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干部休养所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2018-05-14 15:20冉昱王名晶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0期
关键词:健康体检老年人

冉昱 王名晶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某干部休养所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掌握其疾病史、生活习惯、一般情况、化验检查等信息,了解疾病谱分布情况,判断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休养所居民302名2017年的体检结果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完成体检287名,参检率95%,男性234名(60岁以下5名,60~74岁90名,75~89岁135名,90以上4名),女性53名(60岁以下3名,60~74岁28名,75~89岁22名)。结果 除疾病史和生活习惯外,体检中检出1项及以上客观指标异常的人数为286人,异常率99.65%。检出主要疾病:超声检查异常95.47%,晶状体及眼底异常93.38%,口腔问题90.59%,血压异常51.56%(其中伴同型半胱氨酸增高89.86%),心电图异常55.05%,体重指数异常43.90%,血脂异常34.14%,骨质减少26.82%,血糖异常25.08%。结论 各种慢性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和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

[关键词] 健康体检;慢病管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148-0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疾病致残、致死的首位原因,正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极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目前研究认为,定期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慢性疾病控制指标达标率是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重要的措施[2]。该研究中,通过总结分析某干部休养所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评估该群体的健康水平,分析疾病谱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探索适合社区等小范围内,老年人及慢病人群的健康干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某干部休养所2017年10—12月在该院完成体检的居民。其中干休所安排体检302名,实际完成体检287名参检率95%,男性234名(60岁以下5名,60~74岁90名,75~89岁135名,90以上4名),女性53名(60岁以下3名,60~74岁28名,75~89岁22名)。

1.2 方法

所有体检项目均由该院独立完成,包括:疾病史及生活习惯调查,一般检查(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压),内科、外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化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22项肝肾功等,同型半胱氨酸,肿瘤标志物),腹腔和盆腔脏器超声检查,骨密度检查,胸片检查,心电图检查,女性妇科检查。

1.3 诊断标准

阳性体征和疾病诊断均由专科医生按第五版《诊断学》标准。实验室检查结果按试剂盒说明书的参照值为阳性标准。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在体检过程中由体检医师使用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体检完成后导出并使用Excel 2010保存,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和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生活行为习惯特点

研究对象中,女性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要好于男性。在生活行为习惯方面,吸烟饮酒情况女性少于男性,其他饮食及运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体检发现主要阳性体征分布

体检中,阳性发现检出率最高的9种问题,见表2。

2.3 不同年龄性别体检发现主要阳性体征分布

体检中,超声异常、眼底及晶状体异常、口腔问题检出率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70岁以下组和71~80岁组血压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70岁以下组的体重指数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而80岁以上组的体重指数异常检出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见表3。

2.4 超声异常项目

超声异常的检出人群中,男性前列腺异常检出率最高71.37%,女性子宫异常检出率最高50.94%。男性脂肪肝和囊肿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见表4。

2.5 心电图异常项目

心电图异常的检出人群中,女性的总检出率高于男性,提示心肌缺血和传导阻滞的检出率最高且男性的传导阻滞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房颤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见表5。

2.6 不同年龄、性别血压异常情况

男性血压异常的检出率在75岁以上组高于女性,伴同型半胱酸增高的血压异常在两个年龄组男性均多于女性。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比较中,男性75岁以上组在检出率上高于74岁以下组,女性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见表6。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开始衰退,加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3]。根据本次体检结果分析发现,排除疾病史外,该干部休养所居民的异常指标检出率高达99.65%,其中超声检查异常检出率95.47%,晶状体及眼底异常检出率93.38%,口腔问题检出率90.59%,血压异常检出率51.56%(伴同型半胱氨酸增高89.86%),心電图异常检出率55.05%,体重指数异常检出率43.9%,血脂异常检出率34.14%,骨质减少检出率26.82%,血糖异常检出率25.08%。说明罹患多种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态,是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人健康情况,加强干预指导,做好慢病防控,是目前社区医疗需要非常关注的重点[4]。

该研究的对象是北京市城区内某干部休养所的居民,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基本上代表的应该是老年人群中,中等收入以上且有一定健康意识的人群。但是从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生活行为习惯特点调查的结果来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仍偏低,仍存在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就提示我们,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讲,进一步强化对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和进一步的干预非常必要[5]。

本研究中,我们在研究不同年龄组间血压异常检出率方面发现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发现血压异常伴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比例非常高,这种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被称为“H型高血压”[6]。由于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其可增加脑卒中风险超过普通高血压人群10倍以上[7]。在健康调查中也显示,居民对H型高血压的认识率非常低。所以,社区医生应加强对H型高血压的识别,强化患者教育,督促他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好H型高血压,从而起到预防脑卒中发生的作用[8]。

老年人的健康,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针对慢性病控制存在重筛查,欠管理的局面。如何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缓靶器官损害,避免或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课题[9]。通过该次体检,较为准确地了解了该干休所居民的健康状况,掌握了疾病谱分布,判断了主要危险因素。下一步,工作重点将放在预防上,通过加强随访,进行上门督促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强化宣教,从提升相关知识知晓率入手,帮助居民认识到疾病的危害,使其自发配合医护人员的干预措施,提高治疗依从性,尽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断改善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指数控制达标率,提升居民的综合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玲,孟群.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之二—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11(3):193-194.

[2] 肖明先.基层医疗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7,60(8):772-776.

[3] 陈大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2):81-83.

[4] 周光清,夏瑶,崔华欠,等.我国城市社区健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7):852-855.

[5] 俞燕云.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3):158-159.

[6] 孙宁玲,李建平,卢新政,等.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依据解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6):508-510.

[7] 姚杰鹏,白艳梅,高娟.脑卒中伴H型高血压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11):1034-1036.

[8] 冯媛媛,曹久妹.同型半胱氨酸与常见慢性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8,17(1):119-122.

[9] 王名晶,王孟坤.直視下督导管理脑卒中高危人群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9):136-137.

(收稿日期:2018-07-29)

猜你喜欢
健康体检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