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尔夫通过生动的笔触、翔实的研究重现了洪堡的探险之旅,也让我们重拾了洪堡富有远见的生态学观点。”《纽约时报》如此评价。
洪堡一生有很多经历,科学上贡献也难以计数,不过,本书作者并不想以传统方式为洪堡立传。
“这本书的主要论点在于洪堡的整体自然观,并着重强调他受到19世纪初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边和介绍。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重在洪堡的美洲之行,而后半部分则穿插描写他的后半生及其思想交游所及的人物群像。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就洪堡的具体学说作更多的深入说明,却呈现出19世纪欧洲社会中科学研究的传播方式及其与政治、文化生活的互动。
因此,“可以认为这并不是一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个时代科学文化的整体写照。”边和表示,通过本书中的洪堡,可以看到今天众所周知的某些自然观念并非古已有之,而是拜近代以降全球范围内若干重大学术突破所赐。
阅读整本书,会发现作者笔墨的重点落在洪堡的经历、观点以及与各方面人的交往,尤其写了他与歌德、托马斯·杰斐逊、西蒙·玻利瓦尔等文学家、政治家的来往,以及对达尔文、梭罗、马什、海克尔、缪尔等人的影响。
这本书是作者探索与洪堡相关的地点、通信、思想和日记后得到的结晶。也就不奇怪在书的最后,列有100页的索引、著作简介、参考文献,她参考和借鉴了上百本科学史专业著作和档案、信件等原始资料,并非泛泛之谈。
“19世纪,洪堡在做那个时代可能做到的最艰深、最博大也是最优美的学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常需要妥协,例如不得不接受普鲁士王廷的职位以换取稳定的薪水。”提到洪堡追求科学的经历时,边和认为,这对今天的科學工作者来说,至少能够提供一种“理解之同情”的感受,“也就是让我们看到过去的伟大成就是如何在巨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之上作出的,以及思想流传的渊源经常是出乎意料的。从这里出发,要看到学术生产是如何与更大的世界产生联系,并且将影响回馈到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