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对妇产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2018-05-14 15:20王钰姗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0期
关键词:妇产科信息化教学模式

王钰姗

[摘要]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促进下,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作用下的新课程建设,为妇产科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名医学生的必修课。为提升教学质量,应用新型信息技术与传统实训教学的融合,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方式,都对教职人员专业素质及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对妇产科教学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妇产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135-02

妇产科教学作为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医学生的必修课。但由于其课程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密切,临床教学中又难以避免将涉及到患者隐私,故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采用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难以将教学难点讲通讲透,学生往往一知半解,而过度将教学深入到临床实践中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形势下,在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接踵而至的背景下,对妇产科教学模式将产生的影响作探讨。

1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对妇产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继续维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引发的问题将在今后的学生实习及工作中或多或少的凸显出来。利用新的“信息化”资源手段,创新妇产科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和教与学的规律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型人才。

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当学生成为了研究对象,教师利用多种的信息化手段,展现给学生纸质书本以外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利用智能手段、利用视听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将知识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书本里的内容“活”起来。

2 高等职业教学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可利用的媒体信息化手段众多,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的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2.1 微课、慕课在妇产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与传统40 min的课程相比,时间更为紧凑,高校利用了学生专注力最高的5~10 min左右的时间,将学习目标里的知识点碎片化,通过媒体资源冲击学生的视听感觉,符合学生记忆规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有学者对微课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课学习产前检查、会阴擦洗等操作的同学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94%的进行微课学习的学生表示喜欢微课的教学形式[1]。

慕课(MOOC),是目前风靡全球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兴起于美国,随后在日本、澳大利亚出现,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高校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慕课平台。慕课的网络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填鸭式的网络教学,慕课的开放性、灵活性、共享性等特点增加了网络学习的师生互动,广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慕课在课后复习,课后作业的检测,也尤为广泛。学生的答题犹如游戏的闯关,在学习中升级,既可以将妇产科学中多章节的内容重塑整合起来,让知识融会贯通,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微课、慕课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于成熟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区域性,使学生身在异地,可以接受全国、甚至全球的教学资源。

2.2 翻轉课堂在妇产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韦斯利贝克在2000年提出的翻转课堂理念,旨在教师利用课外时间借助信息化的学习管理工具将学习内容发布给学生,在课堂时间则是进行与学生的互动探讨等深入性教学。翻转课堂引领的教学模式改变,使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场所更为自由,学生可以更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主动学习,而不是传统的被动式的接受。学生课下学,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及情况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教学、学习网络资源,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在课上提出,课上充分利用与教师面对面的时间答疑解惑。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强调的教师课堂教,转变为学生课外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的潜力,促使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中。有学者进行了妇产科学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及研究,结果提示,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成绩[2]。

利用媒体信息资源,可以将原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为填鸭式教学,一位教师同时面对几十位甚至百余位学生,在讲解分娩机制、胎位异常、会阴缝合等较为抽象的重难点时,需要学生有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往往出现的情况是,教师讲得费力,学生听得糊涂,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把VR、AR等资源整合起来,更清晰地展现骨盆、胎位、及会阴部的情况,将原来老大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2.3 PBL与LBL,TBL与CP,PBL与SBL,联合教学在妇产科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我国推广为时已久。有学者研究发现,PBL的授课方式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L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于综合题的得分[3]。LBL的教学模式巩固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PBL的形式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临床路径(CP)指医务工作者对于某疾病的检查、诊断、护理及治疗提出准确的时间操作流程,以提高医疗诊疗及护理的时效性,从而提升患者的诊疗效果。TBL教学模式提倡以团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强调团队协作,互帮互助,有利于提升“后进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CP与TBL的结合,即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参与实际诊疗过程,使知识与临床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有学者研究发现,此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显著高于传统带教模式[4]。

然而,由于妇产科涉及妇女隐私部位的特殊性,CP的教学模式常存在阻碍,故SBL的教学模式孕育而出。SBL是利用模拟技术下的标准化病人及临床情景,以替代传统真实患者进行临床实践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除开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提升,还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要求。基于妇产科的私密性、隐私性的问题,在真实实践中的教学往往存在客观的难度,患者常出现拒绝配合临床实践教学的情况,通过PBL与SBL的联合教学,可以规避此类问题的发生。有学者整合了PBL与SBL教学,将此与传统的PBL教学进行比对,研究结果发现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临床思维及交流沟通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由此可见,PBL与SBL的联合教学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所倡导的实用型人才理念更为契合。

3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學对妇产科教学模式的变革展望

如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改革传统的妇产科教学模式,这需要教师与学生理念上的变革。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新的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这都要求教师除具有专业素养外,还必须具有更高层次的综合素养。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一名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还必须学习运用多种网络技术手段成为网络教学的应用者和实施者。无论是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亦或是PBL、CP、TBL、SBL等新教学模式的推广都为妇产科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素养,在不同的章节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使各种教学模式为我所用,才能发挥它们所长,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能力的目的,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腾.微课在妇产科湖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5):31-32.

[2] 李春芳,付晶,李雪兰.翻转课堂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29(5):529-532.

[3] 王丽琼,施晓波,丁依玲.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6(5):941.

[4] 杨娅娅,张伟清,崔利娜.TBL结合CP教学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4):220-222.

[5] 陈静,刘彩霞,王颖,等.PBL与SBL联合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2):41-43.

(收稿日期:2018-07-20)

猜你喜欢
妇产科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