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萍
[摘要] 目的 探讨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在降低产科病房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2016年8—2017年7月的入院患者,把2016年8月—2017年1月1 560例患者作为开展前组,对2017年2—7月收治的1 536例患者作为开展后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口服用药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口服用药错误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探讨解决方案并实施。结果 品管圈开展活动后产科病房口服用药发生率0.71%(11/1560)降低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0.13%(2/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展品管圈后,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凝聚力,自信心,QC活动力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发生率,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口服用药;产科病房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044-02
患者的身份鉴别情况是护理工作安全保障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相关研究证明,目前临床护理中因为护理人员未对患者身份进行查验而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可能性较大,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1]。品管圈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其优势是全员均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和管理权,管理不再以护士长和科主任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2]。药物治疗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而口服给药是安全、有效、方便的药物治疗之一。产科病房的产妇和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口服给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保证母婴口服用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该科室开展了品管圈活动,以降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
圈长由护士长担当,圈员由12名护理人员组成。主管护士2名,护师7名,护士2名。由圈长负责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由组员进行相关活动的实施与执行。
1.2 确定主题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列出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上级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4个方面评分,确定“降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作为这次活动主题。
1.3 现状调查
2016年8—2017年7月为总的调查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收治患者1 560例为干预前的调查,2017年2—7月收治患者1 536预后的调查组。根据科室不良事件汇总统计,口服用药错误共11例。其中遗漏占5例,张冠李戴3例,剂量错误2例,执行停止医嘱1例。
通过召开品管圈小组会议,归纳总结出护士在产科病房口服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如药品知识培训不到位,身份识别制度未落实,自备药物管理未落实,工作环境嘈杂、发药时段不科学等方面导致口服用药错误。
1.4 设定目标
根据QCC活动的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值重点×圈能力)。故该次QCC活动目标值=4.84例。
1.5 制定措施并实施
①加强护士对药品知识的培训,特别是特殊药、高危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的注意事项的知识掌握。②对N0、N1级护士进行管理。N0,N1级护士都是一些低年资护士,风险意识不强,不能单独进行高危药物的发放。上级护士对N0,N1级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③对于特殊时间发药的,用红笔写在黑板上,提醒责任护士;同时,告知患者或家属,提醒责任护士,让患者和家属也参加安全质量管理。④对理解力差的家属和产妇,要反复进行药物安全宣教,对更换新的陪伴时,责任护士应及时做好药物健康宣教。
护士必需推发药车在床旁发药,环境尽量保持安静。常规药物由管床护士集中发放,特殊药物再单独发放。把特殊发放的药物的床号、住院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笔标注起来,放置在治疗室口服药摆放点保管。护士发药时须要有产妇和家属同时在场,交代注意事项,协助服药。若暂时不能服药,可10 min后监督产妇或新生儿是否已服药。产妇的口服药必须和新生儿的口服药不能同时发放,不能立即服药时,应把产妇和新生儿的药物分开放在固定的位置,并在发药小杯上做好醒目的标签,告知家属。
自备药管理:①所有患者在入院评估时,护士要对孕妇整个孕期进行用药史及自带药的评估。对需自带药者,医生进行评估,开具医嘱(注明自备药),护士检查药品质量和效期无误后,统一保管放置。②护士按照医嘱执行自备药用药,并签字。③家属有自带药的,请更换陪伴。
①杜绝在时间点发药,中午、夜班,交接班时间是不良事件的高发时间点[3],也是发药错误的高发时间点。由于在时间点上,护理人力减少。护士在病房發药时,会因为呼叫铃等其他事件,中断,干扰护士发药。②弹性排班,在节假日、夜间、中午为不良事件的高发时间段,护士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能最大程度上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发放口服用药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身份识别工作。在确认有正常沟通能力的患者身份时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作用,鼓励患者参与治疗以分担医疗风险,共同促进患者安全[4]。病员口服药物,也具有一旦执行便不可逆反的特殊性,可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伤。在发药的过程中也应进行护患双人查对。在患者不能配合时,也可请家属参与到身份识别和查对工作中来。在发药时,可进行开放式的提问,进行身份识别,执行单和患者或家属一起进行查对。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品管圈开展前发生用药差错11例,发生率0.71%(11/1560),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口服用药差错2例,发生率0.13%(2/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率242%
2.2 無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自评结果显示见图1。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凝聚力,自信心,QC活动力明显提高。
3 讨论
产科护理能够为产科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条件,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防止发生病情恶化以及实施抢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但是,在产科的过程中,如果用药对象发生错误或者护士的工作质量低下,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极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增加患者与医院的经济负担[6]。针对这样的问题,该院产科护士运用品管圈护理手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落实到实处,为患者提供优质产科护理服务。
该次品管圈活动强化了护士的风险意识,细化了口服用药的环节,规范了口服用药的标准,消除了口服用药的隐患,从而降低了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质量安全。同时该次品管圈活动,圈员们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与传统管理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本管理方法是自下而上的,目的是调动全员的主是动能动性,发挥全员积极参与管理活动[5]。叶红[7]等人认为品管圈的开展有效地提高各层级护士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持续质量改进能力,管理能力、自信心、凝聚力、合作沟通能力、QC活动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本次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无论是护理安全或是护患沟通理水平上都取得良好的结果,是值得推广的[8]。
[参考文献]
[1] 杜建蓉,白美蓉,宋珊.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病人口服药延迟发放数的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24):279-280.
[2] 陈淑珍,毛丽洁.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9A):42-44.
[3] 陈美环,晁洁.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用药差错中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3):130-133.
[3] 代明月,王玉琼.护患“双人查对”在床旁执行医嘱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4,3(27):426.
[4] 黄玉虹.品管圈在护理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74-775.
[5] 张俊涓,刘顺婷.品管圈在降低患者服用口服药错误率中的应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4):45-48.
[6] 李萍,王亚男,史玉荣,等.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服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2016(2下旬刊):156-157.
[7] 叶红.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点眼药水差错率的实践[J].医学前沿,2013(10):90-91.
[8] 凌碧娟,杨美恋,孙美珍.应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口服给药错误发生率[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127-129.
(收稿日期: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