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筱[辽宁大学文学院, 沈阳 11013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节气制度,它以约15天为一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开创之前,我们国土上有齐国的三十节气的制定方法。它以12天为一个节气段,文本可追溯到《管子·幼官》。但是这种气候基本适用于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的地理条件,而且有一定的缺点,并不适用于普遍的劳动生产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并且是最具有科学性的。按照现代地理学理论,这种制定是根据太阳在黄经上从春分开始,每次移动15度,便算是度过了一个节气。《尚书·尧典》中已经提及测定“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即现在的两分两至)的办法,《左传》写一场事件曾曰:“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事件发生在鲁僖公五年,他曾经在日南至(冬至日)之时登台观云。文中提及的“分、至、启、闭”实际指代“两分两至四立”这八个节气。《管子·轻重》中也基本指出已经存在“八节”,只是未明确命名。从《吕氏春秋》开始,节气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仲春纪》《季春纪》等篇章,共十二篇,完整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如《仲春纪》中所言:“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就是现在“惊蛰”的前身;《仲冬记》中“冰方盛,水泽腹”,即水泽之处冰已经冻到水底了,后来便演变为“大寒”。
今日之节气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真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是在《淮南子·天文训》中齐全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且在东汉时期,张衡创制的浑象仪已经将这二十四节气刻制在其上。如下表所示:
《淮南子·天文训》春夏秋冬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雨水 小满 处暑 大雪惊蛰 芒种 白露 大雪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清明 小暑 寒露 小寒谷雨 大暑 霜降 大寒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间囊括了广阔的社会风貌,尤以反映民间生活的十五国风成就颇高。由于其广泛的容纳性,男女情爱、时令农忙、离愁别绪在《诗经》中都有涉及。关于节气的诗歌,更成为后人研究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最生动的案例。《秦风·蒹葭》中记载了“白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重章叠句,首句起兴,以“白露为霜”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为“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而《孝纬经》中这样说道:“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气温渐低,露凝成白色。这是关于节气较早的记载,在这一诗中,“白露”间接地成了追寻美好伊人的美丽背景,伊人又点缀了深秋里如霜的白露,二者交相呼应。
《豳风·七月》按时记事,按照季节的先后,描写原始先民的劳动和生活:“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义在今天仍容易让人混淆,它是指七月大火星向下降行,天气渐渐转向寒冷,因而有了后面的裁制冬衣以备严寒。诗歌对每一个月份所要做的事一一记载。就时令节气方面来说,这首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它真实展现了当时人民的农业生活。古代中国,农业作为社会的核心产业,与人们的生存温饱息息相关。丰收意味着有衣有食,而农业收成不好,则意味着食不果腹。时令季节对于农业的影响极其巨大,节气便应运而生,它指导着农业社会里人们的生产活动。《七月》这首诗表明,在《诗经》所产生的时代里,人们对于时令节气已经有了自觉意识,这是在漫长时间中积累和摸索出的一套经验,在诗中留下了一幅真实的劳动场景的画卷。
《诗经》中关于节气的记载还有许多,以这两首最具典型性。从《诗经》里的诗歌可以看出,尽管还未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的体系,但先民们已经有了时令节气的自觉,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来调整农业的行动,甚至将自己的心意情感与季节相关联。这显示了在春秋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季节的关注。这种初步的关注最终引向二十四节气体系的完备。
自然风物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一个重要领域,山水、田园无不包含着自然的美与趣味。而自然四时的变化为诗歌构建了不同的风光场景以供描述——这便是节气的一个重大意义。同时它也是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人类思想与情感随之变化,呈现出人世情感的真实。节气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杜牧有诗《清明》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便是直接说明诗歌创作的缘起与背景。自节气完备并创制历法后,后人一直沿用。几乎每一个节气都有相应的诗歌,杜甫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句子描写雨水这个节气,陆游有“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诗来写芒种。节气不是浮于书本的空泛字句,它是真实的带有温度的某个时间段。以节气为背景,不仅落实了作品的时间,更展现了当时的季节和环境。
对于普通农人来说,节气是对农业种植的重要指导,而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它是诗人们“遵四时以叹逝”的重要标尺。阐释和交代作品的背景和时间,这是节气对于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影响。
《诗经》有“赋、比、兴”的原则,其中“兴”就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以此物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蒹葭》一诗中,先言蒹葭茂盛,露水凝成白霜,在这样的季节里,诗歌中主人公不断追寻伊人。环境首先为诗歌带来清朗的氛围,为主人公的行动做好了铺垫。由此可见,节气的描写对于一首诗或者一个文学作品而言,可以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不仅在《诗经》中,在其他诸多文学作品里,节气都是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所营造的氛围也是情感的隐秘抒发。春季万物生长,其中节气大多给人喜悦之感;而严冬肃杀,各节气则是用以表达萧条的光景。不同的节气抒发作者不同的感受。
正如提到“秋”便让人联想到萧瑟的场景,不同的节气时段也通向某种特定的情感意象,在长期的沉淀下,人们的思想情感与节气物象间建立起稳定的桥梁。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心理范式。譬如“清明”时节,常常与多雨和萧瑟幽怨的情感相关联;提到“秋分”,便想到收获;而“霜降”“冬至”等,则是萧条肃杀的气氛的代言。
中国的节气因其固有的特点而常常与某种情感意象相关联,这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民族化的心理定式。从逻辑的理解上看,这种关联带有极大的先入之见;而从情感的角度,必须承认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灵上的投射。这关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的节气文化深深影响了诸如《诗经》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着先民智慧的结晶;同时,这些作品的诞生也更有利于研究节气的诸多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发现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因此,研究二十四节气与文学作品的内在关联便具有了极为重大的意义。
:
[1]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