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冉
那些关于书屋的记忆在脑海里飘飘荡荡,时常伴着往日的笑颜一同浮现在眼前。又想起书屋伴我成长的那些年月,于是,我重坐在书屋的窗前,提起笔来……
初春,六岁时的初春,一切都刚刚苏醒,小草还没露出头,春花嫩叶也还没有生长的迹象。心里却悄然落下一颗阅读的种子,然而阳光不够,雨露不足,我的心灵太过荒芜,寸草不生。就当那种子要灰飞烟灭时,我生命中的第一个书屋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这是一间低矮的平房,一个门一间窗,几排书柜,都挤在一起,还有一个年老的管理员,因为看不清,常是眯着眼睛,让我总担心书被偷了去。灯光也昏暗得很,且书并不多,但却够那时的我探索了。我认识的字很少,拼音却学得好。于是,一双天真懵懂的眼睛便时常在几排书柜间游走,抽下那带拼音的《成语故事》、《安徒生童话》或《三字经》,逐字逐句拼拼音,如此一本本读下去,一个多彩的世界便一点点展现在我的眼前,“郑人买履”,“买椟还珠”成了我一时的笑料,白雪公主和美人鱼牵去了我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那一个个三字短语,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在这个简陋的书屋里,我向世界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我不再是井底之蛙,心中的世界也不再局限于村旁的小溪、土路和山间的草丛。而我心中的那颗种子,开始在这个春天欢快地汲取着各方面的营养,在这个心灵的春天茁壮成长。
盛夏,九岁的盛夏,荷花正开,可荷叶上的水珠还是会时时滚下来,各种草木也几尽疯狂地生长起来。我的心里也杂草丛生,那些噪人的“蝉鸣”也常响起,各种诱惑、各种负面情绪无由头地向我扑面而来。也是这一年那个伴我三年的书屋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新的书屋。
书屋在五楼的文化馆里。少儿阅览室、成人阅览室……这里各类阅览室窗明几净,各种各样的书籍也应有尽有,还可以把书借出去。管理员换成了一个年轻阿姨,很和善,也爱读书。我还是常常到书屋来。靠在墙角,读起《吹牛大王历险记》,看着《舒克贝塔》里的两只小老鼠要如何四处冒险或是为《十万个为什么》糊涂半天。在这里似乎有一把大剪刀,把我心里的雜草全部剪尽,好似有一张大屏风,替我挡尽各种怀疑的目光,各种难听的谩骂和每张嘲笑的嘴脸。书屋给了我更宽阔的舞台,让我尽情展示自己,我就仿佛是一只小鸟,可以自由地飞翔,用我的目光看世界,它再次扩展我的视野,让我看见蓝天白云,下一个美好的人间,而那曾经种下的阅读的种子,在书屋的“滋养”下,早已在我心间扎根,枝繁叶茂。
暮秋,十三岁的暮秋,树叶飘落,连桂花也要开尽了,只留下几缕若有如无的暗香,眼前的世界有了寒冬的棱角和影子。我进入了青春期,逆反心理让我与父母、老师连连争吵,坏脾气甚至让朋友也离我而去。
书屋也变了,在那个秋天被迁到公园旁,变得更漂亮了,茶色的墙上爬了半边爬墙虎,书屋里的书柜和桌椅都变成木头的了,还可以看见一丝丝树木的纹理,与公园里的香樟隔着玻璃轻谈着。灯光是浅黄色,还有大的落地窗,让整个书屋都变得敦厚起来。心情不好时,我还是喜欢到书屋来,找个靠窗的位置,听窗外的清风向我倾诉,然后再找一本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想象着沈石溪笔下的动物世界,看着动物们的悲欢离合,或是随手拿起一本散文集、诗集,跟着作者走进他的思绪,又或是在唐诗宋词间徘徊,在平平仄仄中感受韵律,在抑扬顿挫中揣摩意境。有时候阳光从窗户悄悄探进来,落在书上,把我的眼底照亮,心情瞬间就好了很多,公园里孩童的笑声就接着飘进来,飘进书中的方块字中,再和远处若隐若现的鸟鸣一起,传到我耳中。于是,书籍成了我的心理疏导员,让我开始学会克制自己的怒火,让我又慢慢变回到曾经那个通情达理的小姑娘。因为书屋,我再一次长大,心中那种阅读的种子也已经结果,等待着我去收获。
提笔又落笔,把我和书屋的故事再现出来,自己心里却不禁喃喃道:谢谢了,伴我成长的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