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蔬菜杂志社 李博灿 杨文俊
对于种植成本之一的土地流转价格,不少种植户都觉得地租的价格过高。前段时间,《长江蔬菜》记者来到云南省嵩明县东屯村,发现当地土地流转费用高达 3 500~4 300 元/亩。 “我这边每亩4 150元,我觉得地租还好,没什么影响。”说这句话的正是嵩明县天泽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黄乙钉。他这番话的底气究竟来自于哪?他身上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质?
2007年,黄乙钉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同很多人一样,大学期间他并没有囿于课本,“授课老师我都没认全”。光阴是否就这样虚度了,在碌碌无为中游手好闲?事实并非如此,促使他早早地选择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与家庭情况不佳有着密切关系。
这些年来,他做过建筑,也从事过“专业对口”的计算机设备供应生意。“红火的时候一年可以挣300万元,渐渐的行业走过波峰期,现在店子还在,提供光纤设备供应,每年也能挣上百万元。”而他的妻子杨菊芬在昆明市打理一切,家庭、两个孩子的教育和店铺。
得知杨菊芬,该合作社的法人代表,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时,我们不禁暗暗生疑:农学专业的妻子,打理通讯设备店铺;学计算机的他,却从事农业生产。
他,名副其实的农业门外汉,这4年里乐此不疲“不务正业”,成果却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像黄乙钉一样,一股脑投身农业的人,很多。问其缘由,他给我们娓娓道来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黄乙钉的老家在四川成都,而妻子是云南人,他们在昆明的计算机设备供应生意红红火火,而黄乙钉似乎早早看到了行业的天花板,他骨子里的那股突破自我的劲,促使他不断思考新的事业增长点。
妻子是本地人,又是党员,带头从事流转土地的工作,他想着土地撂荒了十分可惜,于是花重金从外面请技术人负责自己手里140余亩土地,可能是过于天真,第一年他就亏损50万元,看着这个无底洞,黄乙钉瞬间陷入了两难。一波巨浪后,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有的人尚在苦苦支撑,有的人却扭亏为盈稳步向前。
的确,黄乙钉身上具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不再依靠那些“不负责任”且每月薪酬6 000多元的技术人员,选择迎难而上撸起袖子自己干!
2014年是最为艰苦的一年,面对眼前的无底洞和烂摊子,合作社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30多人走的走散的散,留下的仅余10多人,他下定决心学习、整改,记录本上满满的记录了他跌跌撞撞的农业之路,有种植经验总结、有植保记录、有气候气象……只要与农业相关,事无巨细统统纪录在册。“干农业真辛苦,要摸索技术、特点,品种选择也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他也会利用手机学习知识技能,“只要是蔬菜相关的我都感兴趣!”说着话,他打开长江蔬菜官方微信,这也是他探索路上一条重要的指引。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乙钉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不服输的执拗以及独特的视角,在农业这条新事业的路上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只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他说:“其实,农业也还好,只要走顺了就好走!”
经历了巨亏的阵痛,2014年黄乙钉静下心来苦心经营,卯足劲大力整顿,如今回想起来,他不禁感叹:“我没想到做农业这么复杂!”在他不懈的努力下,2015年合作社逐步走上了正轨。
而2016年,被他称之为“至关重要的一年”。这一年里,黄乙钉带领合作社大搞建设,不仅政府新修了水渠路配套设施以及质量溯源系统,他自己还投资新建了监视和控制系统。
3 000个大棚中152个核心示范点全时段监控,合作社内监控器可以监控,手机也可远程控制浇水、施肥,但是目前施药仍然依靠人工,“我们试验过自动施药,但是不太理想”。这套农业机械化方案由来已久,从2015年开始构想直到2017年6月才竣工完成。但是他并不心急,正如他所言“农业投资回报慢。”
像他这样大搞智慧农业的全县几乎没有,如同当年预见到计算机生意的瓶颈,他这次看到了农业机械化智慧化的先机——“个人认为现在是分水岭,要想打开销路,必须有高端、特色、品质的产品。”
目前,播种、水肥、监测均已实现机械化,下一步机械采收也在他的构想之中。2018年,他还将组建环境监测系统,对土壤、空气、环境等因素实时监控。为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说,我们试种的新品种,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如何,有了这套监测系统,也就有了科学的数据做支撑。而这些智慧化设备,正是他密密麻麻记录的种植笔记的翻版。唯有用心感知,方能精心种植。
有了这些新兴的智慧农业设备,合作社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嵩明县天泽蔬菜种植合作社拥有土地1 229亩,年产量5 680 t,年产值680万元,实现利润296万元。北上广为主要市场,超过70%的蔬菜产品销往这里。而2017年,香港市场已逐步打开,“要求苛刻,但是我们仍然高于要求”,实现无公害生产不是难事,但目前产能不足是合作社面临的一大难题。
不管怎样,今年这些数据将持续刷新历史,黄乙钉表示利润突破500万元应该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