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2018-05-14 17:05张甲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流动资金融券证券公司

张甲升

[摘 要]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是一项建立在客户信用上的业务,证券公司面对高收益的同时,要倍加关注潜在风险,要注重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管理和完善,在收益与风险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本文从融资融券业务相关概念谈起,分析该业务在证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从三方面来研究有效控制该业务风险的策略。

[关键字]证券公司;融资融券;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和投资者交易的日趋活跃,融资融券业务凭借其财务杠杆的作用受到证券市场众多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多年的筹备工作已经满足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条件,直至 2008年10月5日,中国证监会在国内首次设立了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由于融资融券业务能给证券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许多证券公司积极响应,立即在公司内部开始全面筹划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工作来迎接证监会的最终审核,至此证券公司内部和外部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时机都已经成熟,就此拉开了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大幕。

1 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概念

1.1 融资融券的内容

融资,是证券公司在收取了客户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把资金借给客户购买证券,当客户认为后市看涨时支付部分价款购买,证券公司为客户垫付一部分证券款项;融券,是证券公司在收取了客户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后把证券借出给客户,在客户认为后市看跌时可以把借入的证券卖出,再于规定期间购买相同份额的股票还给证券公司。可以说,融资业务和融券业务都带有信用交易的性质和特征。

1.2 融资融券业务的特征

也有人认为狭义的信用交易业务即是融资融券业务,然而融资融券较之一般的信用交易业务,由于其不刻意要求资金的充沛,所以可能出现资金无法及时偿还证券公司而给证券公司带来资金借贷风险;融资融券较之一般的卖空交易业务,又要求投资者的交易账户中必须有实物股票。简言之,融资融券更应该理解为是一项建立在客户信用基础上的业务,自有其独特之处。

1.2.1 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投资者提供实物担保,与证券公司开展融资或是融券业务,获得高额收益的交易模式。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财务杠杆效应更类似以较小金额抵押金搏高额收益,投资者如果想提高财务杠杆效应,可以买入更多数量或卖出更多数量的证券。然而投资者在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运作融资融券业务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融资融券业务操作经验和熟知证券市场走势的工作人员,在做出客观正确的业务判断后,市场走势与投资期望方向一致,才能在融资融券业务中获得最大的利润,反之,投资者或将血本无归。

1.2.2 市场流动资金充足。要想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就必须要保证市场中有足够充足的流动资金,而我国正是由于这部分流动资金的缺乏,使金融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运行受阻。融资融券业务凭借其运作的特殊性,在投资者缺乏流动资金时,证券公司就发挥出银行借贷的作用,把资金借出给投资者将资金链的缺口补足,使投资者摆脱资金不足的困扰,在证券市场中让自身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同时也放大了许多市场证券交易量,最终达到了活跃国内证券金融市场的目的。所以说,融资融券业务的出现,使整个金融市场具备充足的流动资金,加速了资金运转,使投资者在市场中交易规模和数量得到扩充的机会,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质量。

1.2.3 信用关系条理分明。上面讲述的融资融券业务涉及的是其中的第一层信用关系: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即投资者需要证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才可以操作购买证券;第二层信用关系是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关系,证券公司借出给投资者的资金可以是各种渠道而来的资金,其中有一种银行借贷的形式属于第二层信用关系,即证券公司与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即证券公司作为居中的传递作用代替投资者向银行借款。

1.2.4 分配市场资源的功能。融资融券业务激活了投资者和证券公司,把资本市场中的流动资金分配到有需求的位置,使得金融市场的运转得到大幅提高,然而这种灵活的市场分配下也存在着市场失控和财务杠杆风险,为了控制这些风险,也为了保障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必须要强调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的管理。

2 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

2.1 资金流动性风险

当股市处于快速上涨行情时,会有大量的投资者涌入进行融资融券业务,使证券公司的流动资金被挤兑,有时甚至连公司日常备用金都被用来填充投资者的资金需求,这种情形下有很多證券公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吸收更多的佣金和利息,就没有底线地把公司的流动资金一再挪用到融资融券业务中,使证券公司的流动资金风险不断提高。

反观市场行情快速下跌时,投资者会卖出证券,将证券款还给证券公司,使证券公司中积存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当缺乏流动性的资金超过一定的限额时,将会受到证监会的惩罚,投资者也可能由于出现巨额亏损而无力支付保证金,证券公司又不能通过平仓变现资金,使证券公司严重缺乏流动资金,使证券公司的流动资金风险不断提高。

融资融券的杠杆效应能使证券交易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张或缩水,有的证券公司专门利用此效应,投入大量的自有资金换取公司收入的激增,同时使公司内部留存的流动资金减少,资金流动性风险提高。

2.2 投资者信用风险

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始是建立在投资者在到期时要归还给证券公司本金和利息的基础上的,但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使每个投资者的资金都可能受到巨大亏损,如果亏损真实发生,那么投资者到期时就没有能力归还本金和利息,就是说投资者失信会给证券公司带来财务风险。

一旦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资金回收不到位,公司中又存在外部融资的借款,那么证券公司将无力偿还外部融资的本金和利息,同样会使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和财务风险同时提升。

2.3 强行平仓风险

当证券市场的证券价格出现一段时间的强烈异动,如果融资融券业务的投资者未及时按照规定补充担保品,届时证券公司将会按照规定对投资者的账户强行执行平仓,这时想通过人工手段或是计算机手段选择最佳的价位进行平仓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被强行平仓后,当证券价格再次走高后,投资者往往怨声载道,甚至对于强行平仓业务与证券公司争执不休甚至付诸法律手段,这种情况会使证券公司承担强行平仓的风险。

3 控制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措施

3.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与风险控制制度

在证券公司中建立的风险管理体系一定要有普遍性和适用性,能管理公司各个部门的包含融资融券业务在内的核心业务,在制度中明确风险并分派具体部门员工来完善风险;风险控制制度也要涉及包含融资融券业务在内的各环节的重点业务,将各环节予以规范化、程序化,并制定成公司的制度和规范文件。

3.2 严格控制业务规模

证券公司的管理层要从整体上对证券公司的公司规模、资金结构、业务构成、风险测试、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及比例进行准确的把控,动态实时把握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的指标变化,要告知投资者证券市场的风险,告知单个投资者融资额度和上限,告知单个投资者远离购买单一证券的风险,总之与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的一切细则的制定都要遵从证监会对融资融券业务的法律规定,通过法律规定的严格把控,建立合理的业务规模。

3.3 防范投资者信用违约风险

证券公司要建立自己的投资者信用评估体系和融资融券业务限制底线。首先,证券公司在招揽投资者的时候就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只为达成业绩而不考虑投资者的实力,一定要按照公司打造的投资者信用评估体系来对投资者的公司资质、注册资金、交易状况、风险偏好进行量化的综合信用能力评估,对于未达到标准的投资者切不可对其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这样能有效地提前防范投资者信用违约风险。

其次,对于已通过信用评估体系评估的投资者,在其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过程中,基于证券市场环境,要定期对融资融券额度、业务规模、风险承受力、担保物比例进行多次审核,一旦超过安全限额,要马上对投资者进行强行补仓或平仓预警,这样严格守住融资融券业务的限制底线才能有效地提前防范投资者信用违约风险。

自证券公司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就极大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刺激了证券公司的业绩,该业务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融资融券业务在市场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需要管理者继续保持对防范该业务风险策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宏韬.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35).

[2] 郑宏韬.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探析[J].河北金融,2016(02).

[3] 魏灿.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實践[J].时代金融(中旬),2016(03).

[4] 汪劲松.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及内控制度建设[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6(07).

猜你喜欢
流动资金融券证券公司
关于某证券公司IDS项目平台建设浅析
融资融券五日统计(9月12日~9月19日)
证券公司人岗匹配管理优化研究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一周融资融券情况
流动资金管理对企业单位的财务改进意义
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对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