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莲
偶像崇拜指个体对自己所仰慕的对象产生的一种钦佩和推崇心理,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学习和模仿行为。偶像崇拜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偶像对青少年的影响重大。选择一个正面、积极的偶像可以给青少年带来正能量的引导,促进其学习和生活向健康、进取的方向发展。反之,则有反面的影响,影响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研究青少年选择偶像的标准、剖析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少年偶像崇拜现状分析
1.青少年偶像崇拜是一种普遍行为
笔者在技工院校从教多年,针对15~18岁的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超过1000人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肯定自己有偶像崇拜行为的人数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8%。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群体的普遍行为。
2.青少年崇拜偶像的职业分布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人崇拜的偶像为娱乐明星,甚至有些学生把偶像和娱乐明星等同起来,提到偶像崇拜第一反应就是追星。除娱乐明星外,其他的偶像职业分布依次为:体育明星、游戏角色、商界名人、各国政要、历史人物等。
3.青少年选择偶像的标准
被调查对象在谈及偶像选择标准时,超过七成人表示自己是“外貌协会”成员、“颜值即王道”,即最看中外形条件。他们选择崇拜偶像时对阅历、学识的要求并不太在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跟青少年相似或是自身所追求的特征:年轻貌美、特立独行、受人瞩目等。其余受访者的标准还包括:个人成就、人格魅力等。
4.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崇拜偶像的过程中,受偶像的行为、观念影响较大,如模仿其做人的态度、行事的风格、消费的观念,甚至语言、着装、发型等。另外,有些学生还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物力用于关注偶像的动态、为偶像作品声援等等。
5.学校和家庭对于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的参与程度
被调查者中,絕大部分表示父母从未与其进行过关于偶像相关问题的交流。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孩子崇拜谁,也不关心孩子有没有偶像,也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偶像批评的一无是处,导致与孩子的矛盾与对立更为严重。而在学校中,老师也极少提到此类话题,即使提到也多为粗暴禁止,不问学生喜欢谁,为什么喜欢,而只是一刀切:禁止追星。
二、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产生的原因
通过与受访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笔者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崇拜偶像并耗费较多精力去关注和模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精神空虚,寻找情感寄托
卢梭曾说过:“青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心理还不够成熟,但思维活跃、叛逆自负,又急于获得认同感。技工院校的学生较同年龄段的高中生而言更加叛逆不驯,因此与父母、师长、同学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他们的课业负担又远远少于高中生,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又精力充沛,狂热的偶像崇拜行为也就成为他们发泄过剩精力的一个途径。
2.盲从心理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知识、经验都比较欠缺,行事缺乏主见,因此受周边环境影响严重。当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有喜欢的偶像时,自己也要不甘人后。另有部分学生因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同伴孤立、成为“另类”,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而免于群体的压力。这两种心理都是造成青少年群体偶像崇拜的重要原因。
3.通过幻想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
对偶像的喜爱和狂热崇拜往往能够映照出青少年心中的某种梦幻和缺憾。偶像身上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完美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与青少年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差距较大,因而促使青少年产生某种叛逆和反抗,进而导致他们对现实的失望和否定,甚至一些迷恋偶像的青少年离开他们的学校和家庭,走上寻找偶像生活的迷途。
三、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引导教育
依据青少年群体偶像崇拜的心理和崇拜行为特点,应在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正确看待偶像崇拜行为,理性选择偶像。
1.学校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为人、处事的教育引导,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生偶像崇拜的问题上,学校不应该放任自流,可利用早读课、晚自习、主题班会课等活动对其加以引导。笔者在做班主任期间,曾组织本班同学利用晚自习时间总结关于自己崇拜的偶像的经历、选择的原因、偶像身上的闪光点、偶像带给自己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后在主题班会课上进行分享,倡导鼓励学生选择积极正面的偶像,并学习偶像身上的优点。面对选择有偏差的学生,及时进行深入交流,引导纠正其选择的标准,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2.家校联动,倡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审美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人生观念、性格特征、行事风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大,因此父母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另外,从孩子选择的偶像身上大体可以看出孩子的审美观念和精神信仰,因此家长应多关注孩子的偏好,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获得正能量的促进,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特质。
3.大众媒体恪守职业道德,多传播正能量
青少年获取偶像信息的主渠道是网络,而网络信息具有“随时发表,随地发表,随便什么人发表”的特殊性。有些媒体和明星为了获得点击量,故意制造和传播一些耸人听闻的不实消息,甚至曝隐私、秀下限……甄别能力尚不完善的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这些真假难辨、扑朔迷离的信息海洋中。因此,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已成当务之急。大众媒体报道应该守住新闻道德底线,做到实事求是,并在新闻报道中倡导正面的教育意义。媒体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规,严厉打击那些操纵和利用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侵害的利益群体和个人。公众人物更应该充分认识自身言行对青少年的示范作用,谨言慎行,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正视并承担起其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总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力合作,从认知疏导和行为控制两方面把握好教育内容,使他们顺利渡过这一成长的“危险时期”。
(作者单位:烟台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