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悦
為适应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需要,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高校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将面临配套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基础、范围扩大,财务信息系统、资产管理流程无法适应新要求等问题。要准确掌握制度内容,转变管理思维,规范会计核算,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高校应以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为契机,加强业财融合,推进高校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合同管理等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对接,建立综合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使各个部门业务相互关联,整合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变化
政府会计制度对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和预算管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制度等不同行业会计制度进行整合,统一会计制度,提升不同行业间财务信息可比性;整合基建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财务与预算会计两者互相衔接、适度分离;健全基于双基础的双报告体系,强化财务报告,完善决算报告,优化报表结构,既反映财务信息又反映预算执行信息;强化财务会计功能,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引入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概念、增加应收、应付款项等核算内容;资产负债核算范围扩大,增设会计科目,增设往来款、受托代理资产负债等科目;完善预算会计功能,核算内容、范围均有变化。
二、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高校的经济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会计实务中需要制度体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核算的内容和范围发生很大变化,财务管理制度、收入支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内控管理等配套制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进一步加以健全完善。
(二)会计核算基础、内容、口径、范围改变
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科目名称与高校会计制度大致相同,但会计核算基础不同、核算口径存在较大差异、核算范围扩大、科目增多、明细核算要求增加。核算体系从一套项目体系一套科目体系转变为一套项目体系两套科目系统,增加核算的难度和工作量。
对于财务人员而言,颠覆现行账务处理的思维方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须对业务进行分析,首先判断属于哪一类性质的业务,然后判断是否分别进行财务会计、预算会计核算。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实行双分录平行记账。以收入核算为例,收入确认时点需要进行判断。收入的权利义务一发生,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即按财务会计核算确认收入。预算会计核算在真正收到款项时才确认为收入。
(三)财务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综合管理要求
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现行财务核算软件系统,基于高校会计制度下进行会计核算,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满足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后“3+5”会计要素及财务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科目管理要求,在功能上无法实现双体系平行记账,必须对核算软件进行升级或更换。目前各高校尚未看到有软件公司已实现平行记账的实例,无法场景化呈现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引起的系列变化。现有软件公司升级后能否实现预设功能,能否真正满足高校管理要求,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系统升级改造后效果无法预见,被动取决于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功能开发水平。
(四)资产管理流程、初始计量缺乏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平台录入实物账和财务管理部门在财务平台录入价值账的时间存在先后。资产部门的入账时间在前,财务部门的入账时间在后。如跨月报销或报销不及时,会造成资产平台的固定资产实物账金额与财务平台的固定资产价值账金额存在差异。
时间差引起的“账实差异”将造成无法确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基数。
实务操作中,部分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在资产管理平台中,未区分应用软件是否构成相关硬件的组成部分,将软件均归类为固定资产,如各类办公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委托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误分类为固定资产管理。
(五)科研事业收入确认缺乏完成进度数据
高校开展科研及辅助活动从相关部门取得经费,通常一次性或分次下拨,通过预收款方式取得,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至三年或以上。现行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收到款项时确认为科研事业收入。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采用预收款方式取得的,实际收到预收款项时,记入“预收账款”科目,按合同完成进度确认科研事业收入。在实务中,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一般仅进行中期检查,未动态跟踪每一项科研课题的具体完成进度。
(六)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缺乏融合
高校按管理职能设置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离退休等部门,各部门均具备一定的专业性。部门在向财务部门传递信息时以资金信息为主,大量业务管理信息没有传递到财务部门。而高校财务部门往往较多关注财务数据,容易忽略财务数据与实际业务之间的关联性。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核算范围较之前扩大,财务管理工作从内涵到外延式都发生变化,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两套报表的编制基础不同。揭示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内在联系的“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表”的编制难度较大。这些改变需要高校财务人员更新观念和知识点,提升专业素养。
三、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转变思维,统一认识,落实任务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仅是会计核算体系变革,而且是全方位的变革。高校需要认真学习领会,转变思维,统一认识,尽快适应新要求。注重政府会计制度的学习,掌握各项规定;注重制度学习与已出台准则学习相结合,关注后续出台的各项准则;注重政府会计制度学习与财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学习相结合,加以融会贯通;注重制度学习与高校具体业务相结合,以业务流程为驱动、问题管理为导向,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執行政府会计制度涉及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内控管理等诸多内容。高校要制定多步骤实施方案,明确分工、时间表和完成时间节点,校内层层落实。
(二)对接要求,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政府会计制度、高校财务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等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对配套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与资产负债管理、预决算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如确定固定资产划分类别、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规定;对3年及以上有确凿证据证明无法收回的无需上缴财政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确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受托代理资产负债规定;各类收入支出的具体确认方法和确认时点等。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机制、监督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强化内部审计。
(三)升级系统,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系统是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结合新要求和高校实际情况,对现有财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生成的会计信息符合规定。会计科目控制码、期末结转方式、自动凭证处理等进行修订,设置电子备查簿。设置平行记账功能,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作出相应判断和自动提示。设置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实时检查和控制,优化会计报表取数,为编制“本年盈余与预算结余的差异情况说明表”提供条件。设置经费项目、经费指标、预算模板、支出额度等基础信息,精确或模糊控制学院、部门、项目的科目使用范围,达到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所需要的多维度、多种类、精细化要求。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高校规范管理、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借助信息系统建设,将各项制度落实到高校的具体经济业务流程中,以业务为中心,加强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融合,整合财务信息、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系统,交互共享数据。建立高校财务综合性管理平台,衔接预算、科研、收入、支出、资产、成本、核算、决算管理业务环节。
(四)清查财产,夯实基础财务信息
全面清查核实各项资产损失情况,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处理。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品、对外投资等资产数据进行核对,为日后计提折旧、摊销费用、确定权益提供基础信息,做到资产、财务数据动态匹配。如资产系统按固定资产实际使用部门进行归类,为区分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业务活动费或管理费用提供数据支撑。建立往来款项定期清理机制,加强往来款项清理和账龄分析工作,明确债权债务关系,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电子备查簿,按规定程序及时核销往来款项。
(五)做好衔接,理清旧账建好新账
按权责发生制要求汇总未入账事项,按计量基础进行逐项分析调整。如计提坏账准备、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补提折旧等。重点关注政府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名称相同但核算内容改变的科目,确保调整后的明细账余额准确。对接制度和高校管理要求,做好科目细化工作,设置好明细账和辅助核算项。对一些原使用不规范的科目进行全面梳理,如其他应付款科目明细下的学生出国押金科目,未设置明细账,仅用科目替代明细账核算。对高校往来款项进行全面核实和梳理,逐项分析,按债权债务人、资金来源设置往来款明细账。
规范各类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将原归类为固定资产、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门的软件,确认为无形资产。委托软件公司开发软件,视同外购无形资产处理。梳理各类经济业务具体核算方法,不同核算模式下具体会计处理,编制适用本校实际的《政府会计制度应用手册》,将通用业务核算方法进行固化。列出典型不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流出业务,如受托代理现金业务、应缴财政款业务、暂收款业务等。充分理解哪些业务需要纳入预算管理,明确预算会计具体核算范围。结合实务中遇到的问题,持续对《政府会计制度应用手册》加以完善。
(六)规范管理,调整细化业务流程
对资产、科研、人事、合同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以资产入账流程为例,资产系统和财务系统对固定资产的确认时点要保持一致。资产入账流程重新调整为:资产部门在资产系统录入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财务部门在会计核算时通过资产系统,按固定资产名称或金额查找此笔记录,勾选匹配;财务部门每月核对资产价值账与实物账是否存在差异。月末未匹配的资产卡片记录,即为资产已入账,财务未入账的明细。财务处根据明细,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办理财务报销手续,从而实现资产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动态匹配。
(七)业财融合,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高校财务部门主动熟悉高校的各项业务,强化业务管理意识,加强与业务部门间的沟通协同,对现有经济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再造、优化。如部门间缺乏有效协同和沟通,容易形成流程孤岛、信息孤岛。实现财务、教学、科研、人事、资产、后勤等信息实时交互、资源共享,拓展财务管理的领域与深度,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实时动态提取数据。如应收房屋出租收入通过合同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确认;科研事业收入通过科研管理系统的科研项目开展进度确认。
业财融合不仅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具备财务核算能力,更需要具备专业理解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业务管理能力,熟知每项业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站在业务角度,理解业务需求,把财务专业术语转换为通俗易懂语言与部门加强沟通,逐步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综合型转变。
高校应以政府会计制度施行为契机,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将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与绩效管理、预算管理、内控制度有机结合。加强业财融合,推进高校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合同管理系统等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对接,建立综合财务管理信息平台,使各个部门业务相互关联,整合系统,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管理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作者单位为华东政法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