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虎
[摘 要]土体构型是农业用土地整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严重影响着整治后土地的肥力以及整治过程中经济的投入。通过人工配制不同的耕作层覆土厚度和过渡层的六块试验田,建成后种植关中地区常见作物玉米,然后测定其株高、叶绿素、穗径、穗长并计算产量,对比不同小区玉米的生长状态。结果表明耕作层厚度为60cm、过渡层为壤质黄土的试验田玉米的产量最高,最适合关中地区玉米的生长。
[关键词]土体构型;农业用地;关中地区;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我国人均耕种面积不足半公顷,仅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37%,虽然国土资源部实行土地总量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从数量上对耕地进行了有效保护。但是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大量沃土肥田逐渐贫瘠化;同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未来耕地数量减少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粮食产量就必须保证耕地资源的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土地整治是土地整合、开坑和重复开垦的总称,主要是通过工程手段对土地进行综合管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率。而在农业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同的覆土方式影响着土地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寻求最佳的覆土比例对于农业用地的整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的复配方式下,关中地区夏玉米的生长情况,得出农业用地整治过程中的最佳的复配方式,为未来土地整治和造田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宝鸡市眉县秦岭山北麓,地处东经107°39′~ 108°00′,北纬33°59′~34°19′。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属黄河中游川塬沟壑区。眉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海拔高度在442~3767 m之间,年平均气温12.9℃,平均降水609.5 mm,平均日照2015.2 h,无霜期21 d。每年3~5月,回暖较快,秋季受冷空气影响,昼夜温差较为明显,是关中地区秋雨最多的区域之一。该区地形地貌复杂,大体为南北高中间低的不对称形地型,东西向延伸略长,南北向起伏较短。全县最高点为太白山次高峰,海拔3771.2 m;最低点为位于青化与扶风交界的渭河东流出境处,海拔442 m。依照地貌特征,全县可分为秦岭山地、黄土梁原、山前洪积平原、渭河冲积平原、渭北黄土台塬五种地貌类型。概括而言,全县呈现“七河九原一面坡,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貌形态。
1.2 实验设计
试验田共分为六块小区,每块小区面积基本相同,约为3 m×2.8 m=8.4 m2。每块小区分为3层:耕作层、过渡层和底层。耕作层选择当地壤质黄土,覆土层厚度分别为40 cm和60 cm。过渡层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分别用细沙、壤质黄土和黏土作为各处理的过渡层。六个小区底部处理相同,首先用直径相当的石块填装,然后用小石砾填装石块间缝隙,底部砂砾层处理严格控制石块大小。六个小区土体构型参数如表1。
试验田建成后,并安装有滴灌系统。于2017年四月份选择关中地区较常见的户丹4号玉米作为研究作物,每个小区种植6行,每行18-20株。小区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通过人工施入试验小区,并混合均匀。玉米出苗后,定期进行除草、灌溉,控制灌溉量相同,保证六个小区管理条件一直。
玉米出苗后,从玉米出苗后,陆续测定各项指标,包括:株高、叶绿素、穗径、穗长等,每次各个小区数据的测定通过随机选择5个植株,求平均值获得。9月份玉米成熟后收获,测定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体构型株高变化
从五月份玉米出苗后开始测定株高变化,一直到7月份,株高基本不再变化为止(图1)。六块试验小区玉米株高随着时间变化明显。在5月份六个小区株高差异并不明显,进入六月份以后各个小区玉米株高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可以看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玉米的株高明显要高于小区4、小区5和小区6,同时可以看出,从六月份开始,小区5和小区6株高增长趋势明显减缓。株高最高的为小区2,,其次为小区1和小区3,而小区5和小区6株高最低,这表明耕作层两个不同的覆土厚度40cm和60cm对株高的影响不大,反而过渡层成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更为重要。
2.2 不同土体构型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
玉米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使用便捷式叶绿素仪(CCM-200)进行测定(图2)。可以看出六块试验田玉米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都呈现出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的趋势。对比六块不同的试验田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玉米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差异并不大。但是通过对比不同试验田相对叶绿素总平均值,得出小区4相对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小区2,小区6排第三。从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可以得出,小区4玉米生长状态最好,这表明耕作层覆土厚度为60cm的2、4、6小区更有利于玉米叶片的生长。
2.3 穗长与穗径
玉米穗长数据从7月份开始测定,可以看出从7月份开始玉米穗长数据几乎不再随着时间增加变化。但对比六个小区玉米穗长平均值,得出穗长最大的为小区3和小区4穗长最大,小区6穗长最小,其次是小区5。
玉米穗径也是从7月份开始测定,随着时间的增加穗径也随之增加,到7月下旬开始玉米穗径几乎不再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对比六个小区玉米穗径平均值,得出小區2、小区3、和小区4玉米穗径的平均值很接近,玉米穗径平均值最小的是小区6,其次是小区5。
综合对比玉米穗长与穗径可以看出,小区2、小区3、和小区4玉米穗径和穗长最大,这表明过渡层为壤质黄土时,最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2.4 玉米产量
试验田玉米收获于九月份,对不同实验小区进行采样,每块试验田去除最外围的两行,采集中间的12株作为样品,取下果穗,然后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分别抽取不同大小的五个玉米样品,测定穗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以及千粒重来进行产量估计。计算后各小区玉米产量见表2。可以看出六块小区中,产量最高的为小区4,其次为小区2,小区6产量排第三,小区1产量最小。
3 结论
从玉米株高、叶绿素、穗径、穗长,以及产量等指标可以得出小区4的复配方式为最优,最适合关中地区夏玉米的生长。通过对比耕作层覆土厚度为40cm和60cm的试验田,得出覆土厚度为60cm时更适合玉米的生长。上层覆土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壤质黄土和黏土作为过渡层优于细沙。然而在土地整治过程中,黄土和黏土的造价较高,因此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只需要耕作层厚度足够,能够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过渡层用部分细砂,能够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贺根生.粉垄栽培技术:农耕方法的革命性创新[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02).
[2] 曲福田,陈江龙.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02).
[3] 王晓健,钱程,邹秋华.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J].时代农机,2017(06).
[4] 张勇,汪应宏,包婷婷,等.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J].上海国土资源,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