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现阶段国内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结合金融理财产品进行分析,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多样化、多元化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开始出现在社会群众视线。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有着明显的便利性、即时性等优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喜爱。而这也对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发展带来极大园扰。基于此,本文结合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对比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新时期银行理财产品和金融理财产品对比以及新时期的互联网金融引起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启示,以供参考。
互联网金融
银行理财产品 对比分析
银行理财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
对比
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当做主要媒介,并且依靠大数据与云端等提供支撑平台,进而服务互联网内广大的潜在客户,满足互联网客户对服务需求与金融产品的现代化金融运作模式。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品类的发展方向集中表现在网络理财通道、网络融资渠道以及网络支付平台。而以微信支付、支付宝等作为典型的网络支付方式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典型与早期的范例,当前已经初步实现了线下、线上支付推广和结合,针对日常生活中店铺、餐馆或者超市开始积极引入微信扫码、支付宝支付通道,其更加优惠和便捷的特征对以往POS业务冲击越发明显。以P2P作为主要形式地网贷平台由于其灵活性强、审批快以及门槛低等优势快速渗透到各个地区且发展壮大。概况来讲,虽然网贷平台发展秩序不够健全、监管规范不够合理,但是仍然对传统的银行信贷等产品造成一定影响。
余额宝推出代表着互联网理财兴起的标志,用户群和产品群加速膨胀,截至到今已成为了各互联网巨头必备的套餐,例如:京东小金库、苏宁零钱包、腾讯微信理财通、阿里巴巴余额宝等人们比较信赖和熟悉的理财工具。即便是处于实体经济严重下行、金融产品的收益并不乐观以及投资不足蔓延的大环境下,余额宝、零钱包等产品收益由最初7.0l%下跌到3.67%,但是凭借着其优质的整合性与灵活性,互联网理财发展的势头相对良好。相较于互联网金融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积淀更加深厚,由2005年国家银监会正式颁布和实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后,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理财产品。结合我国银行业协会所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至2014年我国各银行业机构实际发行理财类产品的累计数量高达18万支,总发行金额高达92万亿元左右,环比同期增长35%。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势必要承担起未来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任务,进而為银行业利润模式和经营模式转变提供基础条件。
新时期银行理财产品和金融理财产品对比
(l)营销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营销理念由传统“产品思维”转变为“用户思维”,各项营销活动都需要严格遵循“产品优先,用户至上”的工作原则,随着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和消防水平日渐提升,使得其对自身体验感受越发重视,而这也使得传统产品思维的营销模式无法继续满足现代化营销需求。以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为例,其营销模式主要是保障用户能够实时、直观的观察与了解自己收益情况,真正意义上实现“所见即所得”的目标。相较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而言,余额宝更加关注用户使用感受,由于传统银行的各种理财产品内包含着大量专业术语,部分用户难以全面了解其表达的意思,只能寻求银行职员的帮助,通过职员讲解或上网查询才可以大致了解。同时,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操作已经形成定式,客户只需要跟随银行工作人员指导或指令,逐步完成购买操作。可是,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则是凭借用户自主操作,并且简单几个步骤就能够完成整个产品购买的流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用者选择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其操作过程比较简洁明了,受益效应直观明显,并且赎回过程不受限制,而这一营销模式更加符合当代人需求。
(2)营销渠道
与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比较后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吸纳用户能力更加强大,营销渠道更加宽阔。因为现代化互联网拥有一定基础的用户数量,人们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沟通交流,当一条信息资料发布于平台上,可以瞬间呈现出较大的阅读量。而这也是余额宝等作为代表的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能够在较短时间之内获得大批量用户的根本因素。但是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在营销渠道方面仅仅是等待用户前来,使得用户难以实时获得相关资讯。基于当前生存压力日渐加重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时间观念愈来愈重,而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易操作、实时性强以及效率高等特征,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
(3)投资门槛
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呈现出专业性较强的特征,用户对相关的专业术语理解有限,投资门槛相对较高但投资收益相对较低,再加上银行理财产品通常需要投放一定的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之内用户无法真实观察到资金情况,更是造成用户的抵触。而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针对投资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其通过透明、公开等交易特点取代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投资形式,极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操作非常简单且不会受到专业水平限制,普通的人民群众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支付,其投资门槛相对较低,资金能够随时存放,不存在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级差别,没有资金投放量大小限制。所以,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合理放低投资门槛,也体现出以人为本观念。
(4)服务范围
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实际服务范围只是银行辐射范围内的人们,难以渗透和普及到边缘类、死角类地区,使得村镇用户群体相对较少。同时,部分资金额度有限的人群也难以参与到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内,进一步缩小和限制了服务范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出现,服务范围大幅度扩大,使得用户不再受到地域制约。只要有网络就可以使用的特征,体现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高效拓宽服务范围,并且实现了为不同阶层用户给予相对理想的产品服务。
新时期的互联网金融引起银行理财
产品的创新与启示
根据“余额宝”类产品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银行严重缺乏扩宽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力,而是针对产品设计灵活度与创新思路吸取相关经验。而对于银行理财的产品业务发展益处而言,支付宝、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迅猛发展也引起全面理财的热潮。低门槛理财观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改变普通民众资金投资的传统理念,而配合新时期进行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将会使得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增长。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生活服务、消费服务有效结合,有效完善了传统银行客户的一站式资金管理方式。现阶段银行客户端的轻量化不够,并且出于使用安全方面进行考虑,应该搭配K宝、U盾等工作,造成实际操作过于累赘。对比与腾讯和阿里巴巴客户资金池灵活性管理模式,银行客户端的功能融合存在较大问题,造成用户对银行的理财产品依赖性不断降低,难以实现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促进银行业的改革创新,通过网点布设的手段来吸纳存款进而获取利润的模式已经落后,处于银行业利润水平大幅度下降地新时期,银行业竞争也可以说成中间业务竞争,也就是私募基金、理财产品等银行的新核心业务竞争。以商业银行为例,增加自助式柜台等现代化设备,网点和人员缩减也仅仅是行业进化的开始。由于核心客户群体针对移动媒体、网络等认知度不断提高,加速了互联网产品与技术融合,只有将银行融人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专注产品、轻装上陈,最终形成新时期银行业的发展常态。
银行作为合法性吸存资金的金融机构,通过客户储蓄之后展开贷款操作,运用贷款与支付利息间利润差额实现最终的盈利目标。根据长尾效应进行分析,非流行性市场累加会组成比主流市场更大的市场。而银行却忽视了此部分人群所带来的市场利益。直至余额宝广泛应用后,各商業银行开始采取各类积极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商业银行应该正确认识到,积极与优秀稳定的基金公司进行合作,推出第三方支付平台难以开展的各种独特业务,这也是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同时,银行业应该最大程度上运用互联网的潜力,形成自身服务优势。系统资源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国家后盾强大、社会口碑等均是银行拥有的市场优势。因此,这样充分发挥出上述优势,成为银行业以及管理人员思考的主要问题。以2014年、2015年为例,网民人数的年增长速率高达43%以上。网络信息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关系紧密相关,所以应该合理运用互联网展开金融服务有着极强的优势。银行需要积极开拓带有自身特点的网络服务平台,不断加大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推广力度。采用网上平台有效减少客户到银行处理业务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同时也能够减缓柜面业务的办理压力。此外,银行业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各种优势,也能够实现销售模式创新和转变。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出现,极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理财习惯与生活方式。处于更新换代的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也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调整,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竞争力,最终在日渐激烈地社会形势内立足和发展。
[l]张诗坦,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分析[J].中国经贸,2016(17):178-178.
[2]黄开祥,周雯雯,傅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与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稳定性对比分析一一以商业银行与余额宝、理财通为例[J].当代经济,2017(26).
[3]王珺勤,李绍,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探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7(4): 155-156.
[4]吕芳,朱子云,董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从收益率与稳定性角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5):200-201.
[5]张迪,陆炳静,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对比分析[J].现代金融,2016(1):45-47.
[6]吕芳,朱子云,董博,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兴起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从收益率与稳定性角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5):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