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

2018-05-14 08:55王军凯
财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常态工程项目

王军凯

目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时期,经济新常态也就意味着跟以往不一样,并且相对稳定的一种局面。在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步进步新常态的运行轨迹。这一段时期,出现了很多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征,比如,“中速度”、“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因此,为了我国经济有更好的发展方向,我国必须进一步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建筑行业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思路,同时,讨论基于我国国情、国际化方向、以及反应专业化特色等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根本原则。本文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来有效提高建筑行业的驱动能力,促进现代化建筑行业的步伐,仅供读者参考。

经济新常态

工程项目管理 创新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然而,工程项目的创新思路也应随着社会的步伐不断扩张,不管是在产业结构方面,还是专业特色方面,都应该符合现代化行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相关人士一定要抓住新型城镇化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更重要的是,需要時时关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对建筑行业和工程项目管理未来发展形势带来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为工程项目管理带来的

挑战

(l)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学界的普遍观点,经济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也是启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其主要是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适应中速度增长的新环境特征,以及今后的经济增长也都必须遵循新常态的逻辑,不能再以高增长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去破坏我国工程项目资源环境,导致经济不能持续性发展。当然,经济新常态一直保持中速度增长的状态也给现实带来了诸多的压力。但是,根据目前社会形势,经济新常态必须要接受这一挑战,在矛盾中寻求产业结构的升级路径。首先,在产业结构方向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已经慢慢成为主体产业,然而在需求方面,群众的消费需求也成为需求的主导力量,以及城镇和乡村的区域结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也在上升,所以投资结构的变动方向必然会反映出对建筑行业结构的强制性调整。

(2)创新驱动能力较弱

建筑行业的规模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在较长的时间内,建筑行业的高速增长有依赖于高强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倾向,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有所改变,其将投资驱动方向以及要素驱动转向为创新驱动,所以这就说明,我国建筑行业规模增长的原有推动力会面临减小的可能。此外,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建筑行业来说,其本身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就很弱,所以要想在短期里培养出创新能力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3)多重风险的出现

虽然说我国新经济常态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有诸多的风险显现。近年来,大多数不确定的风险浮现,比如金融风险,售楼风险,以及有关建筑行业的潜在风险。但是,在政策退出的作用下,金融快速扩张期将转向下行期,整体经济的风险机制和路径都将发生一些变化,然而这些风险都具有隐蔽特性。如果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变成了危机事实,那么就会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销售、工程设立、施工的正常运行带来重大的影响。

(4)专业化特色的反映

在我国现代社会,从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说,项目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项目的时间、运行范围、难易程度、资源等要素,都有差别,进而出现了专业化特色的工程项目。然而,不同行业的技术要求也不一样,所以项目管理特征也存在差异。因此,这足能够反映出专业化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竞争力度足够强大。

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

(l)践行新理论指导,立足实践

工程项目可以分为两大特征,一种是一次性特征,另一种是独特性特征。前者是从基本理念上界定了项目管理与长期性组织的运营管理的区别,而后者则表明,人们不能面对两个相同的项目。这就是两者的不同特性。然而,我国项目生产力理论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理论基础。也是需要跟随社会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前进。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更多需要的是项目生产力理论的作用。根据近几年的状况,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为项目生产力理论创新提供了足够的实践经验基础。所以,我国要进一步研究项目生产力理论对于推进建筑行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要不断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理论实践引导,深入探讨项目理论对实现绿色建筑产品的指导作用,着力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项目工程创新路径,为以后的建筑企业奠定更深的基础。

(2)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高度重视工程的建设模式,以及其有效的引进和运行。在EPC、PMC、BOT、三大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型的服务指标及方式。根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动态可以看出,业主还是更加喜欢能够为其提供全面、有效、广泛服务内容的工程承包商。所以,工程承包商必须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主要奋斗目标,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发展,必须适应建筑行业与金融行业、服务业相结合的趋势,根据实际情况策划项目、研究可行性战略、工程设计、采购、施工运行等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创新能力。工程承包商需要做到顾全局,谋发展,才能在经济市场上有更高的竞争地位,进而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人才的管理及选拔也是企业项目成功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最应该重视的是要不断改善建筑行业人员的整体结构,以及调动范围,加强人员培训,将项目经理培养成专业化、技能化的人才,以及培养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技能。因此,项目企业一定要结合建筑行业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改进用工方式,加强劳务分层管理,创新劳务人员培养的长期机制,提高操作人员技能,为社会打造出全新的建筑行业人才队伍。

(3)以项目组合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筑产品需要通过概念、规划、实施、结束等几个阶段组成,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主体资源,都需要其对人才、技术、资金等多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及组合。然而,在每一个开放、全球化的市场空间中,资源配置的获得方式和组合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方式也会创造出不同的效率。因此,要站在提高建筑行业国际化竞争力度的角度,在全国范围整合优化资源,在工程设立过程中积极引入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最新方式、最佳配置等,來推动工程项目创新管理方式。在建筑产品的产业链上进行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以新型产业链形态来打造新型的市场竞争力,成功的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

(4)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它的出现使人类在认识和开发物质和能量两大战略资源以外,又开发和利用了信息这一战略资源,其是经济社会的主要资源,为人们带了很多的便利。近些年来,云计算、虚拟现实、移动技术等都是目前新兴的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工程项目的管理程度,其能够大范围的提高工程建设的优化程度以及安全性目标程度,充分利用信息战略资源,建立和发挥战略管理优势。因此,为了我国市场经济在新环境下正常发展,我国必须加大信息化技术对项目管理的应用力度,通过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等,来加快推进传统建筑行业的现代化企业步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新常态出现的增长特征,大力影响着建筑行业增效路径的选择,引导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思维。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必须用科学的思路和解决方法来指导经济工作,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实践行动,适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质量的变革,效率变革以及动力变革。同时,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以及运行机制。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工程质量和项目安全为基本原则,同时,遵循国际化、本国国情、专业特色等模式的结合,致力于项目生产理论化创新,改进项目管理模式,利用资源组合方式以及信息技术等方式,再加上培养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建设绿色项目等创新实践,来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变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创新为基石,全面促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步伐,为我国特色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开启崭新的道路。

[l]吴涛,尤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产业现代化[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4,45-60

[2]赵璐,一种新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联营项目管理[J].建筑经济,2015(1) 78-92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常态工程项目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低碳化的思路
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习近平不要滥用“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