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安迪
资本总是逐利的,往往需要看到快速的回报才会进行投入。因此,科研,尤其是医疗这一关系到生命的特殊领域中的科研,需要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和耐心的等待才能够成功走进市场。但产业化这条路总是要有人去走的。柏惠维康的创始人刘达就想扮演在手术机器人方向上衔接学术和商业的角色。
“医生,一定要救我的命啊!”一位刚上手术床做了局部麻醉的七旬老人紧紧抓住了刘达的手说。作为技术人员的刘达身着和医生一样的手术服,在手术室做术前最后的设备调试时被患者误认成了医生。虽是误会,但这样的肢体接触和言语对话还是让刘达感受到在心理上与患者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他回忆道:“在那样的场景下,在那一瞬间,你就会感受到自己责任很大,也能明白技术的意义在哪里。”
那是在距离今天整整二十年前的1998年。当时,刘达正在读博士,刚刚跟着导师接触医疗机器人领域并开始进行研发。刘达坦言:“在发生这件事之前,其实除了顺利毕业以外,我没有太多其他想法。”而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创业的种子。
2010年,刘达创立了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其产品是Remebot神经外科导航机器人。今年上半年,Remebot神经外科导航机器人已经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 三类医疗器械审查,成为国内首家正式获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并完成了1.3亿元的C轮融资,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二十年前悄然播撒下去的创业种子正在茁壮成长。
生长于丰沃的科研技术土壤
刘达的教育经历与医疗关系不大,他攻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但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着这样那样的“情结”,刘达也是如此。他曾经说过:“我对医生这个职业一直很向往,自己也有治病救人的梦想。”于是,在博士阶段,他的“医生情结”引领他选择了将机械工程与医疗能够融合在一起的医疗机器人方向。医疗机器人在当时是非常新兴的技术。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医疗机器人ROBODOC也不过诞生于1992年。
刘达师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田苗教授。而柏惠维康Remebot神经外科导航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孕育的。在1995年王田苗教授留学回国时,国内尚未出现对于外科医疗机器人的相关研究。王田苗教授带着他的“大弟子”刘达,与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医师田增民一起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跨学科的外科医疗机器人研究小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他们利用美国的PUMA262工业机器人在国内首次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进行了临床实践。
1999年,名声赫赫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研制成功。在平行时间内的中国,刘达与他的导师和研究小组攻克了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出了“无框架神经外科机器人”,并首次成功将其应用于临床手术。这个“无框架神经外科机器人”正是如今柏惠维康Remebot的前身。正如刘达所言,“对于神经外科机器人的研发,中国其实并不比国外晚”。
他们的研究项目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继续取得进展。其中,2003年,田增民医师利用他们的技术在北京远程遥控了一次在沈阳进行的手术。这是国内第一个远程手术。柏惠维康Remebot的名字也正源自于此,亦可以算是对这次临床成果的纪念——Remebot即Remote Medical Robot(远程医疗机器人)的缩写。
手术机器人涉及临床医学、自动化、机械、力学、图形图像学、计算机视觉等十余个学科。由于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大量的临床试验和新技术迭代也必不可少。从研发伊始到目前为止,Remebot总共经历了六次产品迭代。最近的一次是在2013年完成的。被动式机械臂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加智能的人机协作式机器人。
如今的Remebot由“脑”、“眼”、“手”三个部分组成。脑,就是自动三维建模,可以自动将患者颅部CT/MRI图像合成三维模型,便于医生观察病灶位置,规划手术路径立体定向定位。摄像头就是它的眼睛,可以支持8条路径规划,并根据病灶数量规划多个路径。手,是6轴机械臂,可360度自由旋转,根据导航准确定位入颅位置,精度达到1mm。三者协同配合,帮助医生实施活检、抽吸、毁损、植入、放疗等12类术式,用于脑出血、脑囊肿、帕金森、癫痫等近百种疾病的手术治疗。
柏惠维康的团队目前近50人,过半是技术人员。比起销售和运营环节,产品本身的自主研发在整个公司所有环节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跨越世纪长期打造的医工结合技术和彼此熟悉、信任的核心研发班底也为柏惠维康提供了最牢靠的成长基础,同时也是柏惠维康与竞争企业相比最大的优势。
从实验室走出来
对于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项目而言,结题、获奖就等于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然后它们就被束之高阁。但如果无框架神经外科机器人也只能走到这一步,尽管已经拿到了多项“国内第一”的称号,刘达却是不甘心的。因为在亲身参与和见证的多次臨床应用中,他看到了这项技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获得健康。“跟我们合作的医生都觉得我们的技术很方便,的确能减少病人的创伤,对医生来说效率和精度更高。他们认为课题虽然结束了,但这项技术应该继续在医院中使用。”刘达相信,这项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
他无奈地表示过,他们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但市场化进程却被落在了后面。而他想要成为既能够懂科研,也能够懂市场的人,搭建起手术机器人这一领域中学术和商业之间的桥梁。
刘达在2003年博士毕业后前往德国就读博士后。德国的科研体系与中国的差异很大,非常注重产学研相结合。2005年留学归来,他回到北航从事教学和科研,在德国所学习到的经验帮助他探索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和推广。但在21世纪初,外科手术机器人还属于比较超前的理念。企业的研发能力无法达到刘达所期许的合作水平,企业本身又顾及到这种医疗器械过长的研发周期无法迅速实现财富转化。合作之路走不通,于是刘达于2010年成立了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走自主创业之路,将神经外科机器人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中推广应用的产品。
然而,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业不足以支撑Remebot的持续研发,难以吸引资本方的注意。直到2015年,恰逢国家“双创”政策的号召以及国际上同类产品法国ROSA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直接商业化的刺激,不惑之年的刘达离开了高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公司之中。“ROSA的研发是从1998年左右开始的,我们的项目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我们在临床领域一度走在前面,但产业化方面严重落后了。所以当时我下定决心,开始创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巨大的临床价值的柏惠维康Remebot在同年就吸引到了天使投资。在三年时间内又陆续完成了A轮、B轮和C轮的融资。资本的到来,解决了柏惠维康更进一步发展所面对的资金瓶颈,同时还带来了更加专业的运营模式和专业的合伙人。偏重做技术的刘达团队在市场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得到了强有力的弥补。
作为投资方之一的真格基金李剑威认为,他们主要看中的是柏惠维康Remebot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相对其他机器人难度更高,而且这个机器人对医生和医院有很大好处,相当于增强版的医生。”
而对于刘达来说,用自己团队创立的企业进一步滋养自己团队研究出的技术成果,将其推广到市场实现落地应用,就如同自己带自己的孩子成长一样,过程更健康,也更快乐。
目前,Remebot已进入天坛医院、宣武医院、301医院、协和医院等三甲医院,并成功开展脑起搏器(DBS)手术。
瞄准国内医疗的痛点
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医疗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前景颇为光明。“既达到效率提升,对患者而言价格又别太贵。”这是刘达对国产手术机器人需求的认识,也是柏惠维康想要达到的目标。
中国的庞大人口基数决定了相对应的巨大患者数量。国内顶尖医院用的也都是最好的进口产品,但由于销售和沟通机制原因,国外厂家其实有时候难以满足中国医生在很多细节上的需求。“这也让我更加确信,我们做的医疗机器人是可以市场化并普及大众的。”刘达坦言,“先进的机器人产品能够让手术一定程度上标准化,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能提升效率,也有更多选择。”
刘达的博士生导师王田苗教授曾经表示:“医疗机器人创业非常不易,普遍需要超过10年时间,目前国内的医疗机器人行业还面临技术、安全性、资本等多项挑战。医疗机器人行业在发展的时候需要面向市场实际需求,切实防止概念炒作、泡沫化、低端化以及无序竞争,从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使这项前沿技术能够帮助改善医疗体系,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上来。”
国产产品也不应该是廉价的代名词。手术机器人研发漫长,成本相当高。“如果没有一些意外因素,比如说价格战,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国内企业应该会出现一些优质企业。”而刘达坚持,柏惠维康保持谨慎扩张的风格,“先把产品、技术,包括市场基本面做好。”
今年4月,柏惠维康的Remebot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正式通过 CFDA 三类医疗器械审查,成为国内首家正式获批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自此,量产已经被提上了柏惠维康的日程,“我们已有完备生产线,量产会比较快。我们的核心技术能够做到软件和硬件的完美结合。”刘达说。
而医疗机器人始终是医生手术的辅助工具,医生的认知和信任是手术机器人落地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时候,研发人员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医生觉得很难;医生觉得很简单的操作,对于研发人员又难以实现。因此,刘达的团队非常重视跟医生的沟通。从技术研发到售后服务都与医生有所交流,彼此沟通需求。当产品研制出来之后,售后人员会教医生如何使用。而医生则会反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一起摸索和进步。
怀揣对生命的敬畏
机器人是没有生命的,技术是没有温度的。但是人是有生命、有温度的。而创业的核心就在于“人”。尤其是柏惠维康这种医疗场景下的创业公司,与生命的距离更为贴近,有着更为直接的对话。
刘达讲述了合作医院使用Remebot完成的一次脑出血手术。患者是一名老人。在术前,老人的左半边肢体几乎失去了运动能力。经过局部麻醉,医生借助Remebot进行微创抽血。在血液被抽出一部分后,老人的左腿立刻就能抬起来。强烈的前后对比带来的震撼和成就感令在场进行指导和数据留存的柏惠维康员工难以忘怀。
对生命的敬畏也让柏惠维康热心公益事业。在柏惠维康的官方网站上就能够看到由股东“羽泉组合”的胡海泉最初联合二十多家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公益救助项目“医诺千金”,后来陈羽凡也加入其中。柏惠维康在其中担任的便是执行单位的角色。
2016年曾轰动一时的“白酒女孩”程欣的救助就是“医诺千金”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当时13岁的程欣是一名早产儿,出生6个月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脑瘫。病情发作,疼痛无法忍耐时,她只能靠每天一斤白酒来麻痹神经,减轻痛苦。在“医诺千金”的帮助下,由与柏惠维康合作多年的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田增民教授实施,程欣在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了手术,病情得以好转。
对于“医诺千金”项目,刘达说,他们会持续地做下去,救助更多不同病種、来自不同地区的困难患者。希望能发挥医疗企业的优势,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未来之路依然脚踏实地
今年10月,柏惠维康Remebot完成了1.3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推广,以及柏惠维康其它手术机器人产品线的研发。
据悉,柏惠维康还将在远程医疗上发力,使专家能够借助互联网在异地即可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本地医生在机器人的配合下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实现专家的手术方案,精准完成微创手术。将“Remote Medical Robot”的名字变成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医疗资源不平衡等问题。
此外,刘达非常认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商业模式。他表示,柏惠维康以后应该也是走达芬奇机器人这条路,通过销售机器人,包括耗材、配件以及后续服务来获得收入。
“我和团队的每一个人已经走在创业这条路,这是个没有捷径的事,我们就是专心致志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再走不久或许就能看到结果。对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用到退休后,再去后悔年轻时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