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力
王之涣(688—742)是我国唐代的一位大诗人。他的《凉州词》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可是这首诗究竟有多有名?我们讲两个故事,大家就知道了。
第一个故事名字叫“旗亭画壁”。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天,小雪飘飘,同在长安闲居的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三位诗人相约赏雪饮酒,于是便携手来到旗亭。饮酒期间,他们听到酒楼上有梨园班的歌女在唱曲。高适忽然提议说:“我们三个在诗坛上也算有点儿名气,但平日里从未分高下。今天这四位唱曲的姑娘唱谁的诗多,就算谁的名气大,可否?”王昌龄、王之涣听罢,连连说:“好!好!”这时,一个姑娘脱口唱道:“寒雨连江夜入无……”王昌龄一听便高兴地说道:“这是我的诗。”一曲歌罢,第二个姑娘唱道:“开箧泪沾臆……”高适听了大叫:“这是我的绝句!”第三位姑娘的歌声响起:“奉帚平明金殿开……”王昌龄更加得意起来,忙说:“又是我的诗。”此时,王之涣已经有些坐不住了,说:“这几位都是失意的乐官罢了。”他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位说:“如果她不唱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当第四位姑娘“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歌声响起,王之涣雀跃而起,连声道:“这回是我的诗!我的诗!”最后,王昌龄和高适心悦诚服地承认王之涣的这一首《凉州词》略胜一筹。
“旗亭画壁”虽是个故事,但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却可见当时无论在知识分子心中还是在黎民百姓心中,诗歌都有崇高的地位。他们都愿意感受一代诗人的情趣和胸怀。而诗一经配乐入调,经过众口传唱,便如插上翅膀一般,飞入乡野,家喻户晓。
第二个故事是清朝慈禧太后命人抄写王之涣的《凉州词》的故事。
据说,慈禧太后也很喜欢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了附庸风雅,一天,慈禧太后将宫中的书法大师找来,命他把王之涣的诗抄写在她的一把御扇上。书法家诚惶诚恐领命,回到家中,便一笔一画在扇面上写了起来,唯恐有一点儿闪失。可是人的精神一紧张,反而容易出错。就在书法家写完最后一笔,从头检查一遍的时候,忽然发现“黄河远上白云间”的“间”字漏掉了。他瞪大了眼睛也找不到“间”字,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地。这可怎么办呢?为了躲过这场杀身之祸,书法家快速转动脑筋,想办法应对慈禧太后即将到来的责难。当写好诗的扇子重回慈禧太后手中的时候,书法中的纰漏之处果然被她一眼看出。在慈禧太后严厉问责面前,书法家竭力为自己狡辩:“王之涣的诗固然是好,但倘若改成词,意境会更加开阔。”于是书法家按照词的写作格式,对全诗重新断句解读:“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太后听罢,反复按词的断句方式吟诵,感觉别有一番韵味,脸上的表情也渐渐“由阴转晴”。最后慈禧太后不仅没有责罚他,还给予嘉奖。
透过这两个故事,就不难回答王之涣的《凉州词》有多好的问题了。原来它唱起来好听,写出来好看,就是改成词来吟诵,也会让人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除此之外,它更好在情感的大气、深沉。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前两句写凉州(今甘肃武威)被塞外崇山峻岭包围,孤独地耸立在一片荒寒之中。远处的黄河之水自上而下滔滔奔流,一泻千里,更显得塞外天高地阔、大气磅礴。后两句写守边将士以笛声来表达思乡之情,声中有怨,然而怨又有何用?春风忘记了塞外大地,塞外又怎会有希望的春天?这首诗表达了守边士兵心中无限的忧怨之情。
王之涣之所以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诗章,是因为王之涣性格豪爽、为人正直。虽然他的祖父与父亲都做过县令,但是他并不想走通过科举考试当县令的道路。相反,他整日与好友舞刀弄枪,一腔豪侠之气,常“击剑悲歌”、壮怀激烈,为贫苦百姓的遭遇鸣不平。有什么样的人,才能有什么样的诗,可谓文如其人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