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及设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不断发展,规模和效益逐渐增大,同时面临的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任务也越来越重要。基于此,结合在广东省陆河县的工作经验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防治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的林业生产和研究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陆河县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1.007
陆河县森林植被是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含羞草科、大戟科、桃金娘科、杜英科、沉香科等优势树种为主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以马尾松、湿地松、桉树、相思、杉木和毛竹为主要树种的人工林,以及青梅、黄榄、荔枝、龙眼、茶叶等经济林。人工林的树种结构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面对生态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较差,遭受有害生物发生的威胁很大,对林业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需要有效的方法对有害生物的发生进行控制。
1 陆河县林业
陆河县地处粤东沿海与兴梅山区结合部,位于东经115°24′~115°49′、北纬23°06′~23°28′,北回归线横贯县境。陆河县东北邻揭西县,西连海丰、紫金县,南接陆丰市,北倚五华县,东南与普宁市接壤。林业用地面积74 333.3 hm2,占国土总面积78.2%。近几年来,全县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 666.7 hm2,完成低效林改造1 533.3 hm2,完成生态公益林抚育2 000 hm2,培育树苗2 000万株。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3.49%;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连续三年年净增率均为4%以上,平均为5.5%;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8 379.1 hm2,一、二类林比例达到83.1%;林业用地水土流失生物治理率达到97.5%;保护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比重11.2%;绿色通道线路绿化率达到96.7%,通道两侧山地绿化率达到96.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生产中的难题,有害生物的入侵和爆发在全球的林业生产中时有发生,防治有害生物是林业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陆河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据2016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调查结果,发现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共133种,其中林业有害植物2中,林业病害10中,林业虫害及天敌121种。近年来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10种[1]。
2 陆河县防治检疫工作现状
2.1 森防机构和基础设施需要加强
现阶段,陆河县防治检疫机构基础设施落后,防治器械老化,先进的检疫检验设备和除害装备以及森防应急设备不足,很多设施已使用多年,更新换代不及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森防部门的管理体制也导致工作能力的不足,制约防治检疫工作的有效进行。专业人员、专职检疫员、兼职检疫员、测报人员的配备不足以承担巨大的工作量,网络化管理技术能力不足,信息处理速度滞后。
2.2 技术手段能力不足
森林病虫害是空间化、立体的。现阶段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依然以地面监测为主,缺乏先进调查设备,部分区域由于技术手段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及时掌握森林病虫害的情况,无法及时预报发布。监测预报工作无法适应现在的森防任务,森林植物检疫检验手段和技术的应用缺乏实效性和科学性。
2.3 林业内部部门协调不足
在林业生产中,各个部门需要密切配合,现阶段的工作中,各个部门任务单一,只关注自己部门的工作进度,导致森防工作中往往没有依据和经验,无法很好地掌握森林的生长情况,在长期的防治工作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无法对病虫害的发生做到快速反应[2]。
2.4 防治专项资金缺口大
近年来,国家林业部门和地区林业部门加大了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的投入,但防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共同协调的发展,仅仅依靠一个方向的投入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政府和财政加大对林业部门的投入,才能保障林业病虫害控制效果。
3 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
随着国内外贸易交流,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概率增加,药物的使用不当导致有害生物的变异也威胁到林业生产的安全。临近市县的检疫性或危险性有害生物也给陆河县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具有严重危险的病虫种类正逐渐增加,突发性森林病虫为害日益突出。
3.1 松突圆蚧
松突圆蚧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原产地为日本冲绳群岛和先岛群岛,20世纪70年代从深圳和珠海传入广东,并不断向西北部扩散和蔓延,导致大片的松树枯死,为广东等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现阶段是影响松树生长的巨大威胁,是我国大陆的危险性检疫害蟲。其成虫和若虫群栖在针叶基部的叶鞘内外或者鲜球果的鳞片上,受害处变色发黑,发生缢缩或腐烂,针叶上部发黄,卷曲,脱落,抽梢短且小[3]。该害虫直接为害马尾松、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和黑松。
1)化学防治。主要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松脂柴油乳剂对松突圆蚧具有一定效果,飞机喷药在10—11月进行,地面喷雾一般在4—5月进行。2)生物防治。从环境保护、防治成本、可行性角度看,大面积松突圆蚧的有效防治措施是进行生物防治,目前较为有效的是原产地日本冲绳的天敌昆虫,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
3.2 湿地松粉蚧
湿地松粉蚧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1988年随湿地松进入广东省台山市,近几年扩散迅速,为害相当严重。研究专家结合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和新侵入的天敌研究分析,引入定居中孟氏隐唇瓢虫对粉蚧具有嗜食作用,并未发现湿地松粉蚧的天敌,故可以考虑引进原产地天敌寄生蜂进行防治。
3.3 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是多发性生物灾害,在广东、广西等地多有爆发。由于其生长的复杂性,在防治过程中还是以防为主。对马尾松毛虫的繁衍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对异常情况及时作出反应,主要从虫口的密度进行判断。
防治方法:1)幼虫4龄前,用球孢白僵菌15万亿~45万亿孢子·hm-2、苏云金杆菌6亿~30亿国际单位(IU)·hm-2喷施,用25%灭幼脲Ⅲ号粉剂450~600 g·hm-2喷粉;2)人工摘除茧蛹和卵块;3)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4 云南杂毛虫
云南杂毛虫是红锥的主要害虫,是广东新发现的虫种。每年生一代,11月下旬以卵在树皮内越冬,2月中旬幼虫孵化,9月中旬结茧,11月下旬羽化。主要威胁老熟林和林椽木。
1)化学防治。可以采用高效型25%灭幼脲Ⅲ号粉剂450~600 g·hm-2喷粉防治。2)灯光诱杀。根据其特性,成虫羽化期间用黑光灯可诱杀成虫。3)人工捕杀。虫源地和越冬场所捕杀幼虫和蛹,剥去卵块。
3.5 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是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威胁松树的害虫之一。在陆河县主要威胁马尾松,也部分为害湿地松、加勒比松等松属。成虫补充营养,啃食嫩枝皮,造成寄主衰弱,幼虫钻蛀树干,至松树枯死。该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虫,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6 薇甘菊
是菊科假泽兰属植物,系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原产于中、南美洲,严重影响树木和作物的生长。攀缘状草本,具有极快的生长速度和极强的繁殖能力,在自然环境中易于生长。像被子一样包裹树木,覆盖花草,受其侵害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面枯萎。
防治措施:1)加强化学防治;2)加强植物检疫,一经发现彻底清除;3)减少裸露与荒废的土地;4)改变薇甘菊的生长地的环境条件,在林下种植细叶结缕草,密植草花、灌木等,稳定和丰富生物多样性,依靠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平衡植物的生长环境。
3.7 赭红葡萄天蛾
在广东省内,赭红葡萄天蛾主要威胁锥树的生长,严重时被害植株树叶被吃光,呈现火烧状。每年发生一代,蛹在土中生长9个月。
防治措施:使用16%增效型灭幼脲Ⅲ号粉剂在低龄幼虫期进行喷粉防治,也可以采取25%增效型灭幼脲Ⅲ号2500倍液树冠喷施。
3.8 棕色幕枯叶蛾
棕色幕枯叶蛾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产卵量多。繁衍快速,主要以枫树为食,树叶被吃完,受害植株布满丝网,严重者造成枝条、顶梢枯死。6月上中旬,幼虫成蛹后,枝条才开始重新萌发新枝叶,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防治方法:1)人工摘茧,根据该虫较集中的结茧化蛹习性,一般存在于杂灌丛叶背面。人工摘茧可以很有效地降低成虫羽化数。保护培育其天敌,在摘茧过程中可以将活茧杀死,将被寄生天敌寄生的蛹放回不采摘;2)采用灭幼脲Ⅲ号或阿维苏粉剂进行喷粉防治。
3.9 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属半翅目,粉蚧科,是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又被称为棉花粉蚧,寄主范围广。其为害部位主要为植物茎叶。导致受害植物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最后失水死亡。并具有传染性。
防治措施:加强对植物的检疫检验力度,加强虫情监查,及时发现及时防治。采用化学药物防治和引进、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敌进行防治。
3.10 桉树尺蛾
在两广地区,以灰茶尺蛾、油桐尺蛾、小用克尺蛾为主。桉树尺蛾在陆河县主要为害桉树人工林。初孵幼虫取食幼芽,大龄幼虫取食葉片,被害叶片轻者残缺不全,重者全部被吃光。在调查中,叶片被啃食一次,每1 hm2的林分至少会损失15 m3的立木生长量,严重影响桉树的生长。
防治措施: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1∶800)、小用克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1∶800)、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烟雾剂(1∶1 000)
可以有效的控制害虫。
参考文献:
[1] 李海滨.南平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格局及防控对策[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2] 赵鑫,于澜.松突圆蚧的为害及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5(6):36-36.
[3] 肖惠华,程韬略,王光明.湿地松粉蚧发生情况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16,43(4):94-9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