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

2018-05-14 16:03陈远明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马铃薯

陈远明

摘 要 马铃薯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其种植成本较低,产量高且种植地域广泛,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入手,进而对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推广进行探索,并试着为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力求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发展

中图分类号:S43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2.016

无论是在粮食体系构成还是在人类饮食结构中,马铃薯都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其种植要点、技术方法以及其推广发展等问题成为了研究马铃薯种植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分析

1.1 优化马铃薯种植环境

良好的种植环境是马铃薯种植的基础保障。因此,在马铃薯种植时,一定要选取好的种植环境,好的种植环境首先必须满足4个条件。1)达到适宜的温度。种薯在土温5~8 ℃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 ℃。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 ℃。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 ℃(土温16~18 ℃),当地温超过25 ℃时块茎膨大缓慢,超过30 ℃时停止膨大,甚至出现热害。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 ℃即遭冻害。2)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最适合种植马铃薯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水分充足的壤土或砂壤土。但马铃薯的适应性较强,在其他土壤上种植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和措施,同样可以获得高产。一般来说,马铃薯在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更适合生长,土壤pH值处于5~7.5,都是适宜种植马铃薯的。3)有良好的灌溉条件。马铃薯比较抗旱,以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时较适合,“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溉条件可以保证马铃薯不受旱涝天气影响,保证水分供给,且不会形成内涝,有效保证马铃薯的生长。4)周边要无污染源。马铃薯种植区域周边不能有工业企业,因为企业排出的废水、废气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对马铃薯品质与产量都会造成较大

的影响[1-3]。

1.2 种薯的选择和播种前的处理

1.2.1 种薯选择

种植马铃薯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脱毒种薯。购买种薯时,须向有资质并可溯源的种子经营单位或个人购买。种薯质量至少应达到GB 18133—2012《马铃薯种薯》二级种的要求。在选种时,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特别是要按照不同的海拔和不同的用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尤为重要。

1.2.2 种薯处理

播前7~10 d,利用晴天晾晒种薯2 d,然后进行严格筛选,剔除病薯、烂薯、虫薯、畸形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择单个50 d左右的种薯播种,播前1~2 d对

50 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刀具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溶液消毒,再切成30~50 g大小的种块,每块上有1~2个芽眼,切后0.5 h,用消毒粉拌种。消毒粉可采用农用链霉素、烯酰吗啉和双飞粉按1∶2∶97的比例拌合均匀,1 kg消毒粉可处理50 kg种块。在18~20 ℃下堆积催芽4~5 d,等到芽长到0.5 cm后即可用来播种。

1.3 播种

山区坡地不适宜机械化播种的地方,推薦使用马铃薯育芽带薯移栽播种,平地推荐使用机械化深沟高垄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播种[4]。

1.4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除抓好中耕培土和肥水管理外,主要做好马铃薯的控旺技术运用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要作为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2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发展和推广方向

2.1 标准化方向种植

标准化分为三项内容。1)基地标准化。为保证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极其必要,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越来越多适宜栽培马铃薯的土地被成块连片地开发出来。土地成片,十分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机械化生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使马铃薯种植效益最大化。马铃薯种植逐渐由单打独斗的模式,向抱团式聚集模式发展壮大。2)产业标准化。随着基地的建设,“基地+农户+种植合作社”种植模式正在发展推广,各地马铃薯产区纷纷成立种植合作社,以基地为依托,逐渐由人工栽培向机械化耕种转变,种植技术向着产业标准化方向发展。3)生产标准化。各地标准不尽相同,行业标准不统一的局面将被打破,随着马铃薯种植行业的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逐渐体现,行业标准也会根据市场导向被建立起来,马铃薯品质统一标准的建立,让马铃薯种植技术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5]。

2.2 科技化方向发展

科技化是马铃薯种植技术的主要推广发展方向,马铃薯种植科技含量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应用现代化温室,模拟日光照射及温度控制,科学建立马铃薯育苗环境,对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快速繁殖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这样的快繁技术可以让幼芽更早生根,保证出苗早、结薯早。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快繁技术,可以让土豆易发的青枯病、环腐病等病在苗期快速暴露,提早剔除。另外,一些比较先进的种植手段,如深沟高垄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滴灌技术等都已成熟,这些技术的推广运用可以让马铃薯种植更高产、更优质。

2.3 线上化方向推广

伴随“互联网+”的深入应用和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信息实现线上化推广。农民可以随时查看农技信息,了解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遇到马铃薯病害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技术人员进行线上沟通,找解决途径。农户还可以利用远程指导,请专家帮忙解决马铃薯实际种植过程中生产的技术难题。在互联网全覆盖的今天,马铃薯种植技术信息涵盖了空间环境、气候环境、土壤肥力、劳动力配备等多种参数,可以在进行农技培训时,帮助农民在马铃薯种植生产中做出更精准、更合理的决策。通过马铃薯种植技术信息交流,也可以让种植农户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技术信息,学习新的土豆种植技术。

3 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发展的一些建议

3.1 提高科技附加值

要积极同全国农业院校和研究所开展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马铃薯种植技术研发试验区和科学实践基地,推广更科学、更先进的栽培技术。同时,要加强马铃薯科学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示范带动作用,在主要产区开展新品种培育,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还要积极引进技术发达地区的技术、设备和设施,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学化程度,提升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3.2 种植技术和质量检测技术双轨并行

产前要对马铃薯生产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检测,检测马铃薯种薯的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进行种植。产中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监测,加强技术把关,对各个生产环节都按照技术规程科学有序生产。产后要及时做好质量和卫生等各项指标监测,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质量标准,并加强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控制,确保科技转化率,让科学种植的马铃薯放心投入市场。

3.3 建立马铃薯追溯制度

建立追溯制度,从马铃薯选种开始,到马铃薯成品包装、运输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记录,包括种植人的姓名、地点和联系方式。建立方便快捷的溯源查询方式,可以在马铃薯完成包装后,在包装袋上打印信息二维码。同时,加强溯源信息的监督,确保信息真實有效。

4 结语

马铃薯种植的技术关键在于环境、土壤和品种选择,以及科学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把握,在种植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建立良好的质量监控机制和溯源机制,积极推进马铃薯种植技术的科技化、线上化,让马铃薯种植技术向着更规范、更标准方向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笑景,刘继尧.土豆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J].南方农机,2017,48(10):87.

[2] 郝素梅.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探索[J].农民致富之友,2018(6):166.

[3] 李建英.浅谈春季马铃薯的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6):119.

[4] 王国梅.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探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7):84.

[5] 于海峰.黑龙江省大田马铃薯扣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61.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