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衡 杨欣奕 马光宇 杨迪
摘 要:本文对清代太医院招生考试制度行了考证,从史学角度对清代太医院招生、教学、考试制度进行了初探。为探索、研究清代太医院的建制提供了文献学资料。关键词:清代;太医院;考试;制度一、太医院的招生制度(一)医家世袭医职的世袭,古来有之,所谓“方伎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1]。先秦时期,医学便由王朝委任的官吏掌握,传说中的苗父、巫彭、巫咸等人,就是掌握医学知识的官吏。蒙元入主中原后,将所有行医之人编为医户,要求医户子弟世代承袭,不得叛籍。明代沿袭元代的行户世袭制度,实行军民异籍,并且强化了对拥有专业技能的“艺术之人”的管理。清代的医疗制度基本沿袭明代清代虽无严谨的职业世袭规定,但行医世家可向太医院举荐人才,很多太医都具有医家背景。如:外科大夫祁嘉钊。其父祁坤为康熙初年官至太医院院判,著有《外科大成》。祁嘉钊得其父真传,从康熙三十六年(1697)起在内廷供奉,历事康雍二朝。(二)征召、保送清代太医院医人来源保送很多。雍正元年上谕良医须得老成而经历多者,果有精通医理,疗疾有效者,著京外大臣保奏准其子弟一人随同来京,著大学士九卿议奏。遵旨议定令九卿各部院堂官暨直省将军、督抚、都统、副都统、提督、总兵各举灼知之年老医生,不拘有职无职,统由该地方官选派护送到京城,然后礼部太医院进行面为考试,即行引见入直供事有职者加予封典,优给俸禄,无职者留院授职。此外,仍可带着其随行子弟。(三)捐纳补任捐纳,即个人向国家交纳一定的钱粮来获取官衔。秦汉时期就有百姓“输粟”、“买爵”、“入赀”的记载,后来历朝历代皆行此举。朝廷吏治败坏,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国家财政出现困难,为弥补国库收入的不足,朝廷开始允许军民纳米、纳粟补官,太医院中自然也出现了这种任其捐纳就能出任入院任职的不正之风。这一制度的规定,给太医院选拔人才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二、太医院的教学制度(一)科目设置清代太医院的医学分科在大体上承袭明制的基础上逐步加以合并,至同治五年(1866)精简成五科。清朝初期,医学分为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针灸及正骨十一科,与明代中后期别无二致,只是将外科又改称疮疡而已。痘疹一科在明代中后期已出现,说明当时天花一类的传染性疾病已经较为严重。清朝太医院沿袭明制取消祝由科,由于祝由科在中央医学中遭到取缔,所以利用禁咒治病的方法在官方医疗机构中濒临失传,清代名医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祝由科论》说:“(祝由)古法今已不传。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而病之大者,全不见功。”3嘉庆二年(1797),痘疹划归小方脉科,口齒与咽喉合为一科,共计九科。嘉庆六年(1801)正骨科划归上驷院,由蒙古医生充任。蒙古医生正骨手法独到,疗效很好。1蒙古医生的正骨疗法多靠口述和手术实践的直接传授,少有专著,因此要得到真传必须拜师。道光二年(1822),道光帝上谕:“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1]认为针灸需袒露肉体,难登大雅,着令永远取消太医院针灸一科。同治五年,御史胡庆源上奏请求整顿医学,限于经费短缺,经礼部会同太医院议定:“勉就该院已圮教习厅略加修葺,暂立五科,即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是也。”[2]可见,清代太医院医学分科在不断合并与衰减的趋势。(二)教学内容清代太医院教习厅的授课内容与明代相差无几,都是以《内经》、《难经》,《脉经》、《本草经》、《伤寒论》等紧要方书作为基本教材,要求学生重点研读。太医院院判吴谦、刘裕铎等人奉旨编著的《医宗金鉴》一书在乾隆十四年(1749)刊行后,随即也被列为太医院的必修书目。该书收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迄明清的历代医学著作之精华,自刊行之后,一直作为广大医师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太医院院使张仲元因受西学影响,改革太医院的教学进行改革,[3]提倡中西结合,德智体并重。但后来西医班由于经费不足并未办成。三、太医院的考试制度太医院对统属的医师有一套详细的考核进黜规定。大夫们要想成功晋升,必须经过层层考查,方能跻身医官行列侍奉御前。太医院肄业生由太医院堂官每年分四季考试,从《内经》、《难经》、《脉经》、《本草经》及各科重要方书中出题作论,分别等第,申明礼部注册,每隔三年由礼部堂官来院考试,取中者曰医士,不取者仍照常肄业,以待再考。同治五年改设医学馆,并将四季考改为二季考,于仲春仲秋时考之。无论医士、恩粮生、肄业生,统由堂官(即院使)面试,出题多本《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有时也考《内经》、《难经》。每到寅申年,太医院院使、院判,会同礼部堂官,除御医毋庸考试外,所有吏目以下各员生均一律会考凡备卷、受卷均由收掌官批阅,由教习评定等第,由太医院堂官封送礼部复勘。到院拆封,咨行吏礼部注册遇有应升缺出,咨行吏部查核,由院奏咨补用。凡考取一二等者,如无处分事故,按名挨次拟补;三等照旧供职,暂停升转;四等者罚停会考一次;不列等者革职留院效力,下届仍准入考。参考文献[1]萧一山:《清代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宫中档雍正朝奏折》[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3]陶御风:《历代笔记医事别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4]赵绍琴.赵绍琴医学全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339-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