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琴
[摘 要]本文介绍了乡土树种在民乐县城园林绿化上的应用优势,通过对民乐县乡土树种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对乡土树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民乐县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绿化建设;城市绿化;园林绿化;乡土树种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1 城区自然概况
民乐县县城位于祁连山北麓洪水河畔,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00°48′20〞,北纬38°25′59〞,城区总面积450hm2。海拔2303m。属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年日照时数为 2592—2997h,日照率59%——68%,年总辐射量139.91kcal/cm2。年平均气温2.8℃ ,城区最低极端气温-31.5℃,≥0℃积温2266.9℃,无霜期130d。年均降水量328.2mm,年均蒸发量1638.4mm,年平均风速2.8m/t。土壤类型以灌耕土为主,土层厚0.7—3m,土壤质地中壤或轻壤,保水保肥性强,冻土深度141—184cm,30cm土层平均冻结日期11月12日、解冻日期3月24日。地下水埋藏深度150m以上。目前,民乐县城区园林绿化的树种共有37种,隶属15科30 属。包括常绿乔木5种,落叶乔木18种,灌木14种。
2 乡土树种的应用优势
用好树种能节约不少财力和物力,组成的生态景观优势树种。乡土树种是本乡本土的原生树种。更具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顺应自然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进行园林设计的灵魂。
3 民乐县乡土树种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应用现状
民乐县城由于地处高寒,可用于县城绿化的树种较少,尤其是阔叶乔木树种相对匮乏。为改善我县城市园林景观,丰富园林绿化树种,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的高原生态文明县的步伐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树种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苗源多、易成活,有群众基础,有地方特点,应作为县城绿化的主要树种。
3.1.1 美化功能。乡土树种可以说遍布于园林绿化的每个角落,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有景观的绿化效果。如在园林中可作为园景树,构成园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观,表现形体美或色彩美,如垂柳、金叶榆、榆叶梅 、丁香、臭椿等;树冠大、荫浓、姿态秀美的乡土树种也是庭荫树的首选,乡土树种在园林中还可分隔空间,屏障视线,衬托景物和起到防范的功能,这一类绿蓠树又可为篱、果篱、彩篱。此外,乡土树种在本地县城林、通道绿化、公园及广场、住宅小区绿化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1.2 生产功能。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是结合美化功能与保护功能进行的、在园林绿地中是次于美化功能与防护功能的,但在现代化农业生态园中,生产功能与美化功能是并驾齐驱的。
3.2 乡土树种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为追求异域风情,盲目引用外来树种,不重视野生乡土树种的开发和利用。
(2)缺乏季节美感,色彩单调。 过多地强调“ 四季常青 ” 反而缺乏一种自然的落叶之美,色叶树和落叶树运用比例小。
(3)植物的配置缺乏一定的艺术性,千篇一律,略显呆板,无一定的色彩对比、层次对比和质感对比,体现不出独特的景观效果,显得没有 “ 个性 ”。
(4)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原则,不能满足生态要求。
4 乡土树种应用前景
民乐县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树形优美,为民乐县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4.1 利用叶色造景
一般常绿针叶树的叶色为景绿色,常绿阔叶树的叶色也为暗绿,但具有光泽,而落叶阔叶树的叶色差异较大,具体到每一个种的绿叶色彩均不相同。有嫩绿、黄绿、绿色等各种颜色。
4.2 利用树形造景
园林树林姿态多样,不同的树形可以给人以不同的风韵美和联想美。挺拔杨树、云杉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垂柳的万千柳条,随风拂动,却给人缠绵、惜别、柔婉的美感,充分把握植物的姿态美,根据不同绿地的性质和要求就能创造出韵味无劳的效果来。对于落叶树种的选择,除了看叶和花,落叶树木不仅可在最需要阳光的时侯充分吸收阳光,还可与白雪共同构成精美绝伦的庭园雪景。
5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5.1 生态优先,兼顾色彩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起到画龙点景的作用,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与应用上,必须满足其适宜生长,兼顾选择观赏性强,经济性好,色彩艳丽为原则。
5.2 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使其具有外来引种驯化品种无法抗衡的适应性、稳定性,现我县常用彩叶树种红叶小檗、金叶女贞、五角红枫、紫叶海棠、紫叶矮樱等。
5.3 合理使用乡村树种的比例
园林绿化的景观建设永远以绿色为主旋律,乡土树种只有在绿色背景下才会被衬托出绚丽。
[参考文献]
[1] 田斌.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知识经济,2011(02).
[2] 李福双.魏洪杰.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