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轶
近期国际政治颇为动荡,美叙战火燃烧,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受此影响,市场持续调整,仍然处于价值洼地的银行股亦被大幅错杀。银行股是今年以来我们持续重点看好的品种,逻辑也很简单:业绩提升,估值低,资金面改善。
首先看业绩。已披露2017年报的15家银行整体归属母公司利润增速较前三季度的4.45%小幅回升至4.66%,仍处于向好通道未变。同比来看,15家整体业绩增速较上年加快3.63pct,其中五大行较去年同期提升更为显著,达3.92pct。其次看估值。银行股当前整体市盈率只有不到7倍,市净率只有0.9倍。横向比较看,银行股市盈率和市净率均为A股所有行业最低;纵向比较看,银行股历史底部为0.8倍市净率,当前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比较看,美国等发达国家银行股市净率基本为1.3倍,远高于A股银行股。再次看资金面。其一,5月1日,两地互联互通将扩容,额度扩大4倍,每日资金流入520亿元。其二,5月底6月初,MSCI指数将正式纳入A股,指数型基金需要增加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的配置比例。
可以说银行股是当前整个A股市场最突出的洼地资产。但长期以来,市场对银行股却存有诸多偏见,最主要的莫过于认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银行股的黄金投资期也已经过去。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确实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在速度降下来之后,质量也得到了巩固。尤其是过去两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煤炭、钢铁等传统周期性行业的盈利出现了显著的改善,银行的坏账风险显著降低。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我国GDP增速始终在6%-7%这一区间波动,A股银行的盈利增速却从2015年时的1.8%大幅提升到了2017年的接近5%的原因。未来五年银行业ROE依然能维持在13%-15%的较高水平,横向对比看,依然是一门好生意。
具体到机会上,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银行里具备零售端优势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更值得看好。中小行在规模扩张方面受金融去杠杆影响更甚,而国有大行受影响较小;國有大行受益于低且稳定的负债成本,息差扩张对业绩的边际贡献更为显著;国有大行在良好的业绩支撑情况下,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补齐短板,释放业绩的空间优于中小银行。得零售者得天下,是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所得出的共识。作为两家零售业务最强的上市银行,招商银行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进行了两次零售转型,先行优势明显,而平安银行借助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零售业务发展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