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讨

2018-05-14 08:55蒋丽鸿
财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蒋丽鸿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机制落地,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来临,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计专业在这个新时代面临着无限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考核正处于风口浪尖之时,教育模式改革更是燃眉之急。本文主要介绍会计专业的新时代,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旨在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质量,更好的为新时代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会计专业 教育模式

会计专业的新时代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带一路”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是我国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改革的尝试。“一带一路”带动多产业、多行业、多企业、多职业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概念。新时代思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已经处在机器人的世界之中。企业引入机器人来替代高频、重复、时间长、低附加值的人工操作已经成为当然之选。这会导致传统的核算会计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威胁,逐渐转型管理会计人才。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机制落地,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来临,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计专业也面临自己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给會计专业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今,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发展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输出的会计专业学生不能无缝对接企业的岗位需求,不能为企业有效使用。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高职院校由于发展背景和区域不同,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l)教育观念滞后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实际业务能力,但还是有很多的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灌输式”不断地将专业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没有对学生知识进行引导,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思考,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不再适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实际隋况。

(2)专业结构落后

高职教育是一种针对性很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种类,有别于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等的教学方向。但现在的高职教育结构大都照抄照搬本科或专科的教学结构。许多本科院校附属的高职院校,直接将本科会计专业的教材完全借用过来,沿用本科教学的结构套路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这让高职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使会计专业的高职学生成为会计专业本科生的翻版,这也让高职生的优势逐渐减弱,不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

(3)与高职教育的要求相悖

本科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高职会计专业其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各类会计岗位,熟练运用会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放在首位。而目前,理论课以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占大部分时间,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有一定理论知识,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合理的锻炼,这与高职教育的要求相悖。

(4)与新时代的社会的需求脱节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财务机器人的来临,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员将被迭代,一线财务工作人员讲越来越少。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却要求更多,如纳税筹划、大数据分析、战略管理、财务核算筹划、内部控制等,这些要求我们高等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务之急。

(5)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受我国传统教育历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但这种评价模式显然不符合现实。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更多的是培养知识运用、技能掌握的能力,健全人格、培养兴趣爱好、激发潜能是高职教育的任务,但这些单从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显然是不科学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要务。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l)减少高职教学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高职教学模式没有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许多专业技能无法与时代接轨,不适应企业需要。这些学生因无法从事相关行业只能被迫改行,这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资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若对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则可以扭转这种局面。

(2)迫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现在的就业市场出现了一种“病态”,一方面,大批量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找工作的时候屡屡碰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在进行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招聘时,却不能招聘到满意的人才。出现这种“病态”的根本原因就是现有的高职教育对学生培养模式不适应当代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存在着脱节的现象,所以,高职教育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3)促使高职院校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生源将有一段时间的紧张期,而高职院校含民办教育的招生规模明显大于生源数量,各大院校为招生也是各出奇招,但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优势才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教育模式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做的事。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思路

(l)更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观念

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们应当与时俱进,在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人才应该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能适应财务相关工作的岗位需求,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培养知识运用、技能掌握、健全人格的应用型人才。

(2)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操能力培养

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就业率下降,企业岗位空缺。深化校企合作,把企业搬进校园,上学生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可以将企业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際操作能力,让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能从业。

(3)抓住时代特色,强化区域化特色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这将会带动出口贸易企业的发展,每个区域有自己的经济纽带,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抓住区域特色,有针对陛的培养相关领域的会计人才。

(4)激发潜能,多元化培养

随着《会计法》的修订,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会计专业的发展无边界化,从业人员的门槛越来越低,会计职业已成为高危职业。这要求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多元化发展,掌握更多的技能,提升附加值,才能应对岗位所需。

(5)强化业财融合,提高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核算型会计人才培养应转向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既会财务也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应加强通识教育、多语种教育、大数据分析、沟通能力培养、工作基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另外,会计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除了专业技能外,还应具备吃苦耐劳、自立自强、心理素质过硬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植入、慢慢深化,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以便承受未来工作的挑战。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新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各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在发展中有压力也有动力,走好特色办学之路,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探索和实践。会计专业教育模式受学院办学历史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改革创新将为各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建立绿色通道。

[l]陆坚.基于职业教育下会计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ll).

[2]蒙贞.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的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5(36) .

[3]孙学萍.在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19) .

[4]翟翠娟.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路研究一以会计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5

[5]吴丽玲.转变会计职业教育理念与思维模式,[J].企业管理与发展,2017(7)

[6」http://www.mof.gov. cn/index.htm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院校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