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静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化是一种压缩”[1]11,既指经济生活的一致性,也指文化观念的“共融”和“消失”[2]28。因此,如何在提高国际形象的同时,推广中华文化并扩大中国话语权的任务迫在眉睫。
电影以其生动的视听效果,广受各国人民喜爱。要想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优势,电影无疑是最有效的传播手段。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影片,就是美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这些影片所传播的西方文化观念,潜移默化地进入传播受众的意识形态,使其模糊了本身的文化观念,代之以电影所传播的“想象性认同”[3]32。同样,中国应该重视国产电影的海外传播,尽可能通过电影翻译降低文化折扣率、去除观影障碍,使世界更欣赏中国电影、更尊重中国文化,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深化文化影响力,扩大文化话语权。
电影翻译是指影片客体的翻译,一般涉及片名、对白、海报、预告片等材料或文本的翻译。其中,片名是电影的灵魂,直接凸显创作意图并传递文化信息,是电影最先吸引观众的部分[4]37。恰当的电影片名会对传播受众产生积极影响,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反之,不当的电影片名会引起传播受众的不良感受,从而遭遇观影抵制。比如,好莱坞电影《凶兆》初期将片名定为“The Omen 666”,因为数字“666”在基督教中象征着恶魔,与影片中男孩身上的胎记吻合。但是,因为欧美文化非常忌讳这组数字,为了避免观众产生负面心理,该片最终改名为“The Omen”。所以,国产电影片名的翻译质量会直接关系电影票房和口碑[5]150,是影响影片海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1948年,美国四大传播学先驱之一的Harold Lasswell提出著名的传播五要素[6]216: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受众(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电影作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无疑也具备这五要素。
电影传播主体由出品方、制片方、发行方共同构成。出品方对电影项目进行整体把控,包括影片前期市场调查、导演和演员选择、赞助商招募以及拍摄资金来源等。制片方一般为电影制作公司,主要负责影片前期准备、剧本统筹、剧组组建、财务核算、拍摄制作等。发行方通常是专门的电影发行公司或制片公司的发行部门,决定电影拷贝制作、密钥申请、销售策略、展出形式,同时和院线及影院商量上映时间、购买商业广告、谈判分帐比例、签署放映合同。此外,发行方还需负责具体宣传活动、排场监票以及衍生产品设计和推广。
电影传播内容是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直接交流的客体,包括片名、对白、海报、预告片等。片名是电影的灵魂所在,承载着影片故事的主干情节和大量信息。对白是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影片人物、推进影片情节、展示影片风采的必要载体。海报包括片名或少量对白,是文字、颜色、图片等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包括诸如类型、导演、主要演员、创作人员、出品单位等信息,同时也体现了影片的艺术风格。预告片是影片上映前进行预告宣传的片段合集,除了海报上的基本内容外,还加入了声音和画面特效,以视听形式生动地将电影的精华展现给传播受众。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影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影片资源已从传统的影院、电视、录像带/光碟扩大到电脑和手持设备。网络媒介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消除了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不同国家、民族、年龄、性别的人都可以自由地欣赏世界各地影片。手持设备的移动性,使观看影片变得更加便利,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传播渠道。
电影的传播受众是传播过程的核心部分,是其他传播要素的缔结者。传播受众是传播主体的服务对象、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传播渠道的使用者以及传播效果的反馈者。传播受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决定影片成功和失败。因此,电影的创作和宣传,必须符合受众需求,而分析受众的偏好与选择,也是确保影片占领市场、进行文化推广的重要手段。
电影传播效果指传播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程度。取得满意的传播效果是电影最终追求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电影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票房收入、收视率和网络评分得以量化,其中票房收入是公认的衡量影片成功的风向标。因此,研究票房收入对于提高电影传播效果具有实际价值。
在电影传播五要素中,简短的片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为潜在受众传递大量信息,激发其观影欲望,是最快捷、最高效的传播内容。换言之,电影片名是传播主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传播受众输出传播内容的首个窗口,其传播效果直接影响电影本身命运。电影片名的英译效果,也是中国电影打开海外市场、推广中华文化的先导条件。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电影对外宣传是否成功首先要考虑海外传播受众。受众的观影需求得不到满足,其他的传播努力也就失效。因此,电影翻译应以海外传播受众为中心,考虑他们的喜爱偏好,用他们所认同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影片,尤其是翻译片名,从而激发其观影热情,扩大影片影响力并为后期传播奠定良好基础。
海外传播受众对中国电影的接受起源于成龙主演的电影《红番区》。之后,中国电影成功扭转了好莱坞影片的单向出口流向,开启了向全球输出的新局面[7]63。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虽然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在2012年遭遇低谷,但近年来回暖趋势明显,连续四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以及《美人鱼》《功夫瑜伽》《战狼2》等优秀影片在海外市场较高的收益,都说明中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作用。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电影共参加了60个国际电影节,参赛作品高达200部次,获得114个奖项。中国还在36个国家或地区的55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中放映了425部次国产电影[3]32。万达集团陆续并购了美国AMC院线、 制片公司传奇影业以及澳大利亚第二大影院
图1 2006—2016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益趋势图(单位:亿元)
运营商Hoyts,华谊兄弟公司牵手、合作美国STX电影公司,这些都反映了中国电影在海外推广路径的不断拓宽。
虽然中国电影逐渐得到国际认可,但传播效果不尽人意。2016年中国电影海外总票房收入38.257亿元人民币,而好莱坞同年上映的大片《美国队长3》在海外就斩获了49.566亿元人民币,动画片《疯狂动物城》海外票房也高达45.671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于美国电影票房数据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此外,据调查,中国周边国家的观众对电影的偏好仍以英、美国家为主,中国电影受欢迎程度排名第21位,详情见表1(数据来源于《2016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表1 各国电影印象均值分析表
由表1可见,目前美国好莱坞几乎垄断了整个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如果一味地坚持自身的风格特色,无疑是不能引起海外受众的关注,亦不可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并在世界电影市场建立起话语权,中国电影首先要做出的就是“让步”和“妥协”。思考好莱坞电影获得成功的深层原因,借鉴其表达方式来包装中国文化,从而探索出中国电影的制胜之道。本文从好莱坞高票房电影着手,对七类最受欢迎的电影片名进行语体分析,探究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原则。
语体特征是翻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8]3,是为满足使用者交际需求的一种语言手段[9]210。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其片名兼具口语和书面语的语体特征。据统计公司Statista的相关数据,1995到2017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为冒险片(adventure)、喜剧片(comedy)、动作片(action)、剧情片(drama)、惊悚片(thriller)、爱情片(romantic comedy)和恐怖片(horror),见图2。基于此,本文在以上每种类型的好莱坞电影中各选择100部高票房电影(数据提取网站:Box Office Mojo;提取时间:2017年11月20日)进行词数、词性、结构和修辞四大语体特征的量化分析。
图2 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类型
电影片名的词数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太长的片名容易让传播受众失去继续阅读兴趣,也会在海报、预告片及电影画面中占据过多空间,极大降低观影感受;太短的片名又可能无法让传播受众全面了解影片的核心内容,从而可能失去观影兴趣。因此,如何确定电影片名的词数,是影片传播主体首先考虑的问题。
由图3可知,尽管类型不同,但所研究的700部电影片名均在10词以内,主要集中在1—7词的区间,7词以上的片名较为罕见,频率最高的为2—3词。其中,6词以上的片名大多为系列电影片名,比如研究语料中唯一一部10词片名的电影《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第一部“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平均片名词数由多到少的电影类型分别为冒险片(3.55词)、爱情片(2.99词)、喜剧片(2.82词)、动作片(2.81词)、剧情片(2.61词)、恐怖片(2.55词)和惊悚片(2.35词)。
图3 美国高票房电影片名词数对比图
词性是单词的基本属性,是按照单词在句子结构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划分的。一般而言,现代英语中共有十种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冠词、连词、数词、代词、感叹词。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代词为开放词类,词数无限,具有实际意义,能在句中承担独立成分,有词形变化,故为实词;介词、冠词、连词、感叹词为封闭词类,词数有限,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在句中承担独立成分,无词形变化,故为虚词。
由图4可知,各种类型的电影片名在词性选择上几乎趋于一致,换言之,出现频率最高的均为实词中的名词,而频率最低的均为虚词中的感叹词。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反映着电影的主要角色、地点和事件,是信息最主要的载体。形容词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单词,说明名词的特征,出现频率也较高。反之,因为动词的频率较低,用来修饰动词的副词频率也较低。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出现频率较高,主要原因因为研究语料中包含了部分系列电影片名。虚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性为冠词,主要为定冠词the,用以指代独一无二或特定的事物。比如,电影《尼罗河宝石》(The Jewel of the Nile),尼罗河为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而宝石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特指哲人阿扎瓦拉。感叹词的频率极低,只在一部电影《黑疯婆子的万圣节》(Boo! A Madea Halloween)中出现。
图4 美国高票房电影片名词性对比图
结构指电影片名的句法形式,包括单词、独立短语、并列短语、简单句、从属句以及复杂句。由图5可知,各类好莱坞高票房电影片名以独立短语为主,主要为名词短语,如《完美风暴》(The Perfect Storm),并有少数动词短语如《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非谓语动词短语如《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介词短语如《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形容词短语如《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和副词短语如《尽善尽美》(As Good as It Gets)。
此外,单词和并列短语构成片名在好莱坞电影中也较常见。单词片名通常为名词,如《泰坦尼克号》(Titanic),间或为动词,如《现代美人鱼》(Splash)、形容词如《不忠诱罪》(Unfaithful)、数词如《七宗罪 》(Seven)、缩略词如《刺杀肯尼迪》(JFK)。并列短语一般以连词“and”或符号“:”“,”“&”或缩略词“Vs”连接,如《三个奶爸一个娃》(Three Men and a Baby)、《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六天七夜》(Six Days, Seven Nights)、《史密斯夫妇》(Mr. & Mrs. Smith)、《弗莱迪大战杰森》(Freddy Vs. Jason)。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符号“:”和“and”连接的并列短语,其余的并列短语出现频率均非常低。符号“:”一般出现在系列电影片名中,如《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饥饿游戏》等系列影片,起到解释说明作用。“and”极少出现在系列电影片名中,研究语料只有《夺宝奇兵》系列片使用了该连词。“:”和“and”一般连接单词、短语和句子,如《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大地雄心》(Far and Away)、《星球大战: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
总体而言,句子在电影片名中频率不高,一般为简单句,其次为从属句。出现频率最低的为复杂句,研究语料中只有影片《我知道你去年暑假干了什么》(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使用了该句式。简单句多出现在爱情片中,包括主谓宾句式,如《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主谓补句式《爱真复杂》(It’s Complicated)、祈使句式《像男人一样思考》(Think Like a Man)、倒装句式《遇上波莉》(Along Came Polly)、疑问句式《情迷拉斯维加斯》(What Happens in Vegas)、存在句式《我为玛丽狂》(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从属句多为时间状语从句,如《来电惊魂》(When a Stranger Calls)和《二见钟情》(While You Were Sleeping)。条件状语从句《如果我留下》(If I Stay)在语料中只出现过一次。
图5 美国高票房电影片名结构对比图
修辞是运用生动的语言,使表达更鲜明、有效的语言手段之一,包括比喻、押韵、双关、反复、借代、矛盾、对比、反语、拟人等。由图6可知,各类电影中,修辞最多的为冒险片和爱情片;其次为剧情片、动作片、喜剧片、惊悚片和恐怖片。
图6 美国高票房电影片名修辞对比图
电影片名的修辞手法中,押韵出现频率最高,包括头韵、尾韵和谐元韵。头韵指相邻或相隔的两个(含)以上的单词首字母发音相同,如电影《绝地战警》(Bad Boys)中的“Bad”和“Boys”均以辅音/b/开头,构成头韵。尾韵指相邻或相隔的两个(含)以上的单词尾字母发音相同,如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中的“Kill”和“Bill”均以辅音/l/结尾,构成尾韵。谐元韵指相邻或相隔的两个(含)以上的单词中的元音发音相同,如电影《绝地战警》(Rob Roy)中的“Rob”和“Roy”具有相同的重读元音/p/,构成谐元韵。
比喻和双关在电影片名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其次为借代,其余的修辞手法如拟人等在研究语料中出现频率均不超过10次。受论文篇幅限制,这里不一一赘述。比喻是用一种事物去形容和其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事物。比如电影《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的字面意思为3月15日,这一天也是尤利乌斯·凯撒的遇刺日,这里用来比喻政治阴谋。双关是一种有意使话语具有双重含义的修辞手法,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语言表达含蓄,如电影《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中的“Grey”便有双重含义,既指男主角的姓名“格雷”,又指男主角阴晴难辨、黑白莫测的性格。借代侧重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不直接说明要表达的人或事,而借用与之密切相关的人或事进行代替。电影《双枪》(2 Guns)的两位主角分别是缉毒署特工和海军情报处人员。片名借用两人的办公用品——枪支来指代两人的联手反击,从而捣毁贩毒黑帮的英雄事迹。
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打开市场,首先要考虑传播受众的需求。经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电影观众偏好好莱坞电影,这也是美国电影在全球取得高票房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语言层面来看,英译的中国电影片名需要契合好莱坞电影的语体特征,并遵循以下原则。
电影传播过程中,由于受海报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片名词数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让传播受众一目了然,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电影的核心内容,而核心内容一般由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词承载。从好莱坞高票房电影的词汇特征可知,电影片名应该控制在1—7词的长度,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
根据时光网的内地影史票房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1日),中国高票房电影的英文译名均符合1—7词的长度,大部分影片以名词为主,但部分影片出现了误用名词情况。如《匆匆那年》的英文译名为“Fleet of Time”。根据《牛津词典》的解释,“fleet”作名词用时,指同一机构或统一调度的队伍,如a fishing/whaling fleet(捕鱼/捕鲸船队),British fleet(英国舰队)、fleet of vans(客货车队)。fleet 只有作动词时才指时间的飞逝,但of属格通常只修饰名词。因此,该影片英文译名可改成“Fleeting Time”,使用fleet的动名词形式构成主动语态的形容词fleeting修饰名词time,用以形容流年岁月。同样,影片《后会无期》讲述的是五个年轻人在横跨中国大陆时的经历,其英文译名为“The Continent”。在英语文化中,The Continent常指除英国和爱尔兰之外的欧洲大陆。该影片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这些年轻人旅途经历对其人生的影响,因此可将名词continent换成journey。
此外,还有部分影片如《悟空传》(Wu Kong)和《煎饼侠》(Jian Bing Man),使用汉语拼音的形式翻译,这样容易让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不解,从而失去观影兴趣,导致传播失败。因此,应该换用相应的英语名词进行翻译。如《悟空传》可选用西方人熟知的Monkey King译为“The Legend of Monkey King”,《煎饼侠》亦可按照《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等影片的片名直译为“Pancake Man”。
电影片名既要一目了然,又要信息完整,才能吸引传播受众兴趣。一目了然要求电影片名的词数长短适中,信息完整要求电影片名结构完整。从好莱坞高票房电影的句式结构特征可知,电影片名应以独立短语为主,尤其是名词短语,系列电影片名应以“:”连接的并列短语为主。
中国高票房电影的英文译名大多为名词短语,但部分影片的短语使用错误。如影片《唐人街探案》的英译名为“Detective Chinatown”。根据《柯林斯词典》的解释,detective作名词时一般单独使用,指警局探员或私人侦探,比如Detectives are appealing for witnesses who may have seen anything suspicious(探员呼吁看到任何可疑情况的人进行举报)。detective后直接加另一名词构成名词短语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称谓用于称呼侦探,一般直接在detective后加上人名,如Detective Nardosa of the New York City Police Department(纽约市警察局的纳尔多萨警探);另一种是将detective作为形容词修饰其他名词,比如detective novel(侦探小说)和detective work(侦探工作)。《唐人街探案》讲述的是两位华人在泰国破案的故事,因此,可将片名改为“Detectives of Chinatown”或“Detective Buddies”。此外,在中国电影外译时,要注意英文片名的重复性,以免引起观众误解。如影片《情圣》的英语片名为“Some Like It Hot”,容易让国外传播受众误解该影片是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美国喜剧片《热情似火》(1959年)的翻拍版。
同时,部分中国系列电影片名并未采用以“:”连接的并列短语,而仅在片名中加个数字以示区别,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文译名分别是“The Monkey King”和“The Monkey King 2”,为了让传播受众了解影片的具体内容,这两部系列片应该补充具体的信息,仿照《加勒比海盗》系列片的英语片名分别译为“Monkey King: In the Heavenly Palace”和“Monkey King: Lady Skeleton”。
电影片名如同广告一般,需要在第一时间激发传播受众兴趣。过于平淡的电影片名,可能无法吸引观众。因此,国产电影英译片名需要适当使用押韵、比喻和双关等修辞手法进行润色,从而达到更好传播效果。
中国高票房电影的英文译名通常都比较直白,很少使用修辞手法,往往失去中文片名的神韵。比如影片《寒战》的中文片名使用了尾韵的修辞手法,而其英语译名“Cold War”则失去了中文片名的韵律。此外,Cold War通常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特指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对峙,极易误导海外传播受众。又如影片《花样年华》的中文片名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男女主角在一起的时光比喻像花一样美好,但其英文译名“In the Mood for Love”则失去了此浪漫的比喻含义。再如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中文片名使用了双关修辞手法,北京和西雅图既指男女主角来自两个不同地方,也指两人之间的文化冲突。该片的英文译名“Finding Mr. Right”虽然避免了直译会产生的尴尬,但也缺失了中文片名的双重含义,变成一部普通爱情片。这三部影片的英文译名均不及中文片名的表达力度,所起到的宣传效果也极为有限。因此,这三部影片应采用相应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提高片名的生动感。比如《寒战》可译为“The Covert Wreckers”,一来可直接点名影片的内容——香港警方因为内奸而遭受重创;二来“covert”和“wreckers”均有元音//,亦使用了押韵的修辞手法。英语文化中玫瑰是爱情的象征,因此《花样年华》可译为“The Years of Roses”,在使用比喻的同时也点名影片的爱情主旨。《北京遇上西雅图》可译为“Love Across the Ocean”。Ocean可指北京和西雅图之间的太平洋,也可指男女主角之间的文化鸿沟,从而达到双关的修辞效果。
作为最生动的传播媒介,电影在文化输出和话语建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电影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即影片的观众)处于核心地位,其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决定了影片的传播效果。从好莱坞电影的全球高票房收入情况可知,大多数观众对电影的偏好仍以美国为主。因此,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向全球,并在世界电影市场建立起话语权,中国电影首先需要借鉴好莱坞电影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传播中国电影。
在电影要素的组成中,片名是首要的传播内容。电影片名的英译效果,也是中国电影打开海外市场、推广中华文化的先导条件。通过对好莱坞最受欢迎的七类电影片名在词数、词性、结构和修辞方面的语体分析,本文对国产电影片名的英译原则进行了梳理:在词汇方面,英译片名在词汇上应控制1—7词的长度,且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在结构方面,一般译名应以独立短语为主,系列电影译名应以“:”连接的并列短语为主;在修辞方面,应适当使用押韵、比喻和双关等修辞手法,从而确保电影传播的准确度、信息量和生动感。
[参 考 文 献]
[1]罗兰·罗伯森. 全球化: 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金丹元, 周旭. 直面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新窘境——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策略的再思考[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
[3]孙剑. 2015: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发展比较暨国际传播态势研究[J]. 当代电影, 2016, (2).
[4]何宁.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纵横谈[J]. 上海翻译, 1998, (3).
[5]谭慧. 关于中国电影对外翻译理论研究——以电影《狼图腾》的翻译为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6, (1).
[6]Lasswell, H. 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EB/OL].http://www.irfanerdogan.com/dergiweb2008/24/12.pdf. 2007.
[7]鲁晓鹏. 影像·文学·理论——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性[M].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8]袁晖, 李熙宗. 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9]张颖炜. 新媒体视野下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J]. 江苏社会科学, 2015, (4).