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之
2017年底,老挝外交部部长沙伦赛·贡玛西在中国云南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刚起步不久但进展迅速的澜湄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老挝作为离中国云南最近的国家之一,从中收益颇多;老中合作委员会副主席肯通·西苏翁则在2017年澜湄合作滇池论坛上指出,老挝将充分利用澜湄次区域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与各国在商贸、投资、服务、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老挝是澜湄合作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文化风俗相近。老挝政治稳定、社会安宁、人民随和,也特别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可谓同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因此我认为,完全可以把老挝打造成澜湄合作机制的示范点。”老挝中华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吉达蓬集团公司董事长姚宾曾经这样对中国媒体说道。
首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由中老签订
中老两国国家层面对于澜湄合作的推进是高度重视的。时间刚刚进入2018年,中国与老挝这两个区域内的友好国家,就在澜湄合作框架下签订了首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
据了解,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是中国方面于2016年3月在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设立的,旨在5年内提供3亿美元支持澜湄六国提出的中小型合作项目。此次签约的13个项目协议总额约为350万美元,涉及水文监测、工业制造、信息通信、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
中国驻老挝大使王文天和老挝外交部副部长坎葆·因塔万代表双方签约。王文天大使高度赞赏老挝为澜湄合作机制的快速发展作出积极、重要贡献,中方将与老挝一同落实好中老首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合作项目,打造机制合作范本。他相信有关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更好地造福老挝人民,进一步推进中老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坎葆·因塔万则表示,老方已通过澜湄合作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和减贫脱贫等领域收获诸多实际利益,中方批准老方申报的13个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他认为,这些项目将有力推动老挝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拉紧老中两国在澜湄大家庭中的关系。
让“陆锁国”变“陆联国”
“老挝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者,希望在澜湄合作框架下,积极与各方开展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2017年12月,老挝外交部部长沙伦赛·贡玛西借澜湄合作第三次外长会的契机向中国媒体表示。他呼吁,中国还可以通过老挝与更多澜湄国家实现更加便捷的连通。
澜湄合作机制将互联互通建设的具体路径,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老挝则是澜湄合作框架下互联互通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该国位于中南半岛的地理中心,与参与澜湄合作的其他5个国家都有共同的边境线。
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却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能让老挝转变成为中南半岛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以物资在内陆流动的重要交通方式铁路为例,在老挝2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在只有一小段符合标准的铁路,即从泰国经泰老友谊桥至万象南部塔纳廊的一段仅3.5公里长的米轨铁路。
如今在老挝“八五”规划中,已经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内陆无出海口国家与国际、地区互联互通重要战略来推进,主要项目排第一位的便是磨丁—万象铁路(即中老铁路老挝段)。
这条备受瞩目的铁路已经于2016年开工建设,加上未来的中泰铁路,贯通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乃至中南半岛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即将变为现实,为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极大助力,推进商品运输、人员往来等,也将极大地促进老挝与东盟各国、与中国以及更广阔区域的经济、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中老铁路的建设已经让两国的普通民众尝到了甜头。“来到这里上班后,我的收入比以前多了很多,虽然辛苦一些,但是能够向中国工人学到很多东西,”在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项目工作的老挝工人胡阿旺笑着说,“等到这条铁路通车后,我们离中国也就更近了!”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一条铁路的建设而变得更近了,民心相通进而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一体化夯实了社会基础。这让合作的成果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接受甚至欢迎,对实现次区域共同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示范作用。
澜湄合作改善社会民生
不过,在商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中老经贸合作项目中大项目、大工程较多,偏重能源资源开发,民生领域的项目较少,目前对于多数老挝人民来说,感受度较低。随着澜湄合作机制在老挝的扩大,应有更多涉及民生领域的项目,让更多的老挝普通百姓直接感受到中老经贸合作的益处。
中老国际产能合作的成果,很快对这种期待给予了回应。
2017年10月,中国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老挝PSG集团就在老挝丰沙湾建设洁净高效电厂项目签订了合同。该项目位于老挝川圹省孟坤县境内,合同总金額1.52亿美元,不仅能解决当地的电力供应问题,还能起到支撑整个老挝电网电力负荷平衡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老挝首都东北方向17公里处的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有效推动了中老跨境经济合作,改善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老挝的冷库资源比较匮乏,现有的最大冷库为1200立方米。而华园(老挝)食品有限公司在开发区内的冷库面积将近4000立方米,有效改善了老挝冷库资源匮乏的现状。”老中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是开发区的运营主体,该公司董事长刘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
冷库资源现状的改善,对于老挝这个以农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欠发达国家来说,意味着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加工、储存等环节将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而据刘虎董事长介绍,开发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有39家企业签约入驻,产业主要涉及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电力产业制造、饲料加工、建材科技、装备制造、物流仓储等多个领域。
在澜湄合作机制确定的“3+5”合作框架中,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正是缩小次区域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东盟共同体建设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另一条路径。而老挝因经济、民生等领域还拥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名列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如今在老挝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中资企业和中国人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合作项目,从货物贸易、物流、农业种植、矿产开发到水电站、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开发区等遍地开花。
在可以预计的未来,这些来自中国的企业、人才和技术,将让老挝经济社会的面貌发生极大的改变。
联系编辑:3810943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