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袁佐的工作室位于温榆河畔的金盏乡,十多年前,他从美国到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便开启了工作室、学校、家的三点式生活:在工作室里创作,从绘画中找寻自我;在大学传道授业,引领有艺术理想的年轻人。“我很喜欢这儿的环境,别看它喧嚣、混乱,却是当下现实的写照。”他站在工作室门口迎接我们时笑着说。
不久之前,他结束了三点式生活,将家也搬到工作室,让生活与创作无缝连接。他十分享受住在这里的时光,每日早起之后,抬眼就是画作,灵感来了索性随意动笔,创作变得方便而自由。“但我也不是天天坐在这儿画”,他从厨房取出烧好的水,斟上茶之后,指着正在创作的作品感叹,“去年11月,我就开始面对这块画布涂涂抹抹,然后去美国,回来后父亲去世停笔了一段时间,安顿好之后才又继续。”
半年在美国,半年在北京,每一两个月轮换一次,是他多年来的生活常态,创作的过程亦常常被放慢、拉长,介于东西方的轨迹之间。他说:“就像这幅画一样,经历过一次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当我重新开始时,常忘了最初激起我画它的兴奋点,像是投入一幅新的作品。”他坦言这种心境的轮换于创作而言是奢侈的,一幅画作中凝聚了他身处东西方两种环境的直观感受,时间在作品里留下痕迹。
袁佐起身领着我们看他的画,“时间差”也在他的画作中有着秘而不宣的呈现。不论是过往的作品,还是最新的创作,你會发现,他的画作中总是有两三种不同的逻辑关系,一种逻辑关系随时破坏着另一种逻辑关系的延续性。他如此解释:“在这个过程中,绘画的叙事性和情感变得模糊,我更在意纯粹绘画语言之间的关系,比如颜料的厚薄,色彩的冷暖,光的产生,笔触流淌的痕迹,空间的再创造、再确定,这种空间不是你能在一个具体的环境里找得到的,只在我的画面里存在。”他的创作灵感得益于生活,得益于对人、自然、社会的观察、感悟与思考,再通过他的直觉与艺术本能表达出来。
袁佐出生于艺术世家,他的父亲袁运甫和叔叔袁运生都是著名的画家。“小的时候,他们不跟我直接讲画,但家里总是高朋满座,艺术家、好友、学生齐聚一堂看画、评论。久而久之,我就知道好画应该是什么样的了!”谈起家学艺术的熏陶,他谦虚地说。1982年,他抱着到国外去看看原作的好奇心,踏上了留学美国的道路,先后在麻省艺术学院念本科、研究生,随后留校任教,创建了国际旅行课程中国文化之旅,此项目连续运行14年,成为麻省艺术学院最受欢迎的旅行课程。
作为较早一批接受了西方艺术教育体系的艺术家,他对艺术的标准有独到的看法,尤为看重个人直觉与创造力的培养。10年前回到清华任教时,他的基础课堂极具实验性,有不少解放天性的教学招数,目的都是为了发掘学生的直觉、本能、下意识,提升年轻人的艺术本能,在他心目中,这才是绘画乃至与创意相关的行当最重要的素质,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技能水准。
如今袁佐依然保持着“飞人”的生活,太太和儿女在美国,母亲在中国,往返于两地生活工作。问起他哪儿才是家?他不禁感叹:“过去的20年里,我们几乎每次吃饭都在讨论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这个话题。住在北京的时候,我母亲不认为我在这儿,她说,‘你才待几天啊;到了美国,我太太也不觉得我在家里。变成了一种两边都不在,又其实两边都在的状态。我觉得这样也挺好,在美国的时候,和家人在一起感受生活的日常,转换一种心境亦是放松,而美国大大小小的精彩艺术展又能激发创作灵感;当我回国时,在工作室绘画的便利条件也是国外无法比拟的,而教书育人,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成就,又是另一份深层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