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列“问题清单”,提升基础年级作文教学效率

2018-05-14 09:27周国安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师教学

周国安

摘要

作文教学应遵循规律,从基础年级开始即予以足够重视。正视当下基础年级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开列“问题清单”,有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基础年级 问题清单

当下,关于作文教学的各种理念层出不穷,课程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假象,以为假以时日,作文教学即可天下升平、河清海晏了。可是,理念的高度与教学的实际中间,似乎总是隔着一层厚障壁:理念很难下沉,做法无法推广。有时,即便是在建设者、倡导者自己所在的地区、学校、班级,也往往只是热闹一时,复又归于沉寂。而且,相当数量的学校对基础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放任自流”,直到学生进入九年级、临近毕业,才会抽调骨干、增加课时,甚至校领导亲自坐镇。这些,显然不是作文教学的应有状态。

笔者认为,从作文教学“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治理乱象应当优先于课程建设,且必须重视在基础年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会教得从容,学生也能学得踏实。而当前最迫切的工作则是开列基础年级作文教学的“问题清单”,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办法。

笔者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试列出以下几项主要问题:

一、课程:形同虚设

由于缺少专门的写作教材,这让习惯了教教材的教师们无从下手;更因为缺乏教学自信,所以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线教学中,淡化乃至取消作文课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学期六七次的大作文在有的教师那里变成了寥寥一两次,还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两周一次两节连排的作文课则大多成了单元测试课,因为在不少教师看来,写作文远不如刷题见效快。这样短视、功利的行为必须禁止。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心灵成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学生每学年的写作训练“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对此,教师必须不折不扣地執行。

二、序列:任性而为

客观而言,语文界迄今为止也没有形成一套为各方共同认可的作文教学序列。事实上,由于学情千差万别,要想形成这样一套作文教学序列的确很难。但是,没有现成的序列不能成为作文教学杂乱无章的理由。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某些教师的作文教学相当任性:临近作文课,突然想起来作文题目还没有着落,于是赶紧上网,或者翻书;实在来不及了,干脆“灵机一动”现场命题,比如看到教室门前有棵橘子树,就以“橘子熟了”为题让学生写作。这样的命题全然没有考虑是否契合此阶段学生的特点,着重想要训练学生的哪种写作基本能力,与之前、之后的命题存在怎样的呼应关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许,在这样的课堂上也能培养出一两个写作尖子,但很难使得全体学生的写作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语文教材中有专门的作文教学板块,编者在编排教材时,已经大致给出了序列化的框架。学校教研组或者备课组完全可以在学期之初,在教材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作文素养形成的基本规律,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删、调、换,梳理出适合校情、学情的作文教学序列。以七年级为例,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以写人叙事为主,那么,教研组或者备课组就应当联系学生生活,结合校本资源,设计几道合适的作文题,教会学生如何由写人过渡到叙事,如何由写一个人过渡到写一群人,如何由叙事清楚过渡到叙事曲折……这样的作文教学设计并非难事,并且可以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过程:一写了之

完整的作文行为应当包括作前、作中、作后三部分:作前有激发动机、诠释话题、准备素材等,作中有现场写作、当场点拨、答疑解惑等,作后有批阅评分、例文评析、二次修改等。但是,有些教师的作文教学只保留了“现场写作”和“批阅评分”两个环节,而且,现场写作主要靠“灵机一动”——想到一个题目,布置下去,下课铃响,收齐作文;批阅评分也是简单地圈圈别字、画画病句,最后来个四字短语,诸如“详略不当”“主题不明”“结构松散”等。在此状态下,学生糊里糊涂地写作;拿到教师反馈的作文本后,也是只看分数、无视评语,或即便看了评语,也不知所云。这样被动、敷衍的“马虎作文法”早就可以休矣。

绩效良好的写作行为应当包含多重的师生互动。作文写完后,教师最起码应当有讲评,表扬写得好的学生、进步大的学生,指出本次作文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并结合几篇例文提出解决、提升的方法。再进一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评阅意见自行修改,或者生生循环互改。这样,一次写作多重对话,学生不仅写了,而且改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试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焉有不“升”之理?

四、态度:居高临下

作文是师生间的文字交流和精神对话,双方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不应该教师耳提面命、学生洗耳恭听。但是,有些教师自身缺乏写作经验,又生怕学生看破,于是喜欢在学生面前拿架子;还有一些教师虽擅长写作,但为了维护师道尊严,一律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动辄批评、呵斥学生。本校有个流传甚广的真实故事:20世纪80年代,一位老先生教应试文章很有心得,十分擅长教导学生如何起承转合。凡是他接手的班级,学生第一次作文后,得到的评语一律只有四个字——“狗屁不通”;慢慢地,学生的文章有了些章法,于是评语也升级为“狗屁尚通”;待到起承转合圆熟了,评语也不过是“狗屁已通”。写到最后,还是“狗屁”!在那个时代,大家引为笑谈。如果今天有教师还这样评判学生作文,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长大的这一代学生,轻则反感,重则会投诉吧。而且,一味训斥,学生仅有的一点写作兴趣也会被棒杀干净。

五、做法:投机取巧

在作文教学上投机取巧,会教坏学生,不仅体现为写作本身,而且会影响他们的为人。尤其是在基础年级就这么做,更是只图自己的教学虚荣而罔顾学生能力发展的颟顸之举。有些教师受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一开始就不想踏踏实实、手把手地带领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而是整天琢磨着如何抄近路、走捷径,比如背作文、套范文、使用万能模板,或者以华丽的辞藻去蒙阅卷教师。

有一位教师,众人都夸赞他教作文很有一套,因为每次考试,他所任教班级的作文均分都要比其他班高不少。笔者翻阅了他所教学生的作文,发现有个共性问题——通篇“镶嵌”着一些看似文气十足,实则文意不通的词句。

试举一例(除改动错别字外,保留原文样貌):

你打动了我的心

清晨,第一缕阳光蓦然筛洒,星动斑驳,引起阵阵异样的光彩;亘谷须臾,引化浮尘缥缈,实在是扑朔迷离。你打动了我的心……

春光本是明媚的,本是轻悦的。拉开那尘封的卷帘,一股明亮袭心而来,才知,已躲避多时。

捻起那泛黄的琴谱,凝视那参差交错的音符,黑白相间的琴键起起伏伏,仿佛置身于梦境。在那里,我看见了你,妈妈!

阳光倾泻,质朴无味,捋扬起一片绿叶送入琴房。恍然,窗棂外黑影灵动,湮灭了一切音符。室外,满是思念的味道。阖眸欣赏,发现你就在不远处,微笑散漫于脸庞。你招手,轻轻地呼唤我:“过来吧,孩子,让妈妈看看你。”你打动了我的心!我奔跑着,快速地朝你的怀抱扑去,刚想感受你的气息,你却俨然不见。“你在哪里?”我无声地呐喊,却无人回应。

梦醒,只好弹琴一曲给你。急促,缓慢,高昂,低沉,似乎只融于这一首思念的歌。好像你就在这里,生命中流淌着百合的香气,沁人心脾。你正在聆听。你那陶醉的神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妈妈,你何时归来,倾听我的诉说?弹琴亦佳,思念滋生,孤寂之感,缭绕在心。光影婆娑,幻化为尘世涟漪。你悄悄地坐在我身边,一双大手带着稚嫩的小手,发起只属于我俩的四重奏。多么优雅,多么宁静!

阳光依旧,光影如泡沫般浮动。不变的,还有你我共同谱写的乐章。

你打动了我的心。

这篇文章初看辞藻华丽、文采飞扬,但细读之后就会发觉,“筛洒”“星动”“亘谷”“轻悦”等词语全是生造的,而“捻起那泛黄的琴谱”“捋扬起一片绿叶送入琴房”“阖眸欣赏,发现你就在不远处”等看似富有诗情画意的句子,也全是不合语法的病句。此外,全篇多处标点使用不规范,所写内容更是文不對题。总体而言,这篇文章矫揉造作、思路混乱、无病呻吟,由此可见教师平时教学的不当。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教童子练功,不是老老实实地从蹲马步、站梅花桩开始,而是专门练习杀伤力极大的阴邪武功,哪管其后患无穷!这样的“乱作为”有时比“不作为”更可怕。

笔者有时天真地想:这么多年来,我们提出了那么多的理论、理念,但一线作文教学的问题依然如故;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都能像勤劳、淳朴的老农那样,不偷懒,不耍滑,依时序而作,该干吗干吗,即使没有那么多的理论、理念,也能“稻花香里说丰年”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空港中学)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N].光明日报,2014-03-18.

[2]李卫东.作文批改:基于表现标准的评价与对话[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猜你喜欢
作文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