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飞
最近儿子到了叛逆期的顶点,大错小错犯了不少。韩先生数罪并罚,非常严厉地训斥了他,同时没收了被他扔得到处都是的玩具。
儿子一看玩具被没收了,忍不住大哭起来。看他哭得伤心,韩先生反而冒出这么一句话:“你和我都清楚,今天这个惩罚是针对你的行为和态度。但是就像我之前跟你说的,无论我用了多严厉的手段惩罚你,都跟我爱你这件事怎么样?”
儿子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回答:“跟你爱我没关系。”
韩先生又说:“是的,所以虽然爸爸今天狠狠地惩罚了你,但爸爸依然怎么样?”
儿子非常自然地接着说:“深深地爱着我。”
我在一旁听着都笑了,这父子俩说相声呢?
明确了这个大前提之后,韩先生开始一一细数儿子的问题,儿子也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难得的是,儿子自始至终都比较积极,而非被动接受。他認识到问题就是问题,惩罚就是惩罚,无关爱与不爱。
有一天,儿子放学回来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们隔壁班的小T说他妈妈已经不爱他了,因为他前天背了一书包沙子回家,搞得家里到处都是。”
我笑着问他,小T如何知道妈妈不爱他了?儿子说:“小T说,他妈妈把他骂了一顿,还让他自己洗书包,晚上都没跟他说话。”
我问儿子:“你担心背一书包沙子回来,爸爸妈妈不爱你吗?”儿子想也没想,回答说:“我才不担心呢,爸爸妈妈骂我一顿还是照样爱我。”
儿子的反应让我觉得之前的心理建设是很有必要的。每次回答“爸爸妈妈依然深深地爱着我”这句话时,我都能看到他眼里闪现出的光芒,那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毫不犹豫的自责以及对无条件的爱的深信不疑。(摘自《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