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振兴需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

2018-05-14 15:43赵美玲
求知 2018年3期
关键词:弱项短板城乡

赵美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阶段性特征和问题。一是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有待发展壮大。二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业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大、利用率低,农业废弃物量大且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农村人居环境污染严重。三是乡风文明建设亟待加强。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严重缺乏,一些地方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不良风气蔓延,陈规陋习盛行。四是乡村治理能力亟待强化。一些地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亟待净化。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问题导向,正视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为主题对“三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找准短板,精准发力。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短板是什么,以扎实的思路、举措尽快把短板补齐,避免各种各样的短板牵扯我们的工作、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依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即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制度框架体系和政策体系;203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要依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短板和弱项,紧盯弱项找差距,精准发力补短板。

“补短板、强弱项”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所在。而能否对“短板”和“弱项”进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和进程的重大问题。所谓乡村振兴中的短板,就是指乡村振兴中那些带有全局性、决定性、关键性的深层性的薄弱环节、制约因素和滞后领域。所谓补短板,就是指对那些影响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制约因素和滞后领域重点发力,补短为长、转弱为强、化劣为优的工作对策与实际举措。短板的本质特征是瓶颈性、扩散性、粘滞性、潜伏性。补短板,首先要发现短板。短板是突出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补短板、强弱项的核心理念是强调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因而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依据。

乡村振兴,短板、弱项甚多。中国国土面积大而又发展不平衡,各地乡村发展中的主要短板和弱项不同,或者说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能不一样。同时短板、弱项彼此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谓短板,固然有水利、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硬件”之短,同时也有教育、医疗、养老等“软件”之短。此外,还有比这些硬件更“硬”、比这些软件更“软”的“制度”短板。就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短板来看,硬件短板包括农村的水、电、路、气、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等,软件短板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程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短板包括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户籍制度以及影响乡村发展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乡村振兴“补短板、强弱项”就是要抓住这些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精准发力。

2.乡村振兴“补短板、强弱项”的路径选择。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这实际上为我们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重要的路径和策略选择。

一是要补齐“硬件”短板。补齐“硬件”短板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按照乡村振兴中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要求,是让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城里人一同享受现代文明进步成果,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改进农民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为此,要加快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土地质量保持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优化的建设;要加快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村庄安全建设等;要加快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包括农村交通、农村能源、农村信息化、农产品标准化、农村电力电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的建设。

二是要补齐“软件”短板。补齐“软件”短板必须下大力气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目前,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太多,而城乡民生发展水平差距仍然很大。为此,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有效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加大农村人才工程的建设,培育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不断丰富和提高乡村文化生活。

三要补上“制度性”短板。补上“制度性”短板必须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靠改革破解制约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必须看到,當前仍有很多制度弊端阻碍城乡要素高效率配置。要进一步深化各项制度改革,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农民市民化以及补齐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短板等方面推出“创新版”“加强版”的改革措施。要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概念,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大局,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作者系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朱 健

猜你喜欢
弱项短板城乡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一个复杂的人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