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青县三大代表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调查研究

2018-05-14 08:55李飞
财讯 2018年27期
关键词:热巴唐卡文化产业

李飞

丁青在藏语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它除了拥有气势磅礴的高原景观外,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也令无数人心神向往。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经济的重视与兴起,丁青县的“琼布象雄唐卡”、“苯教宗教文化”、“热巴舞”等3大传统文化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丁青县三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琼布象雄唐卡产业”方兴未艾。丁青琼布象雄画派总体上属苯教唐卡世族画派,是苯教唐卡画派中历史最悠久的画派,其绘画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当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其唐卡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满足各阶层人们对艺术追求和文化需求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雄唐卡”与其它唐卡画派在画风上最大的不同就是用色较明亮,造型上对于风、水、云、火、石等表现上有自己的特色,其传承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主要分布在丁青县丁青镇一带,有200余人在从事唐卡绘画相关工作,作品数量也逐年增加,其成品在丁青县民族特色产业展览馆内销售,2017年销售额就达到62.5万余元。

(2)“宗教文化旅游产业”异军突起。丁青县的孜珠寺作为康区一带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更是外象雄文化的中心。同时,孜珠山是古象雄里、中、外的三个中心之一的外中心,因而孜珠寺自然成为苯教教义和文化向外传播、延展的第一站,浓缩了最古老的象雄历史文化精髓和苯教对于人类、世界、生命的原始解读。其代表苯教文化的《象雄大藏经》不仅是青藏高原本土宗教文献和经典,也是古象雄时期藏地的全景百科全书,有着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孜珠寺在国内外的名气受到了不少旅游者的青睐,旅游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仅2017年旅游人数就达到7300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04万余元,有效带动了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

(3)“热巴舞文化产业”多彩纷呈。丁青县境内有三个热巴舞流派,分为“俄托热巴”、“朵若热巴”、“绛纳热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热巴艺术之乡”美誉。为更好的将热巴舞艺术传承发展,丁青县于1970年成立丁青县民间艺术团,现有队员34人,平均年龄22岁,县文广局设有专业排练厅并由专业热巴传承人进行传授,本着以“文化扎根于人民、回馈于人民”的宗旨,主要承担全县文化艺术宣传演出,以群众喜闻樂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已开展“文化五下乡”、“送文化进寺庙、进学校”等系列文艺活动共61场次,为发扬丁青县古老的热巴文化,促进丁青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丁青县三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经验亟待提升。传统文化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产生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规模才行。但由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再加之宣传不到位,因此难以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无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以热巴舞蹈为例,现有民间艺术团主要承担全县文化艺术宣传演出,但只是墙内开花墙内香,因为缺乏包装、宣传,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演出仅在县域有强大影响,根本没有走出去,更很少参加外省的高水平商演,所以也就不能打开更高的知名度,经济效益自然受到影响。

(2)人才队伍青黄不接。以“象雄唐卡”为例,由于是家族世代传承为主,所以传承人较单一,近年来虽在县委县政府的有效引导下,引入职业教育培训的形式,目前该画派传承人群体有所扩大,甚至成立了象雄唐卡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但因为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年轻人对从事繁琐、复杂、长时的绘画劳动已经有着自己不同于老一代人的观念,造成想法虽好、做法也有,但唐卡绘画传承人群体年龄偏大,面临着传承人断层、青黄不接的突出问题。

(3)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丁青县位于他念他翁山麓,高原地理特征明显,境内除317国道是柏油路面外,县道90%以上路面均为砂石路、泥土路,再加之整个县域其它旅游基础设施匮乏,严重影响了旅游的可进人性,客观上也造成了传统文化产业难以走出去。以苯教孜珠寺为例,海拔4500多米,从山脚到山顶,光是开车都要半个多小时,而且山势险竣、弯多路窄,不光说没有旅游班线,就是车况差的,要到达目的地都有挑战性,所以交通条件等基础性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传统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加快丁青县三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政策引导,不断强化产业保障。建立丁青县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出台传统产业保护、发展的配套支持文件,从制度层面改变目前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现状。利用政府层面平台优势,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产业参与人员树立市场意识、经济效益意识,同时支持传统文化艺术团体参加县内外各种层级的商业演出,在高水平的演出中发现问题、打开知名度、获得效益。

(2)转变观念,努力加强队伍建设。人才是传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针对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可以支持象雄唐卡、热巴舞等传统文化项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从资金、传承人、效益、影响等各个方面取得更高层级的支持。同时,要转变现有家族传承、家庭作坊、地域限制观念,以职业教育、培训办班、网络宣传的形式,在更广人群、更大范围中发现和挖掘有资质、有意愿的文化传承人。即使是现有传统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也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的素质水平。

(3)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必须有消费才能支撑其发展壮大,所以,改变丁青县旅游的可进入性是重要举措。当然,现在有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是,今年朱角拉山隧道将开通,这将直接缩短丁青县到昌都市的时空距离2-3小时。但丁青县还要整合多方力量,通过直接投入、引资、融资的方式,花大力气改善现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厕所、酒店、标牌标识等各种设施的新建改建、提质升级。只有更多的旅游者走进丁青,传统文化产业才能改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才能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热巴唐卡文化产业
李雪:唐卡收藏进入理性阶段
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
金色燃烧中的鼓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迪丽热巴 零差评小花
以恭敬之心绘画
名人读意林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唐卡:不仅是藏品,更是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