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寻找理想课堂

2018-05-14 10:31张陈伟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状况体会情境

张陈伟

【摘要】对于教材,我们在解读它时切忌没有自己的思考,一味照搬,做教材的“传声筒”;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创造性地灵活处理教材。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有层次的、逐渐深入的“数学化”的过程,它应该立足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学生学习探索的活动过程,应当能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经历中深入地理解知识。

【关键词】状况  情境  方法   体会

平均分从其分的过程来看,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二是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分。今天的这节课学习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突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例题出示了各种不同的操作:1个1个地分,几个几个地分……让学生体会不管怎么分,结果是相同的。

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后,我走进了教室。

师:小猴家种了一棵大大的桃树,树上结了好多的桃子。(课件出示桃树和树上的8个桃)要把树上的桃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怎样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呢?用身边的圆片代替桃子,来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操作,在观察中我发现学生无一例外是这样摆学具的:先数出8个圆片摆成一行,然后从中间把它们分开。我不死心,等学生都摆好后,仍想了解是否有不同方法出现)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你是怎样分的?

生:我是这样分的,先拿4个给猴哥哥,再拿4个给猴弟弟。

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全班一片寂静,片刻后有人犹犹豫豫地举手)

生1:我可以用乘法做,2乘4等于8,所以每只小猴都拿4个。

生2:(受了启发)可以想口诀的,二四得八,这样就知道是4个了。

生3:我还知道可以用除法做呢,8除以2等于4。

师:(无可奈何)那能不能先摘两个,给猴哥哥和猴弟弟每人一个,然后再摘两个,这样分一分,直到分完为止?

(接下来的练习始终这样进行着:学生认为用算式表示分法比较方便;我为了下节课两种分法的对比能顺利进行,又“拉”他们回来,要他们一个一个地分)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但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没能从真正意义上体会“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学习是低效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怎样才能拥有有效的课堂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一、要多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看来,教学要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开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及有关除法的知识、经验,他们对除法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在学习中,他们会以自己的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知进行组合,去建构自己的理解。

课后,我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作了了解,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已接触到平均分:每一个学生都有过分东西的经历,只是没有研究过分东西活动里的数学内容;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了乘法后,出于好奇又自己去了解了除法,知道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大概的表达意思。这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中提取数学内容,理解其本质属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体验平均分。

只有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资源,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要创设有适当难度的问题情境

学生的起点高于教材所展现的问题,“把8平均分成2份”对学生来说过于简单,例题图又过于直观,分的结果很容易找到,这样的问题的提出只基于学生的经验,学生轻易就能得出结论:“直接分给每只小猴4个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没有任何的挑战性。看来,只有创设的问题基于学生经验又高于学生的经验,创设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才能造成学生认知的冲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因此,这时候若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定能更贴切地反映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更适合学生头脑中知识的衍生、连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给出的方法一种是按部就班地每次分给每只小猴1个桃,重复操作直到全部分完;一种是直接分给每只小猴4个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还有一种界于前两种分法之间。无论哪种分法,都是以“平均分”的概念为基础:2只小猴分得的桃要同样多,而慢慢地分几步更能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的桃子同样多。由此我想到了,如果把分的总个数进行修改,使学生不能一下子看出每一份的个数,甚至不给出要分的总个数,一定能引发学生充分的困惑,能在困惑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适当提高问题情境的难度,让学生在慢慢分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

三、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本课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开展分的活动,通过分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如果仅仅会描述分法,是不能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我阅读了过去的数学教材,重读了新教材,发现原有教材把除法人为地分成两类,即平均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强调这两类之间的不同,却没有把它们沟通,实质上削弱了除法的意义,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而新课程认为,这两类问题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上面的教学中,因为桃子的个数较少,学生只能体会到一种方法:直接分,我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拉回到“包含分”上来,这样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虽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但若树上桃子的个数不确定,就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体会到,在被平均分的物体总数比较少的时候,可以一下子分完,而在被平均分的物体总数比较多,或者平均分成的份数比较多的时候,可以适当慢些分,不必追求一次就全部分完。这样就把平均分成几份的操作方法充分地展示出来,也把学生学习平均分的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凸显出来,使平均分被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形成数学方法。

将教学活动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才会变得高效。

基于以上的三点思考,我把教学设计稍作修改。

师:小猴家种了一棵大大的桃树,树上结了好多的桃子(课件出示桃树,不显示桃子)。要把树上的桃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怎样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怎么分呢?

(“分多少呀?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个怎么分呢?”有孩子出声提出问题。我笑笑:“是啊,怎么分呢?动脑筋想一想。”思考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三三两两地举起了手)

生1:可以这样分,可以采2个给猴哥哥,再采2个给猴弟弟,然后一直这样采着分,直到分完为止。

师:2个2个地分。

生2:还可以采3个给猴哥哥,再采3个给猴弟弟,一直这样分下去。

师:3个3个地分也可以,还有吗?

生3:1个1个地分……

生4:其实只要分给猴哥哥几个的同时,也分给猴弟弟同样多的个数就行了。

师:是啊,看来这些分法有共同之处,不管是1个1个地分、2个2个地分、3个3个地分……关键是要把树上的桃平均分成两份。

(出示8个桃)

现在你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些桃平均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吗?想一想,分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动手操作,这一次方法多样,而且突出了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至于学生选择哪一种分法就不再是重要的了,因为分的过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这与学生的数感、经验以及性格特点有关,不存在谁优谁劣的区别)

回顾前后两个稍有变化的教学片断,我想起了苏步青教授曾说过一段话:“看书要看到底,书要看透,要看到书背面的东西。”我想,对于教材,我们在解读它时不能没有自己的思考,一味照搬,做教材的“传声筒”,更多的時候,我们还是应该创造性地灵活处理教材。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有层次的、逐渐深入的“数学化”的过程,它应该立足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学生学习探索的活动过程,应当能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经历中深入地理解知识。希望能在这样的反思中找到我的理想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状况体会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安全感,你有吗?
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状况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