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苗 兰晓红
[摘 要]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课题。同时,全国也掀起了“微课”研究热潮。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为例,分析了国内外机器人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和微课教学的优势,构建了适合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互联网+微课导学”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互联网+”;微课导学;机器人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05-01
一、引言
机器人教育涉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等多领域交叉学科知识[1],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举足轻的意义。在国外,机器人教育很早就被提及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94年就开设了“设计和建造LEGO机器人”课程[2]。在国外,尤其是科技发展相对领先的一些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对机器人教育更是尤为重视。
目前,虽然机器人教育逐步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我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过分关注机器人竞赛本身,没有规范的教育模式;大多是以产品说明书或用户指南的方式进行机器人教育;过分依赖一些公司生产的产品和套件,各产品又互不兼容等。
二、设计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随时随地地在线学习,十分方便快捷。利用互联网教育,实现课前学生利用网络提前预习、学习,课中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巩固,课后又可以及时复习,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此外,微课导学也成为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发展热点。著名教育学者胡铁生对微课的定义是:微课即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发的一种新型视频课程[3]。基于此,结合目前的互联网教育和微课导学理念的优势,构建一套适合当代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三、模式构建
在整个机器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都贯穿了互联网教学和微课视频辅助教学,具体的是采用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主线,以项目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展开方式的“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机器人教学模式。“互联网+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图如右图所示。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在对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除了要制作传统课程中的教案和PPT课件等,还要重点制作微课视频,并且上传到线上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通过网络以在线或者下载的形式观看,来进行自主学习。
(二)课中活动
在课中,教师要根据需要创设情境,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和讲故事等形式,增强趣味性,然后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感知情境,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具体的实操环节。教师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以观察引导为主,当看到学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进行适当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工具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观察与反思,相互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课中主要以学生动手实操为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完成指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把问题和作品提交到线上资源,老师可以及时查看学生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课后反思
课后主要是总结和反思,发现新的问题和任务,课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在平台上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微课视频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师生间和同学间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互动和交流。
四、結语
本研究把“互联网+教育”和微课导学理念有机融合,将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内容整合,构建了一套适合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微课视频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但是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我国机器人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和完善,还需要教育机构和一线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秀凤,陈奕贤.STEM理念下中小学Arduino机器人教学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5(5):105-109.
[2]王益,张剑平.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7(11):108-11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