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钊
摘 要:很多时候,人总是以一种很轻松的高高在上的姿态在看待别人,作为教育者同样摆脱不了这种情况,理所当然,从不低头,以这样的一种心态在教育学生,这最后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过往,回忆自己在被父母教育,老师教育,社会教育中,想想当初自己的感受,也换位思考一下,作为“权威”的你,应该如何对待学生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关键词:镜像教育;公正;客观;尊重
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话对于教育者来说最恰当不过了。或许我们没有兴替朝代之能,但作为教书这行,我们却有责任做好本职工作——育人。
确切地说育人并非班主任之责,也并非任课老师之责,事实上它是社会之责。但我们没有这个权利,也没这个能力去要求人人尽其社会责任,更何况,就算你有心,但一个社会的良好氛围,一个民族整体素养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麻痹大意,因为塑造一个人可能需要几十年,而毁掉一个人可能只要几天的功夫,作为未成人年必定要接触的对象——教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举足轻重。
每个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都振振有词,讲起道理都头头是道,可是,在学生的眼里,你的话有多少分量?难道你觉得老师这个称呼就仅仅是两个字,学生就会盲目的崇拜你?难道你说出有些话时,就没想过自己又相信多少?
想让自己在学生心中成为那座泰山,能够压得住,能够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稳得住、又足够亮的指明灯,你又需要注意什么?
你是否有这么一瞬间,感觉自己很讨厌,甚至为自己是这样的一种人而感到耻辱,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至少说明你还能客观看待自己,因为人总是有缺点的。而如果从没感觉到自己的不适,作为教师你是不够资格的。就如我自身,细细回忆生活中的很多事,发现很多事上仍喜欢跟父亲对着干,以至于现在都很难改掉有些脾性,也形成了性格方面的很多缺点,比如爱计较,爱抱怨,但不知是基因问题,还是后期教育问题,我有个好习惯,做事属于那种很细心的人,以至于我很会观察他人的对与错,以人为镜知得失,致使成长过程中很多同龄人都会犯的错误在我身上很少出现,也许这就是成熟的体现吧。而在分析他人的行为过程中,我会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比如说我父亲,不是简单的说他的某些行为我看不惯甚至厌恶,我会思考我为什么会看不惯这些东西,如果有一天当同样的条件、诱惑摆在眼前,我是否还能淡然如初,如果届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我又会牺牲什么来保全那份纯真,那份渴望的公平。对,公平,无论是朋友,家人,爱人,选择相信你,那不是简单的两个字,而需要你用一生去证明,有恩必报,这就是种公平,公平所衍生出来的道德有很多,比如诚实、守信,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公平的丧失是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当然这里谈到我的父亲并不是说他的所有都是有问题的,而是辩证地看待他的所有!
当你能思考到这个层面时,哪怕再差的脾气都会被理性所压制,我们说,要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智商,作为学生,无论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再怎么幼稚,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所以有些老师平时的言行对学生是一套,对他人是另外的一套,殊不知学生都很爱八卦,你的处心积虑只有你自己还蒙在鼓里,其他人早就把他当成饭后谈资了,当一个虚伪的,没有诚信的老师在涛涛其谈,大讲道理之时,下面又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对待?有时候觉得,这样的老师还是闭上嘴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至少那样学生还不会知道老师您是这样的一个人,此时还会因为不熟悉而对你保持有基本的尊重。你一开口,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原来跟普通人没区别!
所以,我觉得教育,真正的主体应该是自己,从过往,从他人这些镜子中寻找真理,寻找做人的道理,纠正自己的三观,做一个真正的榜样,届时你讲的话哪怕再朴实,学生也会把他当做是一条格言,在其成长的道路上为他保驾护航,甚至当你到了一定的境界,哪怕你沉默着,你平时的一举一动也会感染着周边的人。
我经常跟学生说,从生物学角度讲,无论是女生,男生,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不容易,成年男性每天可产生几千万至上亿个精子,你的出生证明了你跑赢了上亿的兄弟姐妹,或许你的生活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但是请善待你自己,我知道那种失落的感觉不好受,但如果就此放弃,你的后代也会重走你的老路,你的一生一世都会处在这个恶性循环中,大家的相遇是种缘分,也请多思考人生,不要大喜大悲,理性看待一切,当你完善了自己,总有它一天,你会发现,不仅仅你得到了回报,你的后代也会秉承你的思想做一个沉稳的人,要知道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在老师,更在自我。
参考文献:
[1]毛玉芳.镜像理论的反思——由网络自拍引起的自我认识[J].教育,2015(22):275-276.
[2]谢玲.从镜像理论剖析莫里森小说中的自我意识[J].芒种, 2012(16):61-62.
[3]劉铁芳.自我认识的提升与个体价值精神的超越——论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引导[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