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赣州客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2018-05-14 09:06谭倩妮
丝路视野 2018年26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赣州思政教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成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正从“灌输式”显性的教育逐渐向“浸润式”隐性的教育方式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资源也逐渐多元化。本文立足于赣州客家文化,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校德育教育层面上分析赣州客家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关键词】客家文化;赣州;思政教育;隐形思政

十九大以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愈发重要。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产生了高校“三全育人”机制,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显性教育为主,隐性教育为辅,互相结合的方式。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精神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将其融入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解决现今高校思政教育困境,丰富思政教育文化资源,提升思政教育育人效果等方面都有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性专业课程教育为主,形式单一,育人效果不理想。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设置了相应的思想政治系列课程。课程目标明确,方向指导性强,大部分院校以大班授课为主,“灌输式“教育方式居多。而如今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化思想理念的冲击,难以靠单一的显性专业课程教育方式去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不理想。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式陈旧,师资力量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专业体系严谨,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内容都较为抽象,很多内容和知识,难以通过老师在课堂用语言描述去理解和吸收。再加上,因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的思政老师有限,部分老师是外聘教师或非专业教师,教授内容多数只限于书本,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专业课程,大学生学习动力不高,积极性不强。经过高考迈入大学生活的大学生们多数是以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因此相较于专业课程,高校思政系列课程难以有显性、有形成果,这难以激发大学生内外在学习动力,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赣州客家文化资源

(一)有形的赣州客家文化

所谓有形的赣州客家文化,是指有实质载体展现赣州客家文化的资源,比如说赣州龙南客家围屋、赣州客家民俗活动、赣州客家饮食文化等内容。此类资源适合高校学生实地探访、亲身体验,在载有赣州客家文化的实物中,感受客家人的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从而达到隐形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无形的赣州客家文化

所谓无形的赣州客家文化,是指无实质载体的赣州客家文化资源,比如赣州客家语言文化、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创业、团结互助、勇于开拓”的客家精神等内容。此类资源适合高校学生通过有形的资源载体,老师直接的、正面的讲解和说明,多角度全面的赣州客家文化,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赣州客家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第一,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赣州本土的客家文化资源多样,有象征客家人团结互助的龙南客家围屋,有记录客家人吃苦耐劳精神的客家采茶戏等。这些有形的文化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让思政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在思政教育中,可以结合第二课堂,带学生们“走出去”,领略赣州客家文化的同时,学习理解思政教育内容,让思政教育更具多元性和活力。

第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通过有形的赣州客家文化资源为载体,让学生们离开教室,走入“大课堂”,切身感受本地文化和客家人精神,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从而可以让学生自发地理解客家文化和中华文化,这会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第三,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最终目的———立德树人,培养大学生成才。结合本土地域的赣州客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能丰富教育资源,更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赣州客家文化的同时,形成对家乡和民族的归属感,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心,从而真正达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高校显性专业教育和隐形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效能[J].文学教育,2018(07).

[2]杜昱伟.浅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现代交际,2018(14).

[3]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4]张慧琴.感受赣南苏区精神领略江西客家文化[J].美术,2007(06).

[5]李林福,张赛男.赣南客家文化简述[J].国学,2015(03).

作者简介:谭倩妮(1991—),女,漢族,硕士,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辅导员,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工作。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赣州思政教育
赣州解放十周年纪念碑
璀璨的明珠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谈客家擂茶文化及其传承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