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剑利 张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不脱贫,全靠领路人。”放眼望去,如今的马家塔村已然变了新样: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400多平方米的便民活动中心、配备齐全的电力设施、近4公里的山路、摆放着2000多册农林和养生书籍的农民书屋、遍地扎根的核桃经济林……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面俨然出现于人们眼前,然而,这一切却离不开她的操劳忙碌……
她本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林业局的一名工程师,2015年8月受组织任命,随即被派往柳林县孟门镇马家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质疑,她俯下身,安下心,将自己融进去,走村串户,访贫苦,唠家常,她敢作敢当,雷厉风行,维护基层稳定,解决杂事纠纷,成为马家塔村村民心里常牵挂的“贴心人”,她就是陈燕荣,一位“80后”、心系马家塔村村民冷暖的“贴心人”。
立下“军令状”
驻村伊始,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陈燕荣变得有些焦虑,又有些紧张。“组织任命我来马家塔村担任第一书记职务是对我的信任,可是脱贫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的,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短板、寻支柱、谋发展,单纯掌握村中简单数据并不够,需要切身实地、挨家挨户了解问询才能再做进一步打算。”陈燕荣向《科学导报》记者回忆着刚开始的情形,面带笑容,稍作停顿后,又继续说道:“那时候接连十多天都睡不踏实,就想着怎么才能又好又快地开展工作,于是我当时就给自己立了十二个字的‘军令状:心系群众冷暖,立足村情发展。就是告诉自己要最大可能地帮助村民,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产业,带领全村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可还没等工作开展,陈燕荣就先接到了一个“恐吓电话”,是一个“刁难户”打来的,对方告诉她:“我让你平安回去,你就能平安回去,我不让你回去,你就别想回去。”原来,“刁难户”是想让陈燕荣帮助自己入党,在送礼被拒收后气不过,故意要找陈燕荣的麻烦。可陈燕荣并不是怕事的人,稍作冷静后,严厉斥责道:“县里让我到咱这儿来,说不好听的,就是‘放羊,听话了就一鞭子吆出去,不听话了就一鞭子吆回来。”话音刚落,对方撂下了电话,而这之后,也再没有人找陈燕荣的麻烦了。
为了尽快熟悉和适应农村的工作环境,接连几个月,陈燕荣和村干部一道走门串户,与不同层次的群众开始座谈沟通,不仅及时掌握了村情民意,还了解到了老党员、种养能手和贫困户的所想所盼以及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仅一年,陈燕荣就接访村民685人次,做学习工作笔记5万余字,入户走访村民达260余户,收集意见和建议36条,解决突出问题112个。
加快“补短板”
村中基本工作了解到位后,陈燕荣开始思索着马家塔村的“短板”。马家塔村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由杓子卯村、泥窑上村、马家塔村和辛庄则村四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村中共有333户979口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户21人,但总体人均生活水平較低,基础条件设施差,亟待改善。
那么从何处开始着手呢?党建是基层工作的根本,只有和村“两委”班子一同齐心协力才能加快脱贫脚步,于是,陈燕荣开始着手向上级申请,筹措资金。先是修建了近300平方米的四间办公场所,用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之后又投资建设了400多平方米的文化、便民服务中心,并相应配备了2000多册农林、养生书籍供村民阅读,令村民生活趣味有了极大提升。
然而,让陈燕荣心里挂念的还远不止这一桩事,同属于孟门镇的马家塔村和五里后村之间有一条只能通行一人的山路,每逢雨雪天,砂石就会顺着山势往下,很是危险,人们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前面的路了。久而久之,路就会塌陷,有时村民去一趟乡镇府,还需绕行其他路程,要花近30分钟。2016年,在陈燕荣的努力协调下,村民们答应出工修路,不到两个月,就修通了一条长近4公里、宽近5米的山路,且直通乡政府,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看着新修的山路,村民们心里说不出地开心和喜悦,望着眼前的这个书记,他们开始和陈燕荣熟络起来。
同年9月,另一件令陈燕荣“头疼”的事随即而来,辛庄则村因靠近采煤区房屋破旧不宜居住,需要整村移民搬迁,可村民有些不情愿,搬去哪、房子钱如何筹、地要如何划、搬迁后教育、养老、医疗状况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得到合理、有效地解决后,村民们才会放心。陈燕荣详细了解政策后,与村“两委”班子一起挨家挨户和村民们商议、解释,将具体任务安排到人,通过鼓励先搬迁者等办法来劝说其他村民,可这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搬迁的房子政府只给予60平方米面积补贴,余下面积需要村民自己掏钱,这对于当时本就生活困难的车新玉家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车新玉家有三个孩子,父母双亡,三个孩子自幼跟着奶奶生活,要到新的地方住固然是好,可钱从哪儿筹?因此,奶奶就不太情愿搬。”陈燕荣对记者说道。后来,陈燕荣在与多方沟通协调下,免费给车新玉家分出了一套房,且还为三个孩子争取到了一些学杂费和生活费,当然搬迁就变得不再困难了。
直到2017年8月底,陈燕荣在近一年的努力劝说下,107户农户房屋搬迁合同才签订完毕,移民搬迁工作也才进入收尾阶段。陈燕荣悬着的心也踏实了,而“短板”也快速补齐了。
种下“幸福树”
产业富农是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找到“金钥匙”,会用“金钥匙”,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陈燕荣开始思索着,她结合马家塔村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了发展核桃产业的规划布局,她先后为马家塔村新增核桃林305亩,现共有核桃林900余亩,涉及农户98户。看着种满马家塔村的核桃林,村民笑着对记者说道:“种下核桃树,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开始,它们就像一棵棵‘幸福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美好,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真是多亏了陈书记的带领。”
今年年初,在第一书记年货节上,陈燕荣就曾带着马家塔村的核桃帮着村民们售卖,卖力地宣传吆喝着:“营养丰富的核桃,吕梁柳林县的核桃,快来买,快来尝……”
“幸福树”的种植让马家塔村有了产业支柱,也让村民们心里有了依靠,更让村民们越发信赖陈燕荣,也更愿意跟着她干。
谈及今后整村脱贫打算,陈燕荣早已心里有数,她对记者说道:“还有一户人家未脱贫,这是我们今年重点帮扶对象。其次,辛庄则村整村搬迁后,新的面貌、新的蓝图已经规划好,想要建设示范乡镇,就要同步发展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产业链,促使村民收入增加,而村中的‘幸福树——核桃树也会继续种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基层工作任重而道远,陈燕荣努力着,期待着,马家塔的明天将更加明媚、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