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婷 张民
办学宗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
办学目标:省、市一流的规范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初级中学。
办学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
设施齐全 师资力量雄厚
巴公镇初级中学始建于1986年,原址在巴公村西的普照寺,虽经多次改扩建,但随着巴公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愈显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校舍破旧,设施不全,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就学期望相距甚远。2009年7月1日,以郎诗华书记为班长的镇党委、政府秉“万物人为本,百业教优先”之策,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多方筹资逾亿元,奠基兴建新中学。历时两年,2011年9月1日落成开学。
新学校坐落于科工贸大街南侧,占地125亩。学校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气派美观,设施完备。建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信息楼、理化实验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餐厅、400米塑胶操场、足球场、篮球场等。班班装有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建有学校网站,基本实现了教育技术现代化。学校处室机构健全,理、化、生仪器及体育、音乐器材等装备达到省定标准。学校设计16轨制48个教学班,能满足未来巴公城镇化发展10万人口居民规模的就学需求。
巴公中学由原巴公镇中、电厂学校、巴公二中合并而成,现有学生1700余人,教职工180余人,学校整合了全镇教学精英,师资力量雄厚,其中专任教师109名,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80%以上,中高级教师42人,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合格,年富力强的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学校教学的中坚。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发展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师生的关系正在改变,教师的角色正在转换,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正在形成。
近年来,学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秉承“不甘人后,永争第一”的泽州精神,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卧薪尝胆,负重赶超,扎实实施素质教育,续写了巴公教育强势崛起的辉煌。相继被评为市、县教育“先进单位”“红旗单位”“基础教育名校”“管理规范学校”,连年获得“中考成绩优秀奖”,2017年被评为“县文明校园”。
巴公中学对每一位巴原学生负责,致力于创办人民满意的初中学校,目前,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全体同学全面发展,正在大踏步地向晋城市一流的现代化、规范化、高质量的初级中学迈进。
持续推进 实现均衡发展
近年来,学校在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紧紧抓住新建学校党政重视的极佳机遇乘势而上。
近年来,镇领导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县局领导也偏爱三分,学校积极争取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硬件建设,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促进学校进一步均衡化发展、创建标准化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以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学校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积极探索课改之路,在认真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借鉴名校理念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学校高效课堂的路子,初具特色的“315”课堂教学模式初步成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觉醒。
三是积极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年,学校被晋城市文明办推荐为中央公益彩票基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校,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在项目建设支持下,学校相继建起了美术室、舞蹈室、音乐室、乒乓球室、科技室、棋类室、劳技室、经典诵读室、道德讲堂、心理辅导室等十多个活动阵地,采取任课老师兼职和外聘志愿者老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使广大学生通过读书修养了品德,增长了知识。通过各类文体活动,锻炼了才艺,陶冶了情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2014年5月,学校建立少年宫,更加拓展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巴公中学办学条件基本上达到了标准化要求,为全县教育均衡化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持续推进。
赋能教育 托起学子梦想
近几年,巴公中学高度重视赋能教育,在学生道德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与泽州县新园青少年赋能发展中心合作开展赋能教育,旨在通过执行青少年道德赋能与英语教育项目来帮助12~15周岁的青少年提升道德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
12~15岁是一个人一生中很特殊的一个年龄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不论在心智和身体方面都有全新的发展,他们开始思考计划他们的未来,发展他们的信念和习惯,以塑造他们未来的人生。青少年道德赋能与英语教育项目内容除课堂教学外,还包括各种服务活动、艺术活动及家访等。通过实施这一项目,巴公中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更优质的教育,有利于释放青少年的潜能,从而促使广大学子在道德修养和学习能力上获得平衡发展。
这一项目的核心是一套专门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设计的学习教材,其中包含了来源于不同国家的青少年的故事,项目目标是提升青少年对道德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方法并服务于人类。
项目采用小组学习以及其他参与式的学习方法以帮助青少年启动他们自我学习的进程;在学习中采取歌曲、游戏、艺术以及其他相关活动来强化课程中的概念;英语辅助教材与教材结合以增强青少年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由一个激励者协助课程和活动以引导和辅助青少年学习,其角色类似于老师和朋友;社区服务活动补充并强化课程学习,项目同时需要增强与青少年家庭的联系。
通过与泽州县新园青少年赋能发展中心合作实施青少年道德赋能与英语教育项目,巴公中学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为学生全面发展创建了更优质的平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學校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办学宗旨,努力办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学校,确立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健康地成长”的教育理念,对每一位学子负责,让所有的孩子共享蓝天白云,共沐阳光雨露。
巴公中学是巴原莘莘学子放飞希望与梦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