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团
摘 要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如果不能合理防治,将会影响水稻种植的良好发展。因此,水稻农户在实际种植期间,需遵循现代化的防治原则,在合理防治的过程中,积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保证提升水稻农作物的生产质量与产量,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22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期间,应减少水稻病虫害带来的威胁,并制订完善的防治方案,明确病虫害实际特点与情况,并在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了解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科学管控期间提升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1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水稻农户在病虫害防治期间还存在问题,不能保证防治效果,严重影响病虫害防治管理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忽视防治
当前,很多农户还没有意识到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普遍存在忽视病虫害的问题。而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会直接影响农作物植株与叶片,例如,在发生卷叶螟虫害时,会出现叶片泛白的现象,螟虫会导致水稻出现枯心的现象,褐飞虱会导致水稻出现产量较低的现象,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但在水稻生长初期,农户很难察觉病虫害问题,未能合理开展病虫害的防治。
1.2 忽视前期的防治
很多水稻农户在实际种植期间,没有做好前期的防治与维护,不能利用科学方式开展病虫害的防治,甚至会减少前期防治次数。同时,农户在种植中,没有树立正确观念,不能保证自身观点的真确性,且在前期,田间积累大量虫卵,导致卷叶螟、褐飞虱等严重,影响水稻的中后期良好生长,不能保证经济效益。
1.3 忽视综合防治
在水稻种植期间,很多农户都使用农药的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认为只有使用农药才能保证防治效果,因此,忽视综合防治管理。在实际管理期间,只能依靠农药开展病虫害的防治,不能针对性地使用病虫害防治方式,不仅会导致水稻的生长受到影响,还会威胁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各方面工作的良好实施。
1.4 忽视选择药种
在水稻种植期间,农户多重视防治日期,根据农业植保部门的建议,在适当的日期进行喷药,但农户不能根据水稻病虫害特点与常见问题选择药种,无法科学开展管理工作。一些农户不能结合农业植保部门的要求合理地搭配农药,甚至没有到正规的商店购买农业药品。为了降低农药的购买成本,到小商贩处购买农药,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药物质量问题。主要因为小商贩出售的农药很多都存在高毒性的现象,大量使用不仅会导致水稻农作物出现中毒的现象,还会影响生态环境。
2 水稻病虫害防治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更好地种植水稻,应重点关注当前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并在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病虫害防治管理机制,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2.1 开展宣传教育
相关管理部门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户宣传水稻病虫害的防治知识,使得农户树立正确观念,更好地参与到病虫害防治中。1)在实际防治期间,需开展技术下乡活动,现场向农户宣传病虫害知识,解答农户提出的问题,并了解当地水稻病虫害常见问题,在全面了解实际状况之后,创建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机制与模式,保证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水平。2)在管理中,需加大水稻病虫害宣传普及力度,利用网络信息渠道、报纸渠道与电视渠道等宣传知识,使得农户能够全面了解病虫害防治知识,并树立正确观念,积极参与到水稻病虫害防治中,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1]。
2.2 争取政策的支持
水稻病虫害防治需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根据水稻病虫害防治特点与要求,争取惠农方面的政策,使得农户能够获取技术方面与经济方面的支持。例如,在水稻病虫害技术实际普及与教育过程中,可争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在拥有充足资金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技术宣传与应用。同时,还可以给予农户一定的病虫害防治药剂资金补助,使得农户在选择药物时,能够针对水稻病虫害问题,筛选最佳的药物喷洒,以便于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与质量[2]。
2.3 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管理部门需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制订完善的监督方案,结合当前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创建科学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整体监督管理效率与质量。1)在监督期间,应开展水稻种植分析工作,在合理分析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与模式,并结合当前的特点与要求,创建科学化与合理化的管控体系,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2)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开展农药市场的监管活动,及时发现农药市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在发现农药质量问题之后,加大惩罚力度,开展各方面的管理与惩罚控制工作,以便提升整体工作效果。3)在监督过程中,需结合当前的工作内容,开展农户行为的监理,明确监督管理要求与内容,并创建科学化与现代化的管控体系,全面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3]。
2.4 做好前期的防治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活动,需引导农户做好前期的防治工作,制订完善的防治方案,并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与控制体系,明确各方面工作内容与要求,并在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提升整体防治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同时,在水稻种植前期,需制订完善的调查管理方案,明确当地水稻常见病虫害问题,并在科学开展水稻的管理与控制工作,提升前期防治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另外,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创建科学与合理的管控体系,了解病虫害防治工作内容与模式,在创建合理管理方式的情况下,提升水稻种植质量与产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4]。
2.5 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种植期间很多农户都没有意识到综合防治的重要性,一味地使用农药开展病虫害防治,不能及时发现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利用科学措施弥补水稻病虫害防治的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与质量降低。因此,需加大综合防治的宣传力度,制订完善的管控方案,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综合防治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5]。
3 结语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农户树立正确观念,在水稻种植前期制订完善的规划方案,在中期管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与体系,提升整体种植产量與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红梅,闫玲.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策略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9):51-52.
[2] 董涛.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J].现代经济信息,2017(30):311-312.
[3] 周秋丽.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4):350.
[4] 卓娜,昌忠泽.浅析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6):70-73.
[5] 李兰.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探析[J].中国市场,2017(20):101-10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