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刚在上海忙完第149期云珠沙龙线下活动,中大创新谷联合创始人邓敬韬又开始为下一期活动作准备。这一年,他肩负新重任,负责中大创新谷·上海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运营。
诞生于广东广州的中大创新谷,是一家“网红”店。红到被写入了201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红到已走出广州,在上海、佛山、珠海建立了綜合孵化器;红到被评为科技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它究竟为什么能这么“红”呢?笔者走进中大创新谷一探究竟。
不做“二房东”,
打造“六众”平台体系
“网红”出身“名门”,拥有专业的投资孵化背景。
中创集团董事长、中大创新谷的创始人舒元教授先后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和国际商学院担任院长20余年,是经济学界的“元老”级人物。2010年在中山大学领导的推动下,带领校友在翌年创办了中大创投。
“自2012年起,中大创投的投资重心从VC/PE前移,关注初创型项目投资。为更好帮扶初创型项目,2014年创办了中大创新谷。”舒元说。办众创空间,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着力打造SRRS(即种子Seed、沃土Rich soil、雨露Rain、阳光Sunshine)创新创业的生态孵化体系,帮助创业企业完善商业模式、运营、人才和市场。
其时,全国各地双创活动如火如荼,孵化器、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在这股热潮中,中大创新谷保持着清醒认识。“我们不做‘二房东,创业者更需要创业路上实质性的扶持。”中大创投总裁郑贵辉表示,针对创业过程中创新者、创业者、企业家和产业家的各类需求,中大创新谷进行平台与垂直整合,沿创新链的纵向合并,打造全产业链孵化体系,逐步建成“六众”平台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生态孵化服务。
“六众”平台以中大创投为众创平台、庖丁科技为众包平台、云珠沙龙为众扶平台、海鳖信息为众筹平台、中创产业研究院为众智平台、中创学院为众育平台。其中,庖丁科技众包平台是华南地区首个专业科技众包平台,通过科技众包的模式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多个技术项目对接,发布科技成果超过800项。通过“六众”的创新生态已培育出嘉检医学、翔康技术、行影文化、SME、1号生活等优秀创业企业。
现在中大创投管理的多支股权投资基金涉及PE、VC及天使等阶段,投资项目近百个,所投项目有的已经在新三板挂牌和在主板申请IPO,大部分已获后续融资。
发现创业者短板,有办法把它补上
行影文化是一家专注于青年创意旅行的创业公司。2015年,创始人蔡腾昌还是一名大四学生,刚创建行影文化不久,他带着一份粗糙的PPT和一份精心打磨的文案参加了中大创新谷的开放日。
“这个小伙子在台上连话都没讲清楚,但看文案就知道是用心做事的年轻人。”郑贵辉慧眼识珠,把他招至麾下。同年10月,蔡腾昌带着行影文化入驻中大创新谷;仅过了2个月,完成天使轮融资。如今,行影文化已孵化成功,拥有两家子公司和300万精准旅行用户,稳居旅行媒体排行榜的前3名,正寻找A轮融资机构。
郑贵辉说:“我们的主要任务除了选项目、挑人,更重要的是发现创业者的短板,并有办法把它补上,帮助创业者实现从小到大的发展。”
每周云珠沙龙、开放日、焖烧会、打磨大会、天使下午茶等各种创业活动在中大创新谷轮番上演,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300期,辅导创新项目500多个,参与者超过20万人次,覆盖创业人群60万人;行业大咖与创业青年一起分析、讨论创业经验和产业态势。除了工商、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入驻团队还得到专业的行业分析、前景指导和创业需要的一切资源,包括资金、项目、思想和人才。
广州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的CRO公司。
从一个人创业到30多人规模、年营业额达到千万级、成为国内领先的CRO公司之一,创始人易敏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可她原本只想成立一个三五人的小公司,接点业务赚点钱,剩下时间带小孩。在云珠沙龙碰见郑贵辉,改变了她的人生发展轨道。
不断进阶,进入助产业发展3.0阶段
如果说,中大创投处于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为代表的1.0阶段,中大创新谷处于以助力双创的2.0阶段,那么,广东医谷则处于以产业发展为目的的3.0阶段。
广东医谷是集医疗产业孵化器、医疗项目股权投资、医疗产业综合配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产业投资孵化平台,首个基地已落户广州南沙。
“广东医谷是在中大创新谷的基础上进行迭代的。聚焦产业上下游,形成医疗产业集群。我们通过聚合孵化、办公、研发、生产、供应链、人才及服务七大板块,对接海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形成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医疗产业创新中心。”据广东医谷执行总裁谢嘉生介绍,广东医谷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澳、中英、中美等转化基地。首批已引进20多个项目,去年这些入驻项目产值超3亿。“现在有非常多的地方政府正跟我们洽谈,想引进、复制广东医谷模式。”他说。
“打造广东医谷背后的逻辑在于,如何让创新企业成为创新产业。”舒元的目标十分清晰。
“我们的发展完全按照产业创新思路来推进,前期构建综合性的创新业态,后期则聚焦垂直产业,进行产业孵化。”郑贵辉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在大健康、新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打造诸如广东医谷、广东材料谷这样的产业孵化器,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和产业的发展。
在郑贵辉看来,现在创投界更青睐于高科技的创业项目。“模式创新的项目,见效快,但跑得不远。两三年内估值不错,但5到10年后,干不过科技创新项目。”
他很早就投资科技项目,包括几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当初投资时,反对声一片。几年过去,大家十分佩服他的投资思路,这些项目基本都获得成功。
“得益于国家已形成的良好创新创业和科技生态环境,我们一直朝着这样的方向走。”郑贵辉表示,中大创新谷已提早谋划做好布局,剩下的就是不断吸纳创新要素,调动各种资源为科技创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