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张新柱 许瑞平 何卫龙 吴猛
摘 要:本文采用生理、生化监控手段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训练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持续4min、休息1min、保持三组的无氧耐力训练方法,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处于无氧运动区间,血乳酸大量堆积,基本达到无氧耐力训练的目的。经过五周的训练,运动员血乳酸耐受性提高。不同年龄段的甲组、乙组运动员对持续4min、休息1min、保持三组的无氧耐力训练接受程度不同,对平均年龄14周岁的乙组运动员来说该训练模式训练强度过大;对平均年龄16周岁的甲组运动员来说,该训练模式比较适合。希望能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散打运动员 无氧耐力 血乳酸 心率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b)-0040-02
散打运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相应的防守等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散打比赛具有高强度、高密度、对抗激烈和局间比赛时间短的特征。这就要求散打运动员既要有很好的爆发力,又要有较好的无氧耐力。虽然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群众基础较好,但普遍存在着重技术训练,而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的现象。
李勤等[1]认为,散打运动是由大强度短时间速度力量型的对抗期和非对抗期组成的变速运动项目,因此,该项目既依赖于磷酸原系统又需要乳酸能系统供能。
王良明等[2]认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第一回合结束后即刻血乳酸值一般在4~6mmol/L,第二回合后一般在7~11mmol/L,第三回合后一般在11~16mmol/L,比成年全国锦标赛后19mmol/L左右血乳酸值要低,说明青少年受比赛刺激没有成年选手深。据此可以大致认为7~16mmol/L是青少年最大无氧代谢训练最敏感的范围,那么在这个范围进行专项体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
总之,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方面:混合无氧供能能力、机体对血乳酸的清除能力、机体特别是脑组织对血乳酸和缺氧的耐受力。只有在平时训练中通过高强度短时间的间歇训练,使机体缺氧及血乳酸堆积来加强对大脑组织的刺激,提高耐乳酸能力和清除能力,才能有效促进无氧耐力水平的提高。本文旨在采用多种监控手段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这一训练过程进行运动监控,希望能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研究目的與方法
1.1 研究目的
进行无氧训练五周,周期之前、中间、之后(中间分别间隔两周、三周)分别进行血乳酸测试,同时监控心率。
1.2 被试
广州市10名参加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其中甲组5人,平均年龄16.25岁,平均身高172.2cm,平均体重60.6kg,平均训练年限3.3年,2名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乙组5人,平均年龄14.1岁,平均身高169.6cm,平均体重60.2kg,平局训练年限2.5年,5名二级运动员。
1.3 测试方法
心率监测采用芬兰polar team2团队心率表。
血乳酸测试分析采用德国EKF BIOSEN C_Line血乳酸仪,该品牌配套试剂盒。
1.4 测试方案
运动员进行3组大强度训练(最大心率的87%~93%,每分钟心率控制在180~190次),每组持续4min,组间休息1min。高强度训练的强度,通过不同组数的沙人、沙袋、引体向上、对揉等进行控制。
每组结束后即刻以及整个训练结束后即刻、1min、3min、5min指尖取血。
现场全程监控心率。
2 结果
2.1 第一次监控结果
2.1.1 心率监测结果
各运动员开始阶段的心率差异不大;所有运动员第一组训练的平均心率均在180~190次/min;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甲组运动员第二组训练平均心率继续保持在180~190次/min,而乙组运动员两人平均心率出现低于180次/min的情况;第三组训练甲组运动员平均心率下降不明显,乙组运动员平均心率比前两组下降明显。
结果表明,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乙组运动员疲劳程度明显,较难尽全力保持心率在180~190次/min;甲组运动员疲劳程度没有对运动强度造成太大影响,或者说在疲劳的情况下甲组运动员能够继续保持很高的运动强度。
总体来讲,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中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7%~93%(180~190次/min),机体处于无氧区运动强度阶段。
2.1.2 血乳酸测试结果
各运动员准备活动后,正式训练前血乳酸在1.75~7.08之间,平均值3.73。
每组训练结束后即刻,训练结束后1、3、5min血乳酸值在8.87~20.16之间。
乙组运动员血乳酸最大值,3人出现在第一组训练后即刻、1人出现在第二组训练后即刻、1人出现在第三组训练后3min。
甲组运动员血乳酸最大值,2人出现在第三组训练后即刻、1人出现在第三组训练后3min、2人出现在第三组训练后5min。
2.1.3 心率、血乳酸对比
从图1可以看出,甲组运动员三组高强度的训练能保持心率不下降,同时血乳酸在第三组训练结束后出现最大值;从图2可以看出,乙组运动员三组高强度的训练心率能保持在比较高的状态,但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血乳酸最大值出现在第二组训练结束后。
2.2 训练周期之前、中间、之后结果对比
2.2.1 心率监测结果
从心率监测结果来看,3次测试的心率基本都保持在180~190次/min之间,达到了实验的预期控制。前后3次测试的心率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均未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P>0.05)。
鉴于以上心率监测结果,血乳酸前后对比建立在前后三次测试的运动强度(心率)相当的情况下进行。
2.2.2 血乳酸测试结果
前、中、后3次血乳酸测试中,大多数运动员的血乳酸平均值存在依次降低的趋势,即虽然前、中、后3次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均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无氧训练,运动员血乳酸的耐受性提高。
3 讨论
心率监测结果提示在持续4min、休息1min的无氧耐力训练后,乙组运动员第一组结束即出现疲劳现象,第二组、第三组不能达到第一组的训练效果。甲组运动员第二组、第三组未受明显影响。
乙组运动员血乳酸最大值出现在第二组训练结束后即刻;甲组运动员血乳酸最大值出现在三组训练结束后。显示持续4min、间隔1min、实施三组的高强度无氧耐力训练不适合乙组运动员。此种训练方式对甲组运动员可起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血乳酸的变化趋势图与心率监控结果基本吻合,表现为:(1)乙组运动员训练期间的心率呈现出第一组平均心率最高,第二组、第三组存在逐渐下降趋势,血乳酸也存在类似趋势;(2)甲组运动员在三组训练中心率一直保持稳定,血乳酸值在三组训练中也未出现下降趋势。
总体来讲,训练过程运动员以无氧供能为主,乳酸大量堆积,且休息5min后并未出现明显消除。甲组运动员的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和耐乳酸能力比乙组运动员强,特别是耐乳酸能力乙组相对较弱,造成第二和第三组训练运动员无法维持高强度运动,心率持续下降。
4 结论
(1)持续4min、休息1min、保持三组的无氧耐力训练方法,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处于无氧运动区间,血乳酸大量堆积,基本达到无氧耐力训练的目的。
(2)经过五周的无氧耐力训练,通过训练前、中、后3次测试发现达到了預期的效果,运动员耐血乳酸堆积的能力有所增强。具体表现为:虽然前、中、后3次测试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均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运动员对血乳酸的耐受性提高。
(3)心率监控与血乳酸测试呈现相同的结果趋势,当乙组运动员心率不能持续保持在180~190次/min的区间负荷时,血乳酸同时出现最大值;甲组运动员在三组训练中心率一直维持在180~190次/min区间,血乳酸最大值出现在训练结束。可充分利用血乳酸和心率同步对比的情况结果,平时训练过程中运动强度监控只利用无创的心率监测。
(4)不同年龄段的甲组、乙组运动员对持续4min、休息1min、保持三组的无氧耐力训练接受程度不同,对平均年龄14周岁的乙组运动员来说该训练模式训练强度过大。对平均年龄16周岁的甲组运动员来说,该训练模式比较适合。
(5)在训练中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和耐乳酸能力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安排,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和耐乳酸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勤,肖国强.散打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生理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9):59-63.
[2] 王良明,庄凌云.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与监控[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