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东梅(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福建建瓯 353100)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已经做出了明确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中足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因为只有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人才。而那些仅仅业务精湛、技艺高超、知识丰富、能力出众,但是品质低劣、思想堕落、心理扭曲的所谓“人才”,只能是一个不合格的人才,并且随时可能做出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行为[1]。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语文的独特学科性质,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同家长进行密切的配合,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基础仍然在于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必须是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大多是词汇优美、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富含哲理的诗歌、散文,抑或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小说、古文。深入研究这些文章,深入挖掘其中包含的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节点,然后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体会文章意境,强化心理素质[2]。如通过剖析文章人物心理,让学生明辨是非,化解心理方面的矛盾;通过剖析典型人物的心理特征来让学生明辨是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与失败。
例如,在《老人与海》的备课中,主人公老渔人桑提亚哥作为“打不败的失败者”的人物形象超越了他的失败,升华了存在的意义,失败后的言语与行为又折射出海明威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精神上的胜利给了这些失败者和其创造者做人的尊严和勇气。备课时,教师可以着重从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入手,设置问题、设置讨论方向,并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和心理展开备课,以此指导学习与生活,达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同学生进行深入的互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保证学生向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方向良好发展,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此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开展教学。语文课上,教师应当在学生个性情感涌动的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有很强的情感因素,而学生的个性往往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教师将学生的个性情感激发起来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个性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动、敬佩、震撼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健康有益的心理品质。
例如,学习了莫泊桑的《项链》一文,学生归纳文章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特征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她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所以丢失项链、劳苦十年也是她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有的同学认为她是一个讲求诚信、吃苦耐劳的人,应该值得我们赞扬。对此,可以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或者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完全张扬,并进行合理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爱慕虚荣是一种有害的行为,脚踏实地、自尊自爱才是正途”这一思想,使学生受到心理健康的教育。
又如,《祝福》中众人对祥林嫂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叼走时的冷漠态度时,学生对众人的感情已近于愤怒,这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既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割裂课堂教学的整体,把语文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教学契机。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人生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压力大,生活紧张,但也是充实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个阶段叛逆性强,但也是一个人的坚强毅力和顽强生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是青春发育的重要时期,因此会有成功与挫折,会有喜悦与悲伤,但是正是这些对立的因素,才形成了整个高中时期的美好回忆[3]。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明确高中时期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理解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持之以恒精神不足、眼高手低现象严重、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是一种正常现象,并同学生和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广泛的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活动,取得家长和学生的信任,共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更大提升。例如在阶段性检测成绩公布后,没有一味采取表扬或批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同学生一起分析成绩提升或下降的原因,寻找成功的经验,积累失败的教训,在了解到学生因为学习的黄金时间看闲杂书籍、过量玩手机等现象影响成绩,造成心理郁闷、压抑的情况后,及时通过家长会、家校通、和家长个别交流的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学生订立“攻守同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更大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是随机的,像春雨润物。教师平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心理渗透,例如通过学习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师风范,增强人生信念;通过作文、日记、随笔、短信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内心变化,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压力的释放、身心的愉悦、思想的强化……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保持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同时进行,重视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节点,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的同步发展、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谋东.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科学,2016,(5):179.
[2] 王小燕.润物细无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体会[J].中学英语之友,2015,(16):96-97.
[3] 柳凤.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情感读本,201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