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晋
摘 要:文章以系统论的观点为依据,对足球战术结构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进一步诠释了动态调节、动态平衡、框架下的攻守战术的关系,突出了时间和空间在足球战术结构中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全方位、立体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现代足球战术理论,形成更为科学的、更为系统的更为全面的对足球战术的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足球战术 动态原理 调节原理 时空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217-02
现代足球运动的攻守战术,全攻全守的战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研究足球运动中全攻全守的内在本质、内在规律和出现的新的变化、新的理念,是现代足球运动发展的必然。本文在深刻理解足球运动比赛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足球战术的构成要素、战术系统的内部结构、战术系统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丰富现代足球的战术理论、战术思想、战术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对于现代足球运动发展中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战术也需要不断的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需要不断的从感性的、经验的层面上提升到理性的、科学的理论层面上。
1 足球战术的定义及攻守战术的关系
1.1 系统论观点下的足球战术
足球运动的本质,是整体的对抗类的集体项目,而足球战术是竞技比赛中双方为了战胜各自的对手,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个人局部和集体配合方法的综合展现。现代足球运动是一种集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在这种11人对11人的整体对抗中,运动员的个人技术、体能、心里要素是双方对抗的前提,但仅有这种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局部配合,是全队战术配合的关键,全队的整体配合至关重要。是比赛成功的核心要素。这种整体的配合,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统一在一个能够充分挖掘和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运动员的潜能的有序的系统的结构中,而这种以系统论、控制论理念下的足球战术,恰恰暗合了现代足球运动的必然规律,因此,依据系统论的观点,足球战术可进一步理解为:比赛场上11名队员的个人能力和运动能力,经过有序的、有层次的、有机的组合后,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结构。
从另一方面来看,足球战术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运动员的个人技术、体能、心里素质等要素,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成,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有着交叉、而又复杂的效应关系。足球战术是构成比赛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是比赛中攻与守的对抗中,双方制约与反制约的重要方法。而战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队员、队员的技术、技能和队员与队员之间的基础配合,而以上所有要素通过系统的有机组合,重新整合就具备了单个要素所无法具备的整体的全队的攻守行为。
1.2 动态平衡框架下,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
进攻与防守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进攻与防守战术,是一对矛盾。双方互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这就是为什么竞技场上,时而进攻,时而防守。进攻与防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进攻与防守战术,永远处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中。进攻与防守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规律。进攻与防守在不断的对抗中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2 构建足球战术系统的核心要素
2.1 足球战术的核心要素
足球戰术的核心要素,是构建足球战术系统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是足球战术的载体。任何战术与技术都是通过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体现出来的。因此,运动员的能力和素质,是构成战术系统的首要要素。所以说,战术是比赛的形式,是外在的表现,而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里素质,才是比赛的根本。
2.2 运动员的技术是构成足球战术的第二要素
技术在比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全队战术最基本的单元,它决定着战术效果的好坏、优劣。运动员足球技术,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与训练,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专门性的技能体系。足球运动最重要的决定性部分是技术,而足球技术必须赋予足球意识才有活力。所谓意识是一种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敏锐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在比赛场上的适应能力。
2.3 场上局部的基础配合,构成了战术的第三要素
在比赛进行中,局部地区的二过一的配合、三对二的配合,在防守中,局部的保护、补位等配合,是足球战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两到三名队员、四到五名队员,局部范围内展开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有预谋的相互配合的动作和行为,参与协同配合的运动员,利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在不同的区域内,将足球技术应用于一定的战术结构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战术形式,具有一定功能的攻防基础配合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
3 架构足球战术结构体系
所谓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合乎规律的、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战术是一种能够体现整体功能的系统,只有在特定的结构形式下,各战术要素才能构成整体,才能显现成整体功能。任何系统都有自身的结构,任何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分工严谨、分工明确,同时又是综合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中的每一个层次,均有其特定的功能。即便是在同一层次上,要素与要素之间,也有明确的分工。
3.1 足球战术结构的构成
所谓战术系统就是一种带有明确目的和具备一定特性的功能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结构对系统整体功能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战术系统的结构,决定着系统的功能特性、功能的强弱。相同的战术要素,会由于战术结构的不同而显现出功能特性上的截然不同。足球战术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足球战术不是运动员的技术和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配合的简单的叠加,只有各要素之间通过有机的结合,才能构成具有整体功能的战术系统。
3.2 依据足球运动的客观规律,解读战术结构的系统
首先,构建有效的战术结构,必须遵循系统论的观点,必须遵循足球比赛的攻与守的规律,遵循攻守对抗过程中的内在本质。构建战术结构,不能违背足球比赛的内在规律。
3.3 针对足球运动规律,构建具有一定特殊功能的战术结构
系统论研究表明,系统中结构的设计与设置,对于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系统能否达到最优化、最佳化,取决于系统结构的设置,系统结构是否清晰、是否合理、是否高效,取决于系统中每个层次是否都有特定功能,各要素的功能,能否发挥到极致,各子系统之间是否有明确的分工,结构不同,其功能也不近相同。相同的战术要素,往往会因为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功能特性的截然不同。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战术细节的处理和深刻把握上,另一方面,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同样要与战术系统相匹配。
4 时空的创造与利用在战术结构中的作用
由于足球比赛场地大的特点,因此,运动员在场上对时间和空间的感觉,对时间与空间的利用和创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比赛中,运动员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是实现战术结构系统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比赛场上运动员与全队的配合,场上局部队员与全队的配合,同样也是不断地利用时间和创造空间来完成的。在执行战术的过程中,比赛场上,任何一个时间点的滞后和任何一个局部空间上出了问题,都会严重地破坏战术结构的质量。在进攻时,会导致全队的战术功能的丧失与瘫痪。在防守中,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足球比赛中无论是借助2~3人的局部配合,还是整体的配合都可以有效的利用和创造出更大的空间。首先,运动员可以通过出色的控球、带球、运球、无球跑动等个人技术来不断的创造空间。其次,运动员可以利用足球场地大的特点,充分应用横向拉开,运动员应提前做好横向拉开的准备,横向拉开的宽度可以延伸到边线以便尽可能的控制更多的空间,同时,运动员也可以充分的利用纵向距离,纵向拉开,进攻队员应在防守队员的身后创造空间,利用防守队员身后的空当。运动员纵向拉开时可应用边路进攻和中路渗透的两种方式。
5 足球战术结构中的节奏要素
足球比赛攻与守的战术中,无时无刻都渗透着节奏感,进攻时速度的快与慢,强与弱的变化无不体现着比赛的节奏,灵活的应用和掌握比赛的节奏,对于取得比赛的胜利至关重要。当转守为攻的时候,进攻一方,应毫不犹豫的加快进攻的速度,当进攻的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应层层推进、逐步渗透、牢牢把握住控球权,寻找新的机会。比赛节奏的控制与队员的整体配合、比赛的经验、隊员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对场上形式的判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谁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谁破坏了对方的节奏,谁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
结论与建议: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为依据,通过构建科学的、现代足球的战术结构,在动态调节原理的框架下,分析足球运动战术系统中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重新审视现代足球运动中全攻全守的理念,提高全攻全守系统的优化水平,和对全攻全守的战术理念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现代足球运动是一种整体的、攻守对抗的集体项目,全队的攻与守的不断的变化,是足球运动的本质。整体的进攻与防守离不开局部的战术和全队的战术。因此,战术结构的存在是必然的、合理的、无条件的。比赛中,动态是永恒的、是绝对的。坚决杜绝机械的刻板的本本主义的教条的应用战术结构和理解战术结构。足球比赛中,只有坚持攻与守的平衡,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这是现在足球发展史的经验的总结,任何防守都是为了防止对方进球。足球比赛中攻守平衡的实质,重要的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局部还是全场,双方在攻守实力上的较量。因此现代足球要求每个运动员都应具备全面的攻守能力,使得比赛场上的每一个局部、每一条阵线以及全队的整体在攻与守之间有机协调,在攻于守之间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张延安.我国男子少年足球运动员进攻战术意识思维活动基本特点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7.
[2] 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陈易章.对2005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中国队防守技战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95-697.
[4] 陈小蓉.体育战术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