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楚新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许多中小企业因为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融资,出现资金短缺的风险。随着经济下行压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的情形下,企业持有的应收账款数量上升、收账期延长,导致企业资金回收困难、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坏账损失风险也随之加大。面对这样的情形,企业如何利用应收账款成为解决企业资金压力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供应链融资基本模式,主要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特点及现状,并讨论企业在供应链模式下的风险管理。
应收账款融资 中小企业 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概述
供应链金融因其风控严谨而多层次,在经济下行期,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开展资产端的激烈争夺,供应链金融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
供应链金融并非某一单一的业务或产品,它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而是围绕某“l”家核心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商,到产品制造商,再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这一供应链链条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企业融资。上游企业为取得运营资金,以卖方身份与下游企业签订真实贸易合同,形成应收账款并以此质押,向商业银行贷款,而下游企业同时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下游企业承担银行损失的责任。
保兑仓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卖方回购条件下的采购。在仓储监管方(物流企业)参与下、融资企业(下游制造商)、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及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书,仓储监管方提供信用担保,卖方提供回购担保,以降低银行的融资风险。
融通仓融资即存货融资,融资人以其存货为质押,并以该存货及其产生的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第三方物流的运营能力,给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由物流企业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简化流程一提高融资企业的运作效率,同时也转移银行的信贷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应收账款融资现状
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物权法》,首次将应收账款和存货纳入我国动产担保范围。将质押应收账款融资行为合法化,不仅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方案,并对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金融机构方面,为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扩展融资渠道,银行纷纷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准許企业使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这类流动资产向银行抵押,从而获得资金。
目前国内供应链融资平台主要做应收账款项下融资。这其中,又分为贸易项下,信贷项下,经营物业项下三类,其本质都是基于未来可预测、稳定、权属清晰的现金流来进行融资。这种融资方式不仅快速盘活了中小企业的主体资产一一应收账款,使得中小微企业能够快速获得维持和扩大经营所必须的现金流,很好的解决了这些中小微企业回款慢而且融资难的问题;又能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核心企业上游的中小企业授信的过程中,凭借核心企业的规范性、整体实力及信用,降低授信风险和资信调查成本,进而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应收账款融资风险管理
在供应链下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关键就是中小企业需要借助核心企业良好的信用,用质量较好的货款单据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时,选取什么样的应收账款非常关键。企业应强化对供应链下游顾客的管理,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筛选核心企业,判断货款是否适合作为抵押标的。
供应链金融平台也应当在融资过程中做好风险监测。筛选及监控支付核心企业,包括严格大型企业准人和核心大型企业动态监测。在提供融资之前,通过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式严格大型企业准人标准,从源头控制风险。贷后,供应链金融平台应建立企业动态跟踪监测系统,通过获取公开市场、媒体报道、社交网络等信息,提前预判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一旦出现预警,立刻停止新增业务的开展。
在供应链金融下借助应收账款融资,无论是融资企业还是供应链融资平台,都应当及时进行风险测量及评估。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对供应链其他企业造成影响,因此互联企业要加强对供应链数据真实性的管理,确保对数据真实性的掌控,保证数据信息链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而金融机构通过平台数据,可以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服务,通过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
[l]闫俊宏,许祥秦,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分析[J].上海金融,2007.
[2]江伟,姚文稻,《物权法》的实施与供应链金融一一来自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6(1).
[3]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及风控关键点[DB/OL].http://www.sohu.com/a/154910839-494793,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