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领域,在新时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力量不足,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农村环境仍旧存在较大的问题,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合理工業布局、部门指导改善农业污染面源等措施,实现秀美中国建设的伟大构想。
[关键词]农村;农业面源;综合治理;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其中的一项工作任务就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指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这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的高度重视,也对农村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农村环境治理取得的成绩
(1)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环境管理网格员制度基本落实。每个村、社区均配备有环保管理网格员,实现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全覆盖,加强了基层的环境管理力量,也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群众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逐步提升,一方面表现在人们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的改善中,如改变耕种模式、采用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另一方面,对不法排污等行为进行主动投诉举报等。
(3)农村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近年来,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大力推广煤改电、煤改气等工作,大部分的农村已淘汰散煤燃烧,结束了烟熏火燎的生活。更为清洁的太阳能、液化气、电等能源成为农村家庭的首选,燃煤污染大幅度减少。
(4)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非法的企业排污是农村环境的首要污染隐患,通过连续几年的环保专项执法大检查、“亮剑行动”的开展,取缔、关停了散乱污企业,提升了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完善了治理设施,农村环境质量日渐好转。
2 当前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农村环境在管理措施上、治理水平上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农村环境管理的底子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农业面源污染仍旧较为突出。一是农业生产粗放型管理,科学配方施肥等技术未全面推行。加上钾肥、农家肥等使用较少,过多依赖氮肥,造成氮肥的施用过量,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肥力。同时未被农作物吸收的化肥,随雨水冲刷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水质变坏。二是除病虫害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虽然可以减少病虫害对粮食的影响,但由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和持久性、高毒性等特征,加之农药的吸收率低,农药污染已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三是农膜使用量大,缺乏有效回收,白色垃圾污染严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多样性需求也较为丰富,大棚蔬菜等种植业也应运而生,而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膜等都是一次性使用,且没有有效回收,造成环境的污染。
(2)基础设施薄弱。一是生活垃圾污染不容小视。在农村农家肥已不再作为农田的主要肥源,生活垃圾也不再作为堆肥的原料,加上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等机制尚未健全,大部分的垃圾随手丢弃在村口、路边、坑塘等处,造成垃圾围村的现象。二是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伴随人民对卫生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污水排放量增加,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大多数村庄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随意排放。北方属于缺水地区,大部分的河流都属于季节河,大多数时期无地表径流,成为纳污河。
(3)矿山开采后遗留的环境问题未得到修复。在广大农村地区,靠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在少数,由于前期管理粗放,采矿或者挖土烧制黏土砖留下的历史欠账未得到及时的修复,而生态修复治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时间自然修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工业污染仍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点。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推行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措施,工业企业进入农村发展成为一个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人口的就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如果不做好一个统一的发展规划,极易造成城市周边的工业企业扎堆发展,大量污染物集中排放,给区域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5)畜禽养殖污染期待解决。养殖业基本都实现了规模化养殖,为丰富群众的物质需求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畜禽粪便、污水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养殖企业都建设有沼气池,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和污水,受养殖场养殖种类、规模的影响,加上沼气的生产受季节的影响等因素,部分养殖存在贮存畜禽粪便不规范等行为,引发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3 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欠账,也有发展理念的因素,大体上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受地方财力限制,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
(2)监管能力弱。由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人员配备不足,基层网格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比较模糊,也导致无法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3)监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分散,没有制定专门的农村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监管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如畜禽养殖监管涉及畜牧、环保等多个部门,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
4 解決思路及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使农村环境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避免政出多门的现象。整合现有的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法律,明确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提高监管能力建设。一是在选聘农村网格员的时候,建立培训机制,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强化农村环境管理水平。二是在环保系统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中,完善乡镇一级的环保机构,做到农村保护工作有人管,管理要专业。三是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对于可能发生污染的隐患,一旦出现苗头,及时予以解决,将其掐灭在萌芽状态。
(3)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申请上级资金支持,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等工作,采取集中连片整治、生态示范工程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人口相对分散的乡村,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处置等,污水采用人工湿地方式处理等,达到减少农村环境污染的目的。
(4)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行集中治污、集中管理,可以减少小型企业的治理投入,减少治理运营成本,可以有效地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科学确定环境的容量问题,以容量来定企业的排放,促进企业的治理力度,实现超低排放或近零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5)部门加强指导,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环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共同治理。一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部门,要做好指导工作,大力开展配方施肥,推广测土施肥等科学模式,防止出现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二是实行生态种养模式,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方法,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用量。三是规范养殖污染,推广沼气发电等技术,提高畜禽粪便、污水的利用量,杜绝直接排放。
5 结语
打造秀美中国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目标,作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村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秀美中国的建设,通过开展打好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措施,农村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戴树桂.环境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蒋洪强.环境保护[J].新形势下生态保护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讨,2014(11).
[3]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