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雷锋将军”陶克

2018-05-10 03:24李政葳夏一萌
至爱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将军

文|李政葳 夏一萌

陶克

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军队战略咨询委员、《雷锋》杂志总编辑

“雷锋”─这是一个中华大地上妇孺皆知的响亮名字,并已然成了人们所熟知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他的榜样力量,感动了一代代中国人。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怎样学雷锋?如何更好地践行和弘扬雷锋精神?《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少将,用10余年时间走访了雷锋的故友,笔下还原出许许多多关于雷锋的真实故事。他说,雷锋精神在中国已流传了半个多世纪,这一精神的传承不仅是群众活动,更逐渐有了自己的运行规律,而“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雷锋精神永远都不过时”。

01 虞仁昌连长为陶克将军颁奖

记者:2015年7月24日,《雷锋》杂志在北京创刊,这是中国第一本在全国公开发行,传播雷锋精神的专业杂志。现在杂志发展情况怎么样?

陶克:《雷锋》杂志创办以来,秉持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通过活动不断扩大影响。比如,2015年8月15日,纪念雷锋同志牺牲53周年,我们举办了一次“记忆与传承─激发年轻人传承雷锋精神和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积极性”活动。这次活动把雷锋曾经的榜样─冯健请到了现场。冯健是湖南省总工会的退休干部,她比雷锋大3岁,19岁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受到过毛主席接见。当时的雷锋握着冯健的手问:“怎样才能被毛主席接见?”冯健告诉雷锋:“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优异成绩,多为祖国发展做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雷锋在日记中做了生动记录,表示要“好好地学习,顽强地工作”,争取早日见到毛主席。为了让学雷锋常态化,2015年年底在纪念第三十个国际志愿者日和纪念雷锋同志诞辰75周年时,我们又成立了两支雷锋服务队:一个将北京10余所大学的志愿者服务队,组成了“首都大学生学雷锋服务团”,团部就设在海淀区文明办,我们《雷锋》杂志社成了一个联络站,负责制定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各项计划;之后我们又成立了“七老”(老红军、老八路、老将军、老部长、老军转、老科技、老先进)学雷锋扶贫志愿服务团。

“告诉大家‘雷锋精神为什么是永恒的’”

记者:去年,国内首个雷锋学院在上海建立,致力于雷锋文化的研究,为全国学雷锋组织培养思想理论骨干。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吗?

陶克:为聚集力量加强对雷锋文化的研究,我们在上海办起了雷锋学院。雷锋学院开班时,有专家讲述了雷锋成长的道路,并分析了雷锋精神究竟如何养成;也有人根据雷锋故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这种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我自己也根据多年对雷锋事迹的采访,给大家呈现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真实亲切的雷锋,告诉大家“雷锋精神为什么是永恒的”。

随着时间的沉淀,我认为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了一门文化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一是雷锋本身的事迹和日记,这是研究雷锋文化学的基础和实践。二是20世纪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对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的论述。我记得当年在省部级以上的人群中,就有100多人为雷锋题词、作诗或撰文。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以来先后在不同场合就学雷锋发表了10多次重要论述,对雷锋精神和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作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概括,提出了“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学雷锋要从娃娃抓起”“要世世代代弘扬下去”等重要论述,为我们研究雷锋文化学指明了方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和国的开创者和共产党的执政者为什么都将目光集中在雷锋身上?一个普通战士如何形成这样一种强大的精神?为何这种精神在50多年里经久不衰?这些应该成为这门文化学科研究的问题。

“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榜样的力量”

记者:有媒体近期开展了两周的“雷锋精神”调研,调查结果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当下学习雷锋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对于“新时代如何学习雷锋精神”这一问题,您怎么看?

陶克:好人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社会上只有好人多了,民族才能蓬勃发展,才能永葆生机。虽然雷锋同志只有短暂的22岁,却有上千件好事值得我们学习。而在雷锋之后的时代,同样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雷锋的队伍一直在不断扩大。实际上,当我们真的深入到群众中,到基层工厂、企业里就会发现,其实“雷锋”很多,“雷锋”并没有走。

记者:对现在年轻人来说,知道雷锋名字的似乎不少,但了解雷锋的具体事迹的人不多。您认为80后、90后年轻一代关于雷锋精神的领悟,和您这代人的理解存在差异吗?

陶克:有一位住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叫刘英的老人,转了四趟公交车,专门到我们杂志社订阅杂志,他说“自己订杂志,主要给儿孙辈看”。

我认为现在在一些中学、大学里出现投毒、暴力事件,与现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榜样有很大关系。价值观的形成不能没有榜样,榜样不能靠几个明星形象来支撑。

雷锋是中国好人的形象,是带来温暖的形象。“雷锋”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道德的符号,成了中国好人的代表,就像提起传统文化人们会想到孔圣人,提起好人,人们都会说“他是雷锋”。

“要与抹黑雷锋的攻击算一次总账”

记者:近年来,时常出现不相信雷锋、抹黑雷锋形象、诋毁雷锋精神等现象,对于这些质疑声,我们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 度?

陶克:是的,还有人在某知名网站上发文攻击雷锋。近些年在中国的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上,职业抹黑中国道德偶像的微信公共账号、微博账号、论坛水军铺天盖地,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的正面偶像可以逃过他们的抹黑,抹黑雷锋的现象也屡屡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复杂形势和政治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给我们敲响了警 钟。

驳斥这些言论首先要还原真实,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遍访了雷锋的战友,很多故事都有人证、物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些证据公布出去。

纵观学雷锋活动半个多世纪的起起伏伏,剖析社会上对学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以及对一切英雄的歪曲诋毁,不难看出,维护和诋毁的较量,实质上是两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较量。也暴露出敌对势力对我们文化冷战的险恶用心。

学习雷锋首先要捍卫雷锋。实际上,今后这类攻击还会很多,我认为战胜它们的最好办法就是来一次彻底的算账,根据对方攻击的点,依据实情进行一次彻底的反击。

编后记

今年3月,带着万物复苏的喜悦,全国的学雷锋活动在这个月显得分外热烈。《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将军离开北京踏上了宣讲雷锋的征程。经由福州、济南、长沙、上海……宣讲雷锋成为了脚踏实地的步伐。宣讲之余,陶克将军专程再次慰问病愈出院的雷锋生前连长虞仁昌,他已年近90岁。虞连长在听说陶克将军要去探望他的消息后,早已沉浸在心怀激动的等待中。走进虞仁昌老人家,老人满脸笑容走向客厅,他介绍了自己出院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十分感激陶克将军一直以来的牵挂,并且帮助联系医疗救助。

02 陶克少将在上海建桥学院作报告 03 “雷锋将军”颁奖词

04 《雷锋》杂志封面

寒暄之后,虞仁昌老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一份专门为陶克将军手写的奖状,并且要亲自给陶克将军佩戴奖章,授予陶克将军“雷锋将军”的称号,他说:“以前都是将军给百姓颁奖,今天我这个百姓要给将军颁奖。”

颁奖的同时,老人声音洪亮地朗读起自己手写的颁奖词:“共和国将军陶克同志,几十年来高举雷锋的大旗,捍卫雷锋,传承雷锋精神,撰写《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等著作,创办雷锋学院,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学雷锋,再创卓越。经九旬老人我提议,遵循百姓口碑,特授予陶克同志‘雷锋将军’荣誉称号。愿与将军共勉!”大家都被老人朴实的嗓音、真挚的情感所感动。

接到这份意外的惊喜,陶克将军心情十分激动,他湿润着眼眶说:“今天这份礼物让我太震惊了,我怕自己难以承载这份沉淀的荣誉,我并没有做什么,我做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愿雷锋精神永存,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好。”

临行前,陶克将军特意把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送到虞仁昌老人手里,虞老看到后说:“这是纪念雷锋最好的礼物。”

听到虞仁昌连长一番佳赞后,陶克将军含泪表示:“我一定不辜负老连长的期望和嘱托,一定把《雷锋》杂志办好,办到百姓心中,让它走进校园、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让雷锋精神世世代代弘扬下 去。”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将军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我家的“将军”
将军
将军驾到
写给雷锋
学雷锋,他们一直在路上
学雷锋 知感恩
将军完婚
他们二十四年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