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学实践谈绘本与课本融合的基本原则

2018-05-14 12:23毕玲
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本绘本原则

毕玲

摘 要:本文立足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内绘本与课本融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选择什么样的绘本和课本融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绘本等,提出了绘本与课本融合的基本原则,即话题情境一致性、功能语言相关性、文本难度系数相当性,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绘本;课本;融合;原则

本区域内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资源单一,不少教师教学只用一本教科书。教科书的特点是图片少,文字多且复杂,文本材料偏重于基础性和教育性。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无意义的语言训练,尤其侧重语言的功能性操练。王蔷(2017)指出:教科书一般都围绕特定的语言知识编写,内容不够生动,语言不够真实,缺乏生活情趣,缺少认知挑战;教材缺少完整的书本信息和生活语境,信息量小。

为了能丰富课程资源,笔者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绘本教学与课本融合的实践。绘本是对文化、历史的记录,也能给孩子很好的阅读体验(Bader,1976)。随着绘本融入课本,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教师面临着教学時间不足,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和不知如何选择绘本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绘本与课本融合的基本原则。

基于话题情境一致性的原则

课本是以话题为单元进行编排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话题情景中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在补充课堂教学资源时,本着相同或相似的话题为选择绘本的标准之一。比如,在执教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 Lets talk这一课时,课本主题情景是天气,功能语言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 ” “Its rainy!”对话部分一共三个话论,内容比较单一,趣味性不够(见图1)。着重学习、掌握目标语言,学习询问天气情况及如何应答。

根据该主题情景,笔者选择了《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二级Tortoise! Tortoise! 作为补充(见下页图2)。该故事围绕着小乌龟在一年四季中对季节的感知,通过它与小动物们的对话,描述四季天气。乌龟从冬眠中醒来,询问看见的朋友“Can I come out now?”小青蛙告诉它,现在是春天,天气潮湿;小鸟说,天气太冷,是冬天;小松鼠说,风大着呢,现在是秋天。小乌龟有点失望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呢?直到小鸟、小松鼠和小青蛙在它身旁喊道:出来吧!出来吧!乌龟懵了。为什么?因为阳光灿烂,现在是夏天!

这个绘本围绕季节变化,谈论的都是天气,与课本话题高度一致,在富有情景的故事中让学生体验、感知语言,增加了学生对词汇的音、形、义的匹配,加强学生对于对话的理解。正如程晓堂(2015)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情景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主题情景一致的优势在于课本与绘本能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课本提供语用的基本范例,绘本成了有益、有效和有力的补充,可以辅助新知识的呈现、操练或拓展。

基于功能语言相关性的原则

课本是本,语言知识要学,语言功能要掌握。功能语言是语用的基础。在进行绘本与课本的融和时,教师一定要参照课本的目标语言,考量绘本中功能语言的匹配度,选择合适的绘本。正如Marriot(1991)指出的,教师选择绘本时,绘本要有一定的词汇、语法和文化,要有与课本功能语言相匹配的语言。

绘本的特点是韵律感很强,语言不断重复。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大量的输入是必不可少的。但输入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不同时间、不同场景、不同输入形态来实现的(曹文、肖博文2012)。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只有功能语言基本匹配,才能保证绘本对语言学习的助推作用。这样的融合使一节课自然、流畅,更利于语言的操练、巩固和运用。

例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3 “Where did you go?”Lets talk这一课时的功能语言是“Where did Amy go?” “What did she do?”(见图3)

根据该主题情景和功能语言,笔者选择了《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三级New Blue Shoes作为融和的绘本(见下页图4)。New Blue Shoes讲述的是Ella和她的爷爷一道买鞋的经历。Ella的鞋子小了,于是她和爷爷一起从一家商店逛到另一家商店,寻找她中意的鞋子,最后终于买到了她喜欢的蓝色鞋子。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很接近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当然绘本的语言与课本的对话也高度匹配,绘本故事情节的推动也依赖这两个问题:“Where did they go?”“What did they do?”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课本功能语言的有意义复现。

又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What can you do ? ”Lets talk这一课时,其主题情景是“你能做什么?”目标语言是“What can you do ? ”“I can sing / I can do some Kungfu…”(见下页图5)。

根据该主题情景和功能语言,笔者选择了《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第二级The Animal Party。这个绘本讲述的是一场动物的狂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场景,符合童心、童趣。故事中,动物们要开派对了,小朋友们也想参加,想参加就要扮成动物,要会动物的语言,“Can you bark like a dog? Can you quack like a duck?...”语言大量重复,功能语言与课本的高度统一,同时又大量复现(见图6)。

笔者发现课本与绘本的融和可以让学生在有趣又有意义的情景中,更好地操练、巩固和运用语言。Scrivener(2011)指出,孩子们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在有趣的任务、游戏和活动中,他们可能都没有发现自己正在学习语言。这就是润物细无声。

基于文本难度系数相当性的原则

教师选择绘本时,除了主题情景一致、功能语言相关的条件之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绘本的难度。绘本的难度与课本文本的难度要相当,绘本文本的主要生词量不能超过总词数的3%。按照Betts(1946)所说,学生词汇识别和阅读理解的比例能帮助老师确定绘本的阅读难度。成功融合的关键是语篇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维果茨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發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

比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Lets talk这一课时的主题情景是Last Weekend,Sarah和 Mike谈论他们的周末过得怎么样,具体做了哪些事情。这个主题情景是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这一课时的功能语言是“What did you do?” “I stayed at home / I watched TV…”(见图7)。

根据这一课时的主题情景和功能语言,笔者选择了《丽声拼读故事会》第三级The Shopping List(见图8)。该绘本讲述的是大人带小孩去购物的经历。故事贴近生活,真实性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该绘本中共有85个词,其中held/ cost / odd是生词,其他如lift / vest等在情境中很容易理解,不算生词。绘本生词量基本在3%左右,符合克拉申的“i+1理论”。此外,克拉申在其二语习得理论的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里提到,学习者只有接触到了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被吸收,才有可能输出(Krashen, 1981)。3%左右的这个生词量是学生可接受的,符合其认知和发展规律。

叶澜(2013)指出,教师应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整个生命的发展。实践证明,绘本与课本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英语的课程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全人发展。绘本提供一个完整的语言应用案例,有着丰富的寓意和情感,无疑是课堂教学资源的最佳补充。目前本地区所开展的绘本与课本的融和教学实践正遵循这三个基本原则,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课程的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知识,提升了语言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了英语教育的本质。

参考文献

Bader, B. 1976. American Picture Books from Noahs Ark to the Beast Within [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Betts, E. A. 1946. Foundation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with Emphasis on Differentiated Guidance[M]. New York: American Book Company.

Krashen, S.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Los Angeles: Pergamon Press.

Marriot, S. 1991. Picture Books in the Primary Classroom[M]. London: Paul Chapman.

Scrivener, J. 2011. Learning Teaching[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曹文, 肖博文. 2012. 英语,儿子“教”我学: 北外教授妈妈的英语教养日记[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程晓堂. 2015. 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 课程教材教法. (6): 73-79

王蔷等. 2017.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叶澜, 王厥轩. 2013. 高端访谈一[M] // 于漪. 教育魅力.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课本绘本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绘本
绘本
绘本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