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当前所应用的会计制度是不能够满足其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只有对其会计制度进行有效的改革,弥补其当前存在的缺陷问题,实现其会计制度的完善,才能够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完善
在社会主义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的背景之下,我国的事业单位发展也极为迅 速,为实现其更为长久稳健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需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才能够实现其发展进步。所以,为了使我国的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问题
(l)缺乏准确的会计核算目标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的会计制度中有着非常多的会计核算的内容,但其缺乏明确的目标,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不能保证其整体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和基建项目的核算工作相比,事业单位所进行的核算工作与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仅仅通过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是不能取得准确结果的。一旦事业单位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中有问题出现,就会将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问题清晰的展现出来。
(2)没有科学的会计核算体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所应用的会计核算体制没有体现出科学性的特点。由于会计核算一般都是经过收付實现制展现出来的,所以需要对其收付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考虑。其在作为规定所属时间的情况下,本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就包含了全部的收入及费用,无法将其实际的收支、预算及负债的情况进行清晰的呈现。因不能准确的区分业务的性质,也导致其他成本和费用的使用情况都不能得到较为清晰的结果,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固定资产的会计制度无法将实际价值体现出来
只有根据其实际的情况,事业单位所用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反应。但在当前操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并不能对其固定资产所拥有的实际价值进行准确的核算,只是根据其收入的比例,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获得资金。这样的操作也导致其不能对固定资产实际的损耗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其真实的价值就无法得到反应。
(4)缺乏健全的会计报表体系
由于事业单位缺乏正确的会计报表体系,因此会计报表所具有的意义丧失,并且真实的会计信息不能得到反应,特别是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的缺少,导致事业单位在对其现金流量进行管理时,有较多问题的发生,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正常的经营投资活动。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思路
根据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实现对其的改革完善,还需要从以下几点思路进行思考:首先,对于这些事业单位来说,只有更加响应我国预算与国库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对于财务规则修订的明确,最大程度的满足事业单位资金和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这样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若事业单位还需要应用收付实现制,就需要更加普遍的应用引入权责发生制。这样才可以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与负债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将事业单位实际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进行真实的反应。此外,还要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对于会计报表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挑战,要充分的学习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经验,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善的策略
(l)确保制定的会计目标的明确性
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而言,只有保证其会计目标的明确性,才能够促使企业制定更好的决策和管理方案。所以,首先就需要对会计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依照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还要能够科学合理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类,使得使用者更加便利的浏览查阅,促使其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当具有明确的会计目标的情况下,才可以将事业单位财务运转的实际情况进行真实的呈现,并确保单位当前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准确的,为管理者下达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撑的作用。
(2)事业单位要对会计制度足够的重视
虽然当前我国对于会计体系实现了多次的改革及调整,但对于我国的事业单位而言,其所应用的会计制度还需持续性的完善。即使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的改革上已经有基本的会计原则,同时对会计报表进行了统一,也有着较为健全的财务报告体系。但当前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使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的模式,这样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此外,由于我国当前很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对会计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视和准确定位,也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因此,就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3)加大会计制度的监督力度
长久以来,想要确保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就必须要保证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在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而随着内部会计制度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研究人员也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第一,内部控制要严格遵循会计法中的相关要求,并通过与事业单位实际业务性的有效结合,对相关工作者的责任进行明确,才能确保其业务效率的提升,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第二,以法律层面来说,要根据法律规定对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财务报告等处理程序进行明确。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一些违法的会计行为,就能够避免严重的后果的出现。最后,要保证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不论是怎样的事业单位,在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都要把生活与职务划分清楚,从而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
(4)对事业单位权责发生制进行建立
事业单位要尽快实现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的变化,并对完善的权责发生制度进行构建。随着近些年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也逐渐开始应用权责发生制,但其还未得到普及,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尽快的改变其会计制度。把应付未付的支出以及应收未收的收入等等都融人财务信息中,从而更好的对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管理与监督,并将其实际的负债和财政情况真实的反应出来。事业单位在使用全面覆盖权责发生制时,要能够与其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相应措施的制定,并确保权责发生制得到确切的落实。
(5)要加强固定与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
基本上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有着较多的固定资产,即使其资产的所有权是不属于事业单位的,但其事业单位也是有着为其保值和增值的义务。但就当前的会计核算工作来说,因没有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事业单位不能准确的把握其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同时,在很多的事业单位,资产折旧与摊销制度没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单位在对大型资产进行采购时,通常都进行了一次性的支出处理,从而使固定资产得到增多。所以,事业单位必须要对固定及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足够的重視,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会计及折旧方法的应用,保证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6)确保会计报表系统的完善
首先,要对会计报表体系进行改革,通过对于资产负债表的构建,统一的管理核算收入及支出,确保财务信息的明确性。只有事业单位足够重视会计报表,才会有较为合理的体系能够把正确的财务信息进行展示,并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持。其次,因为事业单位所应用的会计制度只能保存较为有限的会计信息数量,因此必须要保证会计信息的明确性。通过现金流量的清查,掌握单位当前的资金状况,通过会计主体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关系的分析,保证其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并最终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冲击,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能够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得我国的事业单位更加的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促进事业单位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国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对会计制度的改革问题足够的重视,通过多种措施的有效应用,保证会计制度的有效完善,在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满足事业单位对于会计制度的实际需求,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l]赵显凤.有关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完善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2):205.
[2]石雪莹.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7(03):71.
[3]周博.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 01):112-113.
[4]白鹤.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