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凌林
南北朝时梁朝太守鱼弘,常对人说,我当一郡太守,就要搞他个“水中鱼蟹盡,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中百姓尽”。因此百姓称其“四尽太守”。唐代洛州司佥严升期,代理侍御史,嗜食牛肉,巡察所至州县,都要为他宰牛。大小问题,只要交纳金银,一概不予追究,时人讥讽其为“金牛御史”。
历史上,贪官多有惟妙惟肖、堪称写照的绰号。这些绰号在刻画贪官的恶行恶相上,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时下贪官也大都有绰号。这些绰号也是那样入木三分,耐人寻味。
四川雅安原市委书记徐孟加,因其“钱多、房多、女人多”而被坊间戏称为“徐三多”;山西省绛县法院原副院长姚晓红,从一个司机靠巴结升迁,不仅生活腐化到喝人奶的程度,而且打骂残害群众,于是人们赏给他一个绰号——“三盲院长”(文盲、法盲、流氓);广东省湛江市原市委书记陈国庆在台上时“什么酒都敢喝,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人都敢用”,人称“三敢书记”。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这样的绰号显然是攫其要害,痛斥他们藐视法规、无法无天。
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因大拆大建、学日本人语气说话而被老百姓戏称为“拆迁大佐”;怀化市原副市长李自成,与古人同名,还以胆子大闻名,号称“没有不敢干的事,没有干不成的事”,人送绰号“李闯王”;广州市原市委书记万庆良曾称:“我工作二十多年还没有买房,还住在珠江帝景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的宿舍,每月交房租六百元。”当时珠江帝景市场价每平方米三万五千元,租赁价远不止六百元,让人想起了“何不食肉糜”的典故,于是“六百帝”的绰号不胫而走;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绰号“王坏种”,还恬不知耻地说:“叫我‘王坏种,是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绰号,或文或白,无不痛切,自然百姓讥其无知,表达憎恶了。
知政失者在草野,闻官员绰号可知廉腐。贪官的绰号,也是一种“坊间口碑”,包含着社情民意,虽寥寥数字却能将其丑态恶行刻画无遗。每个贪官绰号背后,都有着贪官几段厚黑的故事,都深藏着人们对其深恶痛绝的血泪控诉。
窥斑可知豹。贪官的绰号,也是反腐的信号灯和指路标。相关领导和部门应善于读懂这些绰号,以便顺藤摸瓜,打虎拍蝇。
【原载《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