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2018-05-14 15:20刘莉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刘莉华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上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治疗的134例患者和治疗各科室护士1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士的护理技术和护理质量。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感染率分别为15.28%和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医院的感染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树立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责任心和护理操作技术,利于患者疾病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b)-0083-02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是各大医院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医院工作质量。护理工作贯穿于医院治疗的各个环节,护理工作和医院感染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1-2]。该文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该院治疗134例患者和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应用情况,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治疗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38例,年龄0~55岁,平均年龄(27.5±1.92)岁;观察组患者,男33例,女39例,年龄0~56岁,平均年龄(28.0±2.19)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人员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的1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名,对照组护士大专学历3名,本科2名,护士2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观察组中大专学历2名,本科3例,护士3名,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两组护士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管理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完善院内感染管理体系。构建层级式强化护理管理体系,建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由护理主任负责、个护士长参与组建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在各科室设置感染控制监控人员,充分落实分级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②定期培训。开展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的规范化感染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定期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使其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无菌操作规程和手部、医疗器械清洁的重要性,掌握消毒、隔离、一次性物品使用、无菌操作等知识;加强护士素质管理,提高护士职业道德素质,是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杜绝院内感染。

③完善护理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本人专业水平和患者的反馈机制,给予护理绩效考核;对出色完成护理工作的护士给予奖励,对护理工作失误者给予惩罚;实行护士层级管理,激发护理工作积极性。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院内感染的控制情况及护士的护理质量。

1.4 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感染的控制情况,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3-4];观察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书写、护理责任心、护理操作水平、突发情况处理情况等。护理质量评分表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采用百分之,分数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完成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并分别用[n(%)]、(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技术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内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的患者,但是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值潜伏期或在住院后发病得不可视作医院内感染[5],包括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由B组链球菌发生的感染,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风疹、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等。临床上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①尿道感染,寄殖于胃肠道的细菌或病原菌污染尿道口后,借助导尿管进入膀胱,或通过导尿管及尿道粘膜间的薄层液体达患者膀胱,细菌在污染引流管,导尿管和尿液收集器后进入导尿管腔,经护理人员的操作造成的保留导尿管系统交叉污染在散播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②外科伤口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般发生于术后的3~8 d,手术期间接触传染较空气、术后病房内患者间的交叉感染、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均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傷口,同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球菌也是外科伤口感染最常见病原菌。③下呼吸道感染,咽部寄殖的致病菌可能来自患者的胃肠道,也可以由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获得,在使用呼吸器、喷雾器及增湿器等时也可引发感染。④败血症,院内败血症的发病率约为2.8%,其中原发性败血症约占败血症的50%,其他则来源于尿路外科伤口,皮肤和下呼吸道等感染。⑤皮肤感染,院内皮肤感染约占医院内感染的5%,包括金葡菌所致的疖病、脓皮病、脓疱疮等,溶血性链球菌脓皮病、带状疱疹等,其中金葡菌所致的皮肤感染发病率较高,大多数婴儿在婴儿室住院超过4 d,即发生金葡菌在脐带,鼻和皮肤寄殖,金葡菌也可存在于地板、床上用具、衣服、桌椅等,空气传播较少见。

除了实施护理管理外,各医院应配有专职的公共卫生护士、流行病学医师和化验员组成的医院内感染防治小组,要定期检查化验室结果,病房病历及X线等,一旦发现感染性疾病,要立即追查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使其掌握医院内感染的基本知识,防止患者间交叉感染的发生,严格遵守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胡玉宇.护理管理在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167,169.

[2] 黄雅琴.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5):60-61.

[3] 王宝红.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06-108.

[4] 车林.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3(6):59-60.

[5] 卓贵椰.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269-270.

(收稿日期:2018-03-12)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