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用于人皮肤癣菌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5-11 07:57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皮肤癣毛发真菌

麦 梅 珍

(佛山市高明区慢性病防治站 佛山 528500)

人皮肤癣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虽然不会造成致命性损害,但是对人们正常生活却有着严重影响。本病在健康人群和免疫缺陷人群中均可发生,文献资料显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感染皮肤癣菌的几率在10%~20%之间。在缺乏真菌检查室的地区常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作出诊断,一些患者虽然没有被真菌感染,但是由于诊断资料不全却经过长达数月之久的抗真菌治疗,由此可见,科学、及时的临床诊断对强化临床规范治疗具有重要价值[1~2]。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都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法,我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6例皮肤癣菌病患者,通过对标本的进一步检验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精准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站皮肤科门诊收治的86例皮肤癣菌病患者,经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皮肤癣菌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双盲、随机法将纳入研究的86例患者分为直接镜检组与培养组,各组43例。直接镜检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8.47±3.19)岁;培养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9.10±3.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直接镜检组

采集患者病变部位的皮屑、甲屑、毛发等样本,皮屑、甲屑样本可以在皮损边缘或变色松脆的指甲边缘用钝刀轻轻刮取,毛发样本可用拔毛镊拔取病变部位的毛发,置于玻片上,滴1滴10%~20%的KOH,覆盖玻片后在酒精上微微加温,待标本溶解后轻轻加压盖玻片使标本透明,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真菌形态。

1.2.2培养组

采集患者病变部位的皮屑、甲屑、毛发等样本,样本采集方法与直接镜检法相同,制作培养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将样本接种于制作好的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菌落出现后需定期观察其生长情况。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检查的阳性率,直接镜检法阳性标准:可见菌丝或孢子,每个部位的真菌形态有所不同,皮屑部位真菌形态为分隔菌丝,孢子成串;甲屑部位真菌形态为链状菌丝,小孢子成串;毛发部位真菌形态为链状小孢子。培养法阳性标准:培养24h后可见绒毛样菌丝,48h后可见白色菌落,72h后菌落转变为纽扣状,并自中心向外周颜色逐渐加深。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Epidate3.0录入、核对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两组或多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检验阳性率对比,培养组的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检验阳性率对比[n(%)]

组别例数阳性阴性阳性率直接镜检组43222151.2培养组4335881.4χ28.256P<0.05

3 讨论

皮肤癣菌是造成浅部真菌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主要侵及人体角蛋白组织,包括人体皮肤、指甲、毛发等,可引起皮肤癣菌病。临床将皮肤癣菌分为3种,每一种致病菌均在人体皮肤、毛发等部位找到,可通过接触、食入等多种方式传播引起直接或间接感染[3]。在西方发达国家,指(趾)甲感染率在3%~22%之间,我国目前尚无明确报道。虽然本病不足以造成致命性危险,但是会对患者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避免感染扩散[4]。

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检验方法,其中直接镜检法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真菌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种浅部、深部真菌疾病检测,阳性结果能够明确真菌是否存在,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一般可确诊,但是不能确定致病菌类型,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真菌感染可能。一些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或偏远地区,由于缺少真菌检查室,无法完成真菌检验,传统检查的敏感性较差且等待时间长,导致一些患者在确诊前得不到规范治疗[5~7]。本组资料显示直接镜检法的阳性率为51.2%,而培养法的阳性率为81.4%,与直接镜检法相比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有研究对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应用的阳性率进行分析,发现阳性率并没有提高,表明联合检验并不会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临床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使用镊子等采集患者头屑、毛发标本,如果是皮肤癣症可采用小刀刮剥皮损部位,采集前需先用消毒剂擦洗以保证标本无菌。本次研究发现直接镜检组的阳性率较低,可能与患者自行用药或清洗等患者自身因素有一定关系,虽然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单一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性不明显,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重视联合检测在重复检测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联合检测能够减少某一种检测方法的失误,从而对诊断起到一定诊断帮助。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当注意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在直接镜检法操作中,采集样本所使用的拔毛镊或钝刀使用前应当在火焰上消毒,冷却后使用,在拔取毛发样本时,直接肉眼观察很难准确拔取,因此可在放大镜或紫外线灯下观察并选择病发,标本留取后应当严格保质保量谨防污染。镜检过程中应当注意区分菌丝、孢子与纤维、表皮细胞、气泡等,以免造成误诊。在培养法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避免污染,而且建议多点、多次培养,从而保证结果的可信度,对于培养分离得到的真菌,应当结合菌落及显微镜下形态学特点作出诊断。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综合分析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的结果,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皮肤癣菌致病菌种类繁多,分布特点与敏感药物也明显不同,完善临床诊断对提高本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皮肤癣菌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首先应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同时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加强自身卫生管理,衣物鞋袜、毛巾等应当做到用后清洗或消毒,减少自身传染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皮肤癣菌的患者不建议游泳,尤其是禁止到公共泳池游泳,国家也出台条例明文禁止皮肤癣菌患者进入人工泳池游泳,此举不仅能够避免患者在接触水后继发细菌感染,也能防止传染给他人,因为泳池内的环境非常适合细菌与真菌生长,因此病菌繁殖与传染速度更快。

综上,培养法与直接镜检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检验方法,培养法在皮肤癣菌病中的检验准确率更高,可作为临床检验的首选方法,真菌培养的目的在于提高致病菌检出的阳性率并确定致病菌种类,一旦发现诊断即可确立,单独靠一次培养往往不能确定,还需多次培养或结合其他检测结果确定,因此强调直接镜检与培养法相结合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 王有为,罗才会,李红霞,等.47766例拟诊皮肤真菌病患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分析.中国真菌学杂志,2016,11(1):37~40.

2 杨虹,李民,高志琴,等.33例儿童甲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2):74~76.

3 费实,李振洁,高爱莉,等.5739例皮肤科门诊老年性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79~181.

4 徐建平,Heather Yoell.甲真菌病概述及其诊断最新进展.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2):111~118.

5 张华丽,廉翠红,张书岭,等.两种培养基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中国热带医学,2012,12(3):340~341.

6 张宝凤,江广春,陈凤英.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检验效果对比研究.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6):850~851.

7 黄志雄.特比萘芬用于皮肤癣菌病临床治疗的观察研究.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79~82.

猜你喜欢
皮肤癣毛发真菌
牛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别乱修剪“那儿”的毛发
真菌造房子
疑似野人毛发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
毛发移植手术治疗并发症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