确的方向,找到了与当地建设“壮族三月三”这个文化品牌有机结合的一个新方式、新载体。

三、现代气象 民族格调

《三月三》最大的亮点是全剧能使用壮语演唱,并且主要演员都是来自广西壮语区的“原生”歌手,如饰演山神的农正甫就是来自百色田东的山歌王,他对壮族嘹歌有很深的研究,经常活跃于区内各地的山歌大赛。该剧能找到这样的民间歌手来参与音乐戏剧的演出,实属难能可贵,应加以扶持。我们从中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广西壮族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民歌音调和民族舞蹈。

《三月三》的最大优点是音乐创作。作曲家运用了很多广西少数民族民歌的音乐元素,如壮族的唱天谣、嘹歌、排歌,京族海韵等,以及大量以民歌俚语为主要素材,围绕作曲家自成一体的语言系统,将这些素材镶嵌组接、化合妙用,并使其与带有现代节奏的配器拼接结合,写出了许多时代感和民族感兼备的唱段。如第二幕中,蒲老的《饶舌》一曲,其中融入了“壮语说唱”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在音乐风格上结合流行音乐的说唱形式在前几年广西民族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的一些唱段也使用过。但是两部剧的舞台语言不同,《三月三》是用壮语进行说唱,难度更高、内容更新颖、可看性更强。整部剧中民族音乐元素和流行音乐元素结合得毫无违和感,旋律好听、朗朗上口,通俗易接受,符合大多数老百姓的欣赏习惯。

《三月三》音乐的主要特色,还体现在母亲娅迈这个角色的所有唱段中,她的重要唱段都是篇幅较长、分量重,音乐给演员提供了非常自由的表演空间,可以说唱起来酣畅淋漓,听起来感心动耳。剧中设计的唱段包含了大合唱、童声合唱、对唱、独唱等,体现了演唱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虽然人们在其中找不到音乐剧中百老汇式的唱演风格,却能品味出带有广西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音乐唱段。这就是《三月三》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是作为广西音乐戏剧发展类型之一的有力佐證。

《三月三》中的舞蹈场面在全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某些场次甚至胜过了演唱和戏剧表演。所有的舞蹈编排同样具有丰富的民族性,且表现手法并不繁杂,并融入了杂技、武术等特技场面,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其中部分戏剧情节舞蹈场面化的处理,显示出了广西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生动活泼的民族朝气。

在这种民族的、音乐类的戏剧作品中,题材、音乐、舞蹈的民族化,都应该是最本质、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发展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剧,就要走以广西特色为主的道路,在创作中将我们的地方戏曲、少数民族民歌、民间舞蹈及其它融为一体,大胆吸收国际化同类作品的表现手法,用现代的呈现方式来展现广西本土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如此才是广西民族音乐剧发展之路。

总之,广西民族音乐剧要想全面快速地发展,打破形式与风格的束缚是最为重要的。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上的问题。我们的创作者必须明白,只有认清并努力做到这一点,广西的民族音乐剧才能够达到具有独立风格的崭新高度。

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是宣传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载体。打造壮族音乐剧《三月三》这样的音乐戏剧作品,不仅可以展示当地三月三的民族传统、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艺术,而且能把当地人民生命的底色用音乐戏剧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都可以从中了解到广西壮族“三月三”这一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刻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