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会议强调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理念,并针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指示。党在十九大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事业进入新时期。在新时代的旗帜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抓紧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国家的期许和教育稳定的重要内容。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党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新的发展。时隔近一年,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此次大会针对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而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理念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取并且开拓创新,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明顯的成效。
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针对高校教育,党中央明确表示要更加完善教育体制,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校企合作,努力创建更多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最终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国家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党依然意识到教育中存在及新增的各个问题。于是根据教育问题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在大会上,习近平首先强调教师的崇高地位,教师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辞辛苦坚持在教育一线,把知识带给学生,把收获奉献给国家。不少教师秉持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奉献精神,为国家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另外,会议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必须牢牢抓在手中,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等一定要深刻把握。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习了解这两次会议,国家在两次会议上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使我们能够从深层次发现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对于高校思政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校方面来讲,高校的思政工作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上形式大于内容。在学校的繁忙的工作中,思政工作往往被搁置在一旁,充当了说起来非常重要,忙起来就被无视的角色。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分配工作存在漏洞,分配机制尚未完善,对于思政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对于各大学校的逐年扩招,学生大批量进入校园,很多学校存在教师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教师思想政治管理队伍不够稳定,工作效率低下。学生的扩招也使得大批年轻的辅导员进入校园,年轻老师往往想法新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认真不上心。对于思想工作教育的很多方面模糊不清,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而学校对于可以量化的工作上非常重视,比如学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等,但在理论思想性的教育上不能够深入学习。大多数学校过分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二)从学生本身来讲,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在经历完全为高考服务的高中生活之后,大多数学生将与考试有关的任务放在第一位,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思想往往还没有转化过来。在新闻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因此很多不良信息在网络媒体中传播。这些不良信息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高校对于大学生意识的理解不到位,一些强制性工作的开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养成不愿意参加或者敷衍的态度。在脱离高度学习的状态之后,学生往往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学生本身对于现实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够积极适应。因此对于自身的思想水平没有清晰的认识,自我觉悟往往不高。
(三)从思政工作本身来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严重的驱动机制,创新力度不强。大多说思想政治课程在手段和方法上缺乏多样性,加上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专业性上有待提高,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中存在教学不到位的情况。教育的观念老旧,受传统思维影响严重,以及缺乏创新和滞后性的特点,思想政治课成为一门无聊且无意义的课程。所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十九大以来,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都发生了改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同步的改革和完善。
三、解决高校思政问题的主要措施
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教育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是更多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能够有机会学习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此外,在关于师德师风的建设方面,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的整体素质。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总方法的提出为我们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指路明灯。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六个下功夫”和“九个坚持”。“六个下功夫”中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九个坚持”强调“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此外,针对现在学校存在的弊病,习总书记强调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即:“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因此,通过这两次会议上所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决方案。
(一)学校应该从多方面综合细致的进行改革。高校必须紧跟时代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第一,加强教师思想教育。通过培训或者讲座的形式,使教师政治学习内容充实,管理更加规范,对上级有关精神传达准确和到位。第二,强化教师队伍。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教师队伍的多元性,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性的人才,使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第三,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的主要阵地。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接受最新的思想教育。另外,不仅要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引导,辅导员也应该树立榜样作用,通过言傳身教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二)学生应该提高自我思想水平。学生作为思想教育的接受者,应该积极主动的关心国家大事,提高自我素质修养,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应该主动培养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自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把政治思想教育融入到班级活动,通过亲身感知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积极融入集体,减少沟通障碍。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沟通保持有效通畅,思政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极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半径,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时效性。另外,家庭、学校及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风气,教会大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甄别与解读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培养大学生的是非观,让大学生在判断能力上加以提高,使大学生用理性态度对待网络信息,不受假新闻和坏思潮的影响。古人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管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格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盲目跟风或传播不良信息。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加强机制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动力。在当今新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平台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的新的动向,使改革顺乎学生思想,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及时的调整,完善教育制度,加强机制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充满活力。积极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现出“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情景。
(四)加强国家的宏观指导。在国家文件指示中,我们能够学习到国家宏观指导的作用。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问题,党中央首先提出教育部要全面发挥好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其次,做好监察工作,促进教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把教学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另外,研制课程专题教学指南,让教师队伍能够清晰有趣的传授给学生。明确每个部门相应的职责,让各个部门既能够有效参与也能够想成竞争关系,加快推进思想政治学习的进度。新时代新任务,国家大力整改教育工作,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把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极大的重视。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极大的提高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思想素质的提升。国家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培养一批批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作者单位为海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胡君(1987.10—),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