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

2018-05-14 12:45陈吉兰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县域调研文化

陈吉兰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同时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为发展县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从山阳实际出发,通过一定的座谈、调研和分析,对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这一重点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力求对服务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激发潜在文化优势做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县域;文化;发展;调研

山阳地处秦头楚尾,南北文化交融荟萃于此,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被赞誉为“秦风楚韵,多彩山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同时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为山阳着力发展县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激发潜在文化优势,促进山阳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是当前重要而现实的课题。

一、山阳文化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山阳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党中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在经济社会实现追赶超越发展、谱写新时代“三强两好”美丽幸福新山阳建设新篇章的同时,提出“文化兴县”战略,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轮驱动”, 县域文化建设稳步推进,不断丰富和满足城乡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山阳每年组织优秀节目巡演80多场次,开展“送戏下乡”演出100余场次,逐步形成了“大型活动季季有,中型活动月月办,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不断线”的格局。举办文化科技“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近年来送电影下乡2650余场,送图书1万余册。精心组织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左右、王力荣登“陕西好人榜”,胡小薇荣获陕西“美德少年”荣誉称号。组织开展了2017年“精准扶贫 文化同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系列宣传活动,成功举办首届漫川文化旅游艺术节、陕西商洛半程马拉松赛、瑞士红山民乐团来山演出等系列活动,天竺山、漫川古镇景区演艺实现常态化。省级文明县城正式命名,近期山阳荣膺省级文化先进县。

2.将精神文化脱贫摆在突出位置,有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制定出台了《山阳县精神文化脱贫行动方案》,以开办“新农民大课堂”为载体,深入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各项惠民政策,率先开展党员教育,大力普及农民教育,创新开展“党员+农民”“三治”(德治、法治、村民自治)融合教育,协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专门成立了精神文化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团等四支队伍,通过政策宣讲、道德教育、典型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厚植“诚孝俭勤和”新民风,破解贫困户变“被动脱贫”与“主动脱贫”难题。积极实施“广电扶贫·宽带乡村”项目,去年免费为贫困户安装数字电视共计10300户,为22个贫困村開通互联网WIFI接入热点。通过一系列做法和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全县有10个贫困村退出、8856贫困人口脱贫。

3.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一是建起了文化艺术中心综合大楼和影院,镇办文化站全部达标,农家书屋和应急广播实现了全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镇村服务点全面投入运行,移民搬迁安置点全部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全县已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239个。二是精心打造具有特色民俗文化的品牌节目、工艺品、餐饮美食等产业进入市场。年接待旅游人数达84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多亿元。目前,全县文化产业经营单位达到170余家,文化业态不断增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每年达8000多万元。

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传承民间文化

积极实施文物保护项目,程豫故居保护维修项目设计方案已评审通过。高坝店村社区博物馆项目已经省文物局同意并批复,正在做设计。2017年县文化馆申报省级非遗项目2项,完成申报第六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5个。目前,已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5项。新发现文物点1421处,其中重大发现6处,“骡帮会馆”、“丰阳塔”等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5.文学艺术创作日渐繁荣,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工程,已出版文学作品50余部,创作各类文艺作品5000多篇(幅),大型古典舞剧《枪魂》获得第七届陕西省艺术节剧目奖并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活动。为全力配合山阳全域旅游,根据漫川风情创作了剧本《双戏楼》,精心策划地方民俗节目《法官原腔锣鼓说唱》、秦腔水袖《秀舞青衣》等全新节目。目前,已有专业文化干部职工116名,农村文体骨干500余名。成立了作家、曲艺舞蹈、书法、美术等10个文化协会,2000余名会员,成为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扩大对外宣传,展示山阳新形象,中省多家媒体来山采访,《牢记使命,戮力前列》等一批重头稿件相继刊发,有效提高山阳对外影响力。

6.立足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农旅、文旅、体旅”融合发展,推动旅游提档升级。近年来,山阳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旅游活县”战略,先后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景区3个,连片打造美丽乡村7个,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漫川古镇为核心,以天竺山、天蓬山寨等重点景区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串珠的全域化旅游格局。先后荣获“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名县”等称号,同时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县。二是加强特色小镇、农旅文创农庄建设。主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集中打造天竺山农旅文创小镇、十里健康小镇、宽坪香茗小镇等6特色小镇和农庄文化体验产品,实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主打“特色小镇+精品景区”、“农旅文创农庄+休闲文化”等特色旅游线路,带动群众就业60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开发山阳核桃、手工艺品等旅游商品10余类200余种,新培育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等业态经营商30余户。发展手工作坊、编织等传统农耕文化业态30家。

二、山阳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阳的文化发展就整体而言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文化引领作用认识不足,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融合不紧密

目前,仍然有一部分人认为,文化是虚的,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不大,没有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通盘谋划。在城镇建设中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挖掘与整理缺乏系统性的政策导向,发展战略中缺少文化基因,往往是建设成果品位低,缺乏文化内涵。

2.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旺盛,但发展相对迟缓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突出,对文化享受层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种种原因,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另外,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加之对群众文化需求考虑不周,缺乏群众的积极有效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状况依然存在。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总量不足

目前,由于财力和投入有限,山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还存在功能不全、总量不足的问题,城区人口成倍增长与公共文化场所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县级图书馆藏书品种少、数量少,难以吸引读者。全县有1000多件馆藏文物长期封存搁置,霉变、风化严重,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乡镇文化站日常活动经费少,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4.缺少文化领军人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文化队伍培训和再教育相对滞后,创作人员、舞蹈编排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且青黄不接现象严重。现有的文化管理员位虚薪低待遇差,大多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干着政府的中心工作,“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文化成果不能根植于农村沃土,文艺精品力作甚少。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方面的领军人物缺乏,最突出的问题是,县剧团作为文艺演出的专业团队只有69人,能参加演出的仅41人,加之待遇低和设备老化,严重影响、阻碍着文艺演出和文化创作。县、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不健全不完善,与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距较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

5.对优秀民俗文化缺乏保护,对新兴文化监管不力

山阳县域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由于县财政困难,对山阳渔鼓、漫川大调、中村花鼓等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不到位,有些被外地抢先注册申遗。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迅速发展后,相关政策法规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加之监管技术手段跟不上,对新兴文化市场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低俗文化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危害未成年人的问题存在。

6.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在旅游开发上,缺乏旅游与文化融合的观念和全域化概念,文化资源没有完全融入景点,重点景区与文化景观打磨包装不完美。同时,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接待条件不完善,品牌效益不明显,对丰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此外,山阳文化产业开发存在着观念陈旧、投入不足、资源闲置等问题。

三、推进山阳文化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對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们的进步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建设新时代“三强两好”美丽幸福新山阳,要以全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着力推进山阳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1.拓宽融投资渠道,加大县域文化建设投入

一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基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要坚持政府投入、民间资本进入和引进外资相结合,积极争取国家各项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多形式、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建立文化发展基金和文化发展专户专帐,实行文化资金独立运行。二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增加文化供给。三是按照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推进送戏、送书、送电影下乡进社区惠民工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集中发展一批民营表演艺术团体、农村业余剧团,实现农村文化投资的多元化。今年主要抓好15个村(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26%以上。

2.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一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体育中心功能,提升农家书屋、体育设施等基层文体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水平。做好丰阳大剧院建设工作,推进村级小舞台、镇综合文体广场建设。二是采取“投、引、捐、集、融”等方式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逐步构建县有文化馆、镇(办)有文化服务站、村(社区)有文化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三是大力推广“互联网+”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新兴媒体速度快、覆盖广、交流顺畅的优势,推动精神文化工作向移动化、视频化、互动化转变,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核心价值等内容厚植于基层、浸润于人心,使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尚新风。四是扎实开展“文化大篷车—欢乐乡村行”文化惠民活动,建成一批“文化特色村”,搭建农村文化活动平台。五是建立“政府推进、社区主办、各方相助、群众参与”的社区文化建设运作方式,将文化进社区与社区办文化相结合,积极培育社区的文化自治组织和阵地,提升公民道德文化素质。

3.大力实施精神文化脱贫,为脱贫攻坚聚集力量

2018年新成立精神文化脱贫工作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政法委、文广局、民政局等单位为成员,负责研究改进帮扶方式,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以有效扶贫形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大力实施精神文化脱贫,突出从脱贫标兵、科技示范户评选、移风易俗推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等层面入手,逐步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创出一条切合农村实际的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愚的精神文化脱贫新路子。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经常开展活动的群众文艺团体。以“献爱心、促和谐、助脱贫”为主题,每村建好管好用好各贫困村的爱心超市。用足用活各项文化惠民政策,争取利用三年时间使所有贫困村达到“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标准,有效破解“群众需求”与“基础薄弱”难题。推进贫困户有线电视入户和贫困村互联网WiFi热点覆盖,到2020年底,实现贫困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4.打造文艺精品,讲好山阳故事

一是精心策划开办《精准脱贫在行动》、《天竺堡垒 丰阳先锋》、《畅游山阳》等专栏,大力宣传山阳建设的新成就,为改革发展凝心聚力。强化创新创意,进一步扩大天竺山帐篷节、漫川古镇文化庙会等重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二是完成汉剧《双戏楼》、《七剑下天竺》的排演工作,《漫川印象》、《漫川大调》、《枪魂》等剧目在重点景区实现常态化演出。邀请文化名人绘画山阳八景十二观等书画长卷,进一步扩大山阳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5.加强县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一要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发展和充实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要坚持以队伍建设创新为先,将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和乡贤文化骨干纳入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全员轮训、专项进修、上挂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和服务文化工作的业务素质。三要通过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等方式,鼓励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服务人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参与精神文化工作。四要推动一些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向文化策划人、文化经纪人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继承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五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采风活动,在挖掘整理民间戏曲、谚语、故事等农村传统文化产品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民文化骨干的指导,增进提高其艺术技能和水平。六要尽快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县剧团加大投入,提升演出能力和水平,逐步推向市场。

6.挖掘弘扬传统文化,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1)挖掘整理保护民间特色文化,引导扶持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一要挖掘、整理县域文化遗产,编辑出版《山阳文物志》和《山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制定山阳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措施。进一步挖掘山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流传在漫川关一带兼具长江文化温婉、黄河文化狂悍特色的《漫川大调》进行全面搜集、完善和传承,组建《漫川大调》演出艺术团。同时,加大山阳民歌、汉剧、中村社火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宣传推介力度,做强 “山阳汉剧”等特色文化品牌,实现传统优秀文化自我传承和保护的良性循环。二要加快建设山阳文化产品和艺术品交易市场,深度开发山阳书画、根雕、奇石等特色地方艺术产品,积极引进外地艺术品和文化产品进入山阳。重点加强“文学、书画、戏曲、民歌”大作的策划生产,培厚文化土壤,通过市场作用产生经济效益。三要适时举办“民俗文化周”活动,通过这一平台,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发展文化“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形成县域文化的“土特产”。

(2)紧扣产业文化这条主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一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入市场化机制,多元开辟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投入机制,形成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发展格局。县政府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公益文化、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二要坚持业态经营和联动发展相结合。通过精心策划和打磨,为旅游、生态、农业、服务业等产业注入文化、创意等元素,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活力。通过规划连接、基础联通、宣传联合,实现联动发展,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三要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做优、做大、做强。积极做好规上文化企业的培育、统计工作,力争使2-3家企业进入规上文化企业名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进一步提升。

7.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

“十三五”期间,山阳将紧扣“漫川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坚持“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突出“一镇一特色一风情”和“景区+镇村+业态”,谋划实施漫川-天竺山5A景区创建、翠峰峡动感山水、丰阳(秦岭)印象等旅游重大项目,全力打造山水人文与现代旅游规划建设的典范,促進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大融合、大发展。 2018年,山阳将紧扣“一心两区”打造,推进丰阳印象街区、山水融城、梦圆山庄、僧道关养生度假小镇等项目。按照“精品景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以高坝店、户家塬等“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为支撑,以袁家沟、漫川关等红色旅游为补充,加快天竺山5A景区、天蓬山寨4A景区创建,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田园采摘、康体养生、温泉疗养等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在文旅融合方面,围绕打造“秦风楚韵.臻美山阳”文化品牌,重点挖掘天竺山宗教文化,漫川古镇明清建筑与商贸文化、秦楚文化,打造漫川戏剧之乡和影视文化传媒基地,把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价值,围绕“登天竺、游古镇、看原乡、品茗茶、赏大调、吃八大件”和“观古塔、游长廊、亲绿水、探石峡、上月宫、攀古寨、做农活、尝农家菜”等旅游精品环线,精心策划3条一日游、2条两日游、2条三日游路线,开通旅游专线4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做好做活以“漫川八大件、中村银花挂面、包谷酒、神仙叶凉粉”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定期举办美食节,逐步扩大“农家乐”旅游辐射带动范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立文化产业专门领导机构,促进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工作的协调发展,推动文化遗产、娱乐演艺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在山阳汉剧、渔鼓及“秦岭奇观.山阳天竺山”“山水秦岭,多彩山阳”旅游品牌等具备规模化开发前景的项目上,引入企业资金,建立文化产业股份公司,实现特色文化名牌延伸的资本化运营,实现与省内外大市场对接。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

[2]刘奇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3]山阳县委十八届五次全会文件

[4]山阳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猜你喜欢
县域调研文化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谁远谁近?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